滑膜是在所有滑膜關節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結構,可以產生滑液幫助潤滑關節,對關節的營養也有一定的作用,常見的好發滑膜炎的關節通常在膝與髖關節這樣的承重關節。當髖關節發生滑膜炎時,其主要的鏡下表現是髖關節內滑膜的炎性增生與水腫,病情嚴重的時候可以有要大量的髖關節內的滲出,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髖關節疼痛,屈伸受限,不敢久坐等癥狀。
如果檢查患者的x光、核磁以及相關的化驗,患者并沒有特殊的髖關節問題,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單純的髖關節滑膜炎。
針對于這種情況,主要還是以口服非甾體消炎藥消除癥狀為主,常見的可以服用,洛索洛芬鈉或者是雙氯芬酸鈉這一類的藥物效果很好。同時患者可以減少負重運動,減輕對于髖關節滑膜的刺激,同時也可以做一些例如微波治療這樣的物理治療,對于消除髖關節的無菌性炎癥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這里要特殊說一句的是,很多孕期的女性也會出現髖關節的問題,出現明顯的髖關節疼痛此時,由于懷孕期間情況比較特殊,不能給予患者進行大量的藥物治療,那么微波治療對于控制髖關節的無菌性炎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缺點就是比較慢,通常可能要15~20天左右才能見到效果。
髖關節撞擊綜合癥誘發的髖關節滑膜炎
髖關節撞擊綜合癥這個理念引入我們國內時間還不是特別的久,有的醫生還不知道這個問題,所以說現在很多患者到醫院檢查,只要一說髖痛,檢查沒有股骨頭壞死,就告訴是髖關節滑膜炎。
所謂的髖關節撞擊綜合癥就是髖關節在活動的過程當中,關節的骨性結構之間或與關節的軟骨結構~盂唇發生了撞擊,導致患者出現骨質增生、髖關節的滑膜炎癥誘發患者出現疼痛的癥狀【1】,嚴重的撞擊會導致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2】。相信大家看到下圖以后就應該能明白髖關節撞擊的基本原理。
臨床上根據撞擊原理的不同,將FAI分為凸輪型、鉗夾型和混合型三種【3】。
凸輪型的撞擊主要是是指股骨頭和頸部不是完美的圓形,股骨頸有明顯的凸起,凸起的部位與髖關節的髖臼、盂唇撞擊誘發滑膜炎以及盂唇損傷等問題,下面的X線可以很好地解釋凸輪型撞擊。大家可以想象髖關節活動的時候,多余的凸輪對于髖臼的撞擊。
鉗夾型撞擊是指髖臼覆蓋了太多的股骨頭,髖關節在活動的過程中股骨頸與增生的髖臼發生了撞擊,誘發疼痛等癥狀。
混合型的撞擊是髖關節同時存在凸輪和鉗夾型兩種撞擊機制,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撞擊形式。
當髖關節存在了撞擊以后,肯定會影響髖關節內的滑膜,誘發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髖關節腫脹疼痛。尤其是一些固定動作的疼痛,比如髖關節做旋轉動作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疼痛,下圖是髖關節撞擊綜合癥的查體動作,如果有髖關節疼痛的人群完全可以借助朋友或者是自己做這個動作,首先自己判斷一下是否存在髖關節的撞擊。如果在旋轉的過程當中出現明顯的疼痛,那就說明存在髖關節撞擊的可能性比較大。
臨床表現是最常見的髖關節前部、腹股溝以及大腿前側的疼痛,在需要髖部屈曲或者旋轉的動作時疼痛會有明顯加重,也就是說疼痛與髖關節運動相關。
久坐、駕駛和下蹲等活動可能會加重癥狀。如果撞擊導致了明顯的髖關節軟骨或盂唇的損傷,會在行走時出現髖關節的交鎖,有時可聽見咔噠的響聲并伴有疼痛【4】。
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的檢查,或者是ct的檢查。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髖關節的x線片子,發現患者是否存在髖關節撞擊的跡象,比如嚴重骨質增生的股骨頸,比如明顯形態改變的髖臼,這都是對于髖關節存在撞擊的一種提示。
如果患者確實存在癥狀,x光片子顯示不太明顯的時候,我們會給患者進行ct的三維重建檢查或者是核磁檢查,更加細致的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撞擊。
髖關節撞擊綜合癥通常都是有一個固定的動作和誘發患者的疼痛,比如盤腿,長時間的跪著,或者是久坐。
那么首先治療髖關節撞擊綜合癥的,根本就是減少對于髖關節的刺激,減少誘發髖關節疼痛的動作。
由于這種撞擊誘發的炎癥也是屬于無菌性炎癥,也建議患者要口服或者是外用非甾體鎮痛藥,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消除炎癥。
通常也可以進行物理治療或者是手法治療、髖關節的松動等治療。
