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已經發展和傳承了幾千年,在歷史長河中,無數的書籍被人們書寫,經過了時間的篩選和淘汰,只有最有用處的書籍被保留下來。比如我們常說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孫子兵法》和《道德經》等等。在所有的國學書籍中,我對《道德經》的印象最深刻,首先是因為它是我完整讀完的第一本國學書籍,其次是因為《道德經》所傳達的思想深深地折服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這本書的作者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所著,因為全文只有五千余字,所以《道德經》又稱之為《老子五千文》。根據記載,在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時候,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得知老子要去遠行,便刻意將老子留在函谷關,讓他把自己的思想寫在書上,以供后世學習。因此老子才寫出了《道德經》這本書。
雖然文章字數不多,但是《道德經》印證了濃縮就是精華這句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道德經》中的每個字都值得我們用心去領會。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史學家威爾.杜蘭這樣評價《道德經》:“除了老子《道德經》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書籍,而在老子《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 。魯迅先生則說:'不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從中外名人對《道德經》的評價中,我們足以見得《道德經》這本書的豐厚價值。
但是,即便是一本如此有價值的書籍,生活中卻很有有人閱讀它。大家寧愿把時間浪費在手機上,浪費在一些快餐式文學上,也不愿意拿出時間沉下心來閱讀《道德經》。難道是因為大家不愿意獲得智慧嗎?其實不是的,我曾經建議身邊的很多朋友閱讀《道德經》,他們在嘗試之后告訴我,他們之所以不愿意繼續讀下去,是因為《道德經》開篇的12個字太深奧,讓他們失去了繼續讀下去的興趣。這12個字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家都反映說這12個字實在太玄乎了,完全搞不明白老子在說些什么,所以擔心繼續讀下去會更加困惑,還是放棄閱讀吧。所以《道德經》開篇這12個字把無數人拒之門外,無法學習到《道德經》中的奧秘。
小知老師認為,這12字確實有些難以理解,但是高深的智慧向來如此。如果只是一句話簡單的大白話,想必也不會流傳至今了。正如老子所說:大道無形,大道至簡。這12個字看似簡單,卻是《道德經》智慧大門的敲門磚,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這12個字晦澀難懂,就放棄閱讀《道德經》,不然就錯過了一個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機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直接意思是可以說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可以用來命名的名字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名字。這句話的本質意思是道是看不了摸不著的,天地之間沒有任何一個合適的詞匯用來形容它,如果有人能夠準確地形容道,那么他所講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世間萬物本來就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的名字都是人類賦予它們的,根本就不是它們原本的名稱,所以老子才說可以叫出的名字都不是一個真名字。
經過了小知老師的一番講解,大家是不是覺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沒有那么難理解了呢?《道德經》這本書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所以每個人在有生之年都應該讀幾遍《道德經》,或許它無法改變你的生活條件,但是它卻完全可以提高你的精神境界,讓你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富足,讓你多一份淡然,多一份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