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4月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分別是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新基建項目全面復產復工,穩步推進,意義深遠。我們姑且將疫情影響放到一邊,就算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中國依然會加快新基建項目的推進力度。因為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4.0已經成為各國爭先搶占的高地,特別是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的5G技術。舉個例子,中國華為科技的全面領先,惹得美國不惜丟掉虛偽的遮羞布,全力圍堵絞殺,目的只有一個,即通過舉美國全國之力,延遲華為5G技術的領先優勢,為美國科技公司爭取追上來的時間。不過就疫情蔓延的趨勢看,美國的野心可能一時半會兒難以實現。5G產業鏈分為基站系統、網絡架構、終端設備和系統集成四個部分;5G基建主要指基站系統、網絡架構兩部分。北京率先發力,加快5G產業鏈布局,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在未來信息基礎領域實現未雨綢繆,通過加快5G基建項目的鋪設,為5G技術普及提供條件。
融合基礎設施,集中在工業互聯網產業。工業互聯網包含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工業互聯網將連接對象延伸到機器設備、工業產品和工業服務方面,可以實現人、機器、車間、企業等主體以及設計、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全要素的泛在互聯,以及數據的順暢流通。中國作為世界最完備的工業制造體系,已經具備了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跨越的資本,但僅僅是制造強國遠遠無法達到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遠大設想。通過工業互聯網產業融合,有助于實現人工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化、大數據云端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實現真正意義上“制造強國”向“創造強國”跨越的雄心壯志。我們有理由相信,融合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有助于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的深入融合,無縫對接。
創新基礎設施,為數據中心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鋪平道路。數據中心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數據中心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基礎設施、中游IDC專業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和下游最終用戶構成。近些年隨著4G/5G、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我國數據中心實現快速發展,增速遠超全球,預計未來幾年也會保持較快增長。數據中心產業建設與人工智能產業相輔相成,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為智能化出行、智能化教育、智能化城市、智能化醫療、智能化金融領域帶來前瞻性發展的前景。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為創新基礎設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文/張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