一般經過保守治療以后,患者的癥狀通常都會有明顯的緩解,但是確實有一部分患者經過系統的保守治療,癥狀絲毫沒有改善,那么此時可能需要需要進行髖關節鏡的微創手術治療,將誘發撞擊的骨性結構或者是撞擊傷害的關節腔軟組織給予修復。
很多人聽說過膝關節的骨關節炎,但是對于髖關節的骨關節炎認識的卻比較少。但是在臨床上,髖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常見于一些重體力勞作的人群。
髖關節骨關節炎與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由于髖關節的骨軟骨受到了磨損,導致骨與骨之間的壓力增加,于是開始由骨贅形成,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骨質增生,當骨軟骨磨損到了比較重的程度以后,髖關節的間隙開始出現明顯的狹窄,患者會有關節活動范圍的受限以及難以忍受的疼痛。
在這種疾病的早期、中期也會出現髖關節的滑膜炎,光棍節也會出現腫脹疼痛。治療起來原則與前面所介紹的單純的髖關節滑膜炎以及髖關節撞擊綜合癥誘發的髖關節滑膜炎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主要的區別是這種疾病到了晚期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才能解決問題。
長期的髖關節撞擊、骨性關節炎等原因導致髖關節滑膜炎誘發患者疼痛、活動受限,久而久之會導致髖關節周邊活動度的下降以及肌肉的萎縮,那么堅持進行髖關節的康復鍛煉,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穩定髖關節也可以減輕滑膜炎的炎癥,強化髖關節周邊的肌肉,日積月累也會改善長期髖關節疼痛患者的癥狀。
以下呢,是一些髖關節康復鍛煉的演示,如果有髖關節疼痛的患者,可以按照動畫當中的介紹適當的進行鍛煉。建議做康復鍛煉的時候,不要強求,要慢慢來,以次日不產生嚴重的疼痛和酸脹為準,否則將會嚴重影響患者康復的心情與效果。
引起髖關節滑膜炎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能夠正確的診斷,并給予進行正確的治療,才是根本。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非常常見,是誘發髖關節滑膜炎以及髖關節疼痛非常常見的原因,但是由于科普的力度不夠,很多人并不知道這種疾病,常常錯誤的認為只要是髖痛就是滑膜炎。診斷撞擊其實相對簡單,只要有癥狀,進行X光或者CT檢查就可以給與明確問題,也可以進行核磁檢查明確關節內軟組織、軟骨以及盂唇是否伴有損傷,從而決定保守還是手術治療。
建議有髖關節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加強康復鍛煉,而且要做正確的檢查,明確自己的問題所在,注意生活當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只要不是股骨頭壞死誘發的髖關節問題,通常都會很好的得到解決。
【1Ganz R, Parvizi J, Beck M, Leunig M, Notzli H, Siebenrock KA.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a cause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3;(417):112–20.】
【2】 Beck M, Kalhor M, Leunig M, Ganz R. Hip morphology influences the pattern of damage to the acetabular cartilage: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as a cause of early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5;87(7):1012–8.
【3】Anderson SE, Siebenrock KA, Tannast M.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evidence of an established hip abnormality. Radiology. 2010;257(1):8–13.
【4】Clohisy JC, Knaus ER, Hunt DM, Lesher JM, Harris-Hayes M, Prather H.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nterior hip impingement.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9;467(3):6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