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麥 排版/婷婷
大家好,我是小麥。前些天,我請2020年底通過KET/PET的考生家長們幫忙做了一份問卷調查,收回有效數據KET 147份,PET 142份,再次感謝近三百位朋友的參與和支持!太愛你們啦!
這份問卷的初衷,是獲得更多家庭的備考現狀數據。網上的牛娃經歷有時讓人覺得凡爾賽,牛娃媽媽的分享總結下來就四個字——多聽多讀。還有更實在一點的嗎?真實情況是什么樣?六、七歲PET牛娃遍地走了嗎?大家都花多長時間準備?都玩命刷題嗎?原版娃只靠平時的聽讀積累就能輕松斬獲高分嗎?本文絕對會帶給你一些全新的認知和視角。
希望能幫你減輕焦慮,踏踏實實地幫孩子走好英語能力提升之路。今天的主要內容:
1. 年齡與成績分布(單項分析)
2. 投入時間與精力(日常閱讀、聽力,備考階段,刷題套數…)
3. 日常學習(機構課程、使用教材、閱讀級別及材料、寫作訓練、是否刷單詞…)
4. 家庭情況(娃的配合度)
5. 經驗與教訓
年齡與成績分布
參與問卷的家庭,所在地區排名前五的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占總參與人數的66%左右,還有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山東、遼寧、四川等。與公號讀者分布比例基本一致,這些地區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相對更高。
從年齡來看,以小學生為主。越來越多的雞娃家庭,期待在小學畢業前,把孩子的英語拉到漲停板。當然,不同人對于漲停板的理解不一樣,有人認為是實現聽說讀寫自由,有人認為是大學四六級水平,有人認為是出國能獨立生活學習,而不少體制內家長認可的是FCE或高考成績優秀。
選自本次調研問卷,點擊圖片放大
如今,網上6、7歲牛娃拿下PET,甚至穿著紙尿褲小妹妹考過PET的例子,讓我們覺得好像小學高年級的大齡青年去考KET\PET有點難為情了,事實真的如此嗎?PET要求的詞匯量和高考考綱詞匯量相當,真的有那么多低齡中國娃可以達到嗎?
咱們的家長雞娃意識相對超前,但看看考生年齡,低齡娃依舊是極少數。參與問卷家庭的KET考生年齡多集中在7-8歲,PET時間長一年,年齡多集中在9-10歲。
這些孩子成績如何?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們公號及微信群里孩子的平均水平是遠遠高于全國平均線的,數據為證。
下面是小麥在劍橋官網挖到的中國考生成績統計,可惜最近的年份是2018年。數據比較多,我只選了2018年KET/PET校園版的結果:
KET整體通過率是66.6%,成績為通過的45.4%,優秀15.1%,卓越6.1%;
PET整體通過率是50.1%,成績為通過的42%,優秀6.1%,卓越2.0%。
我們公號的娃呢?優秀和卓越率杠杠滴!
KET成績通過26.53%,優秀44.22%,卓越29.25%;
PET成績通過37.32%,優秀37.32%,卓越25.35%!
單項成績也很能說明問題。
KET達到優秀以上成績的比例,閱讀是43.54%,聽力是60.54%,口語是86.3%,寫作91.84%,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認知?大家最擔心的寫作,反而成了拿分大戶?當然,12月份成績出來后很多老母親反應這次寫作打分高的反常,這個有點玄學,不在咱們控制之內。其次是口語。
大家覺得最有把握的閱讀和聽力,反而考的不好。這是為啥呢?文章最后一部分,看看大家的反思,能找到答案。
PET達到優秀以上成績的比例,閱讀是50.7%,聽力是68.31%,口語是74.65%,寫作58.45%。這回寫作回歸正常了,聽力和閱讀的實力也開始展現了。
綜合KET和PET,口語和寫作這兩項,雖然是老母親最擔憂的,但也是短期備考提分是最見效的,閱讀、聽力看長期積累,而口語和寫作,除了日常基礎之外,答題策略和表達思路也很重要,備考階段的梳理能幫孩子迅速進入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投入時間與精力
優秀的孩子們,平日花了多少時間在英語上?
根據調研,這些家庭多數重視原版聽讀,屬于原版路線。有83%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天閱讀15分鐘以上,70%的孩子平均每天聽力15分鐘以上。
PET調研中的閱讀和聽力時間,KET 15分鐘以上人數更高些
硬拔考試的也許還存在,但未來的大趨勢是為英語能力而學,不少朋友在調研中表示“能力到了,水到渠成。”
點擊圖片放大
果然,大部分孩子刷題數量并不算多,粗略點,70%以上的孩子做題不到10套。PET的刷題套數明顯多于KET:
· KET,44.9% 的孩子只做了1~5套題就上場了, 34%的孩子做了6~10套,當然也有刷的多的,16套以上的有6%左右。
· PET,33.8% 的孩子只做了1~5套題就上場了, 40.1%的孩子做了6~10套,16套以上的有9.86%左右。
到底是不是刷題越多越好呢?小麥曾經在視頻號中講過這個問題。
科學備考很重要,不用每套題都頭刷到尾,找弱項,有針對性的刷。有位朋友在調研里也提到:
PET備考群一位群友是這樣做的。記住:老真題也是題!在新版真題有限的情況下,2020年以前的真題同樣可以用來做模塊練習!
