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才叔死磕《金匱要略》53【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07】
原文: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有一種病人,因為支飲在胸中停留,久久不去,出現慢性咳嗽,病程都有好幾年,但是,如果這種慢性咳嗽,相對應的脈像很虛弱,提示正氣虛弱,因為病程長,正氣虛,脈象也弱,我們稱作脈證相符,這種病證是可以治療的。相反的,咳嗽好幾年,正氣耗傷了,但相應的脈象卻很有力、很大而且還快,脈和證不相符,這種脈是胃氣缺乏的表現,過分的有力,大而數,往往難治,預后不良,所以說“實大數者死”。脈證相符的那種慢性咳嗽、脈弱患者,因為支飲停留在胸,清陽不舉,水氣上逆,必然會伴有眩暈。如果水飲不除,病就不會好,治療應當從水飲下手。那么,治療水飲的基本大法是什么?也就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就叫“治屬飲家”。原文: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本篇開頭那個問答,已經告訴我們四飲的概念,其中支飲的主證是“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水飲在胸中支撐脹滿,所以咳嗽、氣急、不能平臥,見到這些癥狀,可以考慮用小青龍湯來治療。這種寒飲咳嗽,不管有沒有外感風寒,都是用小青龍湯。原文: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三兩(炙),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上面那一段講了咳逆倚息,不能平臥,要用小青龍湯治療。但病人口服小青龍湯后,出現“多唾口燥”,就是經常吐痰,口中干燥,一方面說明服用熱藥后,痰飲有將去之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小青龍湯有傷陰的副作用?!按缑}沉,尺脈微”,寸脈沉反映了水飲停留在上焦,水飲還在;尺脈微反映了小青龍湯發散作用傷到陽氣了,下焦陽虛。下焦陽氣不足,上焦水飲停留,所以才有手足厥逆。水氣上逆、虛陽浮越,有可能就會表現氣上沖。陽氣不能溫通四肢,不僅出現手足厥逆,還可以出現手足麻木。虛陽浮越,面色出現戴陽表現。向上沖逆的這一股氣,它還會上下來回跑動,說明這種氣上沖是陣發性的。有水飲,氣化不利、清陽不升,所以可以出現小便困難和頭暈眩暈。治療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四個藥都在方名中了。茯苓補益心脾,淡滲利水;人體是一個整體,下焦陽虛,上焦陽氣必然也不足,否則水飲就呆不住了,水飲也上逆無力,上焦陽虛,水飲上沖,所以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陽、平沖降逆;五味子收斂腎氣止咳。四個藥組合,達到收斂腎氣、平沖降逆的作用。這一段解讀起來挺困難的,其實這張方劑使用機會很大,我們都了解小青龍湯不適合長期服用的,小青龍湯是有副作用的,它發散力量太大,吃久了會損傷腎氣,反倒因為腎不納氣而導致咳嗽氣喘不能痊愈。所以當患者吃過小青龍湯之后,疾病沒有完全好掉,或者好了又復發,那么,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苓桂味甘湯了。郭進財.2017年取得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資格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門診地點:福建省漳州市中醫院門診樓2樓腦病科②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