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寧可得罪小人,不可得罪女人。
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后兩者相比于君子,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任何事情更加耿耿于懷,得罪了他們之后,可能會遭到長久的針對,而讓自己損失慘重。
在職場當中,我們有時候也會因為某些事而得罪領導。這個時候,一個精明且陰暗型的領導者往往會通過一些“陽謀”來整你,讓你被逼無奈向他低頭。
以下就是領導收拾下屬的3大陽謀,招招狠辣,卻又合理合法讓人很無奈。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直到再也找不到對手,才收藏起自己的劍鋒。”
在職場中,萬一你非常非常不幸得罪了領導,他整你的套路之一就是給你安排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最陰險的做法是借著幫你分擔工作任務的名頭,讓平常與你關系不好的部門同事加入隊伍,通過窩里斗來影響工作進度,為了就是讓你最后順理成章背黑鍋。
透過中國歷史上的康熙一家,便可窺見一二。
彼時太子有蠻橫、暴虐、無能、不孝的表現,不合康熙心意,他根據諸多皇子的特點安排他們參與軍政,積累奪位資本,加入奪權隊伍。
他自己讓儲君之位空置,轉而采取秘密立儲的方式,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九子奪嫡的戲碼。
通過多次廢立太子,讓這種不確定性加劇其他皇子覬覦皇位的欲望,從而推動自己中意的人選擔任帝王。
反觀職場,讓下屬內斗同樣是一種“零和博弈”思維,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
富有心機的領導往往通過這種套路來激化內部矛盾以樹立自己的威嚴,達到規訓下屬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工作當中也會經常聽到有人說,感覺一整天都很忙,但又卻沒有做成什么事。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多任務安排規劃,沒有將事情分成重點和非重點,缺乏合理安排。
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華為工作法》一書中,講述了如何高效處理日常瑣事,提出三個原則分別是集中處理瑣事、及時記錄瑣事和學會拒絕或委托。
但是,當我們得罪領導之后,愛耍心機的他就會安排各種瑣事來增加多任務處理的難度,這可不是一本《華為工作法》解決得了的。
這些瑣事雖然頂著“輕松、簡單”的名頭,但只要全部堆積在一起,就會變成壓力壓在你的肩頭。
在這個時候,你完全沒有辦法訴苦,因為所謂的瑣事實在是小到不起眼,短期內費點心思就可以解決。
如果連這種小事都處理不當,立馬就給領導提供了一個數落你能力不足的機會,簡直就是有苦說不出。
在職場當中,或許你也會有這樣的煩惱。
直屬領導交給你一件事情去辦,你冥思苦想、加班加點,終于能夠如期完成,滿心歡喜地上交給領導查看,他卻擺出一個讓人摸不透的表情,讓你回去重新更改。
在這種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很委屈,領導為什么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要求說清楚。
事實上,當你做了某件事情得罪了領導之后,這就是一種被邊緣化的傾向。
能做到領導的級別,他本身應該是非常善于溝通的,而當他不再說明白話,讓你自己去猜,這就是在找機會悄悄整你了。
這種不說明白話的做法,表現上看是給了你很大的自我發揮空間,實質上是他故意設置的陷阱。
畢竟,缺乏經驗的職場小白自主決策出錯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這妥妥就是挖了坑等你跳。
在我剛進行職場的時候,前輩們就曾告誡過我,即便你不想升職,也不要得罪領導。
當年我并不知其深意,但還是照辦了,這才讓我少踩了職場大坑。
確實,如果你得罪了領導,他有的是方法收拾你、折騰你、讓你過得不開心!
所以,如果沒有做好離開的準備,盡量別招惹領導。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立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