那么大家都用了多長時間進行備考?調研發現,大部分孩子集中備考不超過3個月,備考階段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以15-60分居多。還有不到10%的孩子裸考。KET和PET數據沒有太大差別,這里只放PET的圖。
平均60%的備考以家庭自雞為主,KET自雞比例略高于PET。30%左右的孩子上了短期沖刺班。
日常英語學習
我們還調研了啟蒙時間與考試級別的關系,參加KET考試的孩子,啟蒙英語2~4年居多,4年的比例最高,3年以上的占80.14%;PET啟蒙3~5年居多,5年的比例最高,4年以上的占73.05%。啟蒙一年就到PET的有嗎?有!但只是極少數。
英語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慢功夫。劍橋官網上曾經發布過劍橋五級各級別的學習時長,注意這里指的是有老師指導下的學習。
咱們這些孩子有沒有到機構學習呢?平均75%左右的孩子是上的,大概25%自雞。從調查結果看,PET階段每周上2~3小時課程的孩子明顯高于KET階段。
這些孩子都用什么教材呢?很有意思的是,KET和PET排名前五的教材發生了不少變化。在PET階段,專項教材如閱讀教材RE(ReadingExplorer),寫作教材Great Writing,開始異軍突起。說明家長開始有目的地補充精讀和寫作短板。用Unlock,THINK的孩子也多了起來,當然這也和各個機構的課程設置相關。
點擊圖片放大
劍橋官方備考教材Complete 和Compact,現在用的人也不少,有家長給出了這樣的自雞建議:
教師以中教居多,可能因為國內開設Unlock,THINK,RE, GW的課程多為中教。也有家長在備考經驗中總結,如果是針對考試的備考課,中教效果更好。這條留言很中肯,值得細讀。說到這啰嗦一句,咱們公號讀者朋友真的太好了,真誠、熱情、無私。
前面說過大家越來越重視原版閱讀,我也調研了參加考試的孩子們的閱讀基礎,有不少孩子是測過STAR和藍思的(要求的是考試一個月內的數據),把KET和PET的數據放到這里,大家品一下。
對KET,AR 3.1以上,PET的 AR 4.1以上,是絕大多數孩子的閱讀基礎。PET的成績我細看了下,AR達到5.1以上的,多數成績是優秀、卓越。
前面說了,很多孩子平時閱讀的很高興,考試卻不能出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閱讀題材不夠廣泛,小說占主導地位。從我們對平時閱讀和聽力材料中non-fiction的比例也可以看出,KET階段,53.06%以上的孩子NF能達到30%以上,18.37%孩子達到50%以上。大部分時間是沉浸在fiction中。對比PET階段,KET階段的fiction比例更高,這也很正常,一般孩子的閱讀都是由興趣而起的。到了PET階段以后,逐漸給他們加入nonfiction,提升認知。
Nonfiction的補充有很多來源,國內最容易拿到的閱讀材料是RAZ和RE。小麥經常被問到,RAZ讀到哪級,可以去考KET\PET?
這里調研了孩子們的RAZ級別,結果挺分散的。但根據我以前的分析,KET最好讀到J級以上,PET讀到Q級以上,你可以讀到高級別了回來降維打擊,但是讀到g拔高去考KET就很困難。
這里還調研了RAZ的使用方法,80%孩子是做書后的quiz的。閱讀中,以默讀居多,在此建議選部分篇幅大聲朗讀,每天堅持一定數量的朗讀很重要。一位KET口語卓越的孩子是這樣做的
RE在PET開始被重用(53%讀過),明顯比KET時讀的比例高,讀完1-3級的都有。其中34.2%的孩子讀完1級,43.4%的孩子讀完了2級,18.6%的孩子讀完了3級。
詞匯量這塊,很多剛剛備考的家長很關注,實際上對于與考試要求能力相當的孩子,是不需要硬刷單詞的。
KET考試要求詞匯量1500-1800左右,根據調研結果,58.5%的孩子測過詞匯量,其中1000-1500的18.6%,1600-2000的27.9%,2100以上51.16%。
而PET考試要求詞匯量3500以上,調研中66.67%的孩子測過詞匯量,其中2100-3000的14.89%,3100-4000的32.98%,測量值4000以上的占48.9%。
關于是否刷單詞,KET中40%的孩子沒刷,刷過的里面有40%刷了14天核心詞。
· KET:52.38%的孩子沒有寫作訓練,31.29%的孩子跟的機構課程里有寫作指導和訓練,剩下的孩子自刷寫作練習冊或寫隨筆;
· PET:44.68%的孩子沒有寫作訓練,36.17%的孩子跟的機構課程里有寫作指導和訓練,剩下的孩子自刷寫作練習冊或寫隨筆。
家庭自然情況
經驗與教訓
“刷題后應該認真分析,現僅刷了熟悉一下題型”
本文作者:小麥,博士媽咪,專心、專注,愛寫干貨、愛拋數據。公眾號“小麥親子英語”,和數萬個中國家庭一起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