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介紹了中醫醫祖扁鵲、中醫醫圣張仲景以及外科鼻祖華佗,本期將接著介紹另外三位中醫代表人物。
中醫藥王——孫思邈
藥王—孫思邈
著名的醫師與道士,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后人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一生致力于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孫思邈醫德高尚。他認為,醫生須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唯一職責,其它則“無欲無求”,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體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畢生精力實現了自己的醫德思想,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是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
東方達爾文——李時珍
明朝醫學家,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采,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李時珍一生著述頗豐,除代表作《本草綱目》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五臟圖論》等十種著作。
急癥先驅——葛洪
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是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著有《肘后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其在煉丹方面也頗有心得,丹書《抱樸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制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