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定投作為一種簡單可行的投資理財方法,省時省力,備受工薪族的青睞。定投一般選擇基金作為定投標的,因此,定投收益受基金漲幅影響巨大。如果能選擇一個漲幅比較大的基金,就能有效提高定投收益。這里我們介紹一種收益頗高的量化策略定投方法。
量化策略定投回測
我們先看一下幾個常見指數的漲跌幅:
我們利用果仁網做了一個最小市盈率的單因子策略,由于量化投資策略具有明顯的alpha收益,在相同時間段內(從2007/01/04到2018/06/15)策略收益為1075.00%,遠遠高于上述幾個指數。其實一些指數基金也具有alpha收益,比如指數增強基金、紅利基金,但是由于基金規模很大,alpha收益不明顯。因此,量化策略投資收益明顯高于指數基金投資。從表中可以看出,這幾個指數中表現最差的上證指數漲幅只有11.27%,表現最好的中證500漲幅為218.15%。
我們選擇幾個指數中表現中等的滬深300指數和最小市盈率策略進行定投對比。每月定投金額設為2000元,定投間隔為20天(交易日),定投結果如下:
出乎意料,滬深300的定投年化收益率只有3.43%,與貨幣基金收益相當;11年半的總收益只有22.21%;而定投最小市盈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達16.66%,總收益為176.04%,為滬深300的8倍。因此,量化策略定投明顯優于指數基金定投。
量化策略定投操作
由于量化投資策略包含幾只股票,股票交易費率比基金高,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每期都分散投資股票,我們應該每次定投其中一只股票。假設量化策略中持倉5只股票,我們可以第一期全部投資策略中量化評分最高的股票,第二期投資評分次高的股票,以此類推,投滿5只股票后,再從評分最高的股票開始依次定投。
量化策略定投不同于單一股票定投。單一股票定投,需要選擇一只股票,長期分次投資該股票,但是量化策略定投滿足調倉條件時,把評分低的股票賣出,同時把評分高的股票作為下一期的定投標的,我們不是把某一個或幾個股票作為定投對象,而是把持倉股票池作為定投對象,策略持倉股票作為一個整體看待。
在此僅以最小市盈率策略為例,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量化策略定投比指數基金定投更具有優勢,其它量化策略可以在果仁網(https://guorn.com/?i=3038)探索。
量化策略定投的優點
網上有大量公開的收益可觀的量化策略,選擇一個好的量化投資策略,比選擇一個高收益指數或股票更容易,因此量化策略定投可容易選擇投資標的。量化策略投資的股票比較分散,并且定期調倉可以自動排除業績差的股票,相當于一個小的指數基金,通常是長期有效的。因此量化策略定投與指數基金定投相比,收益更高;與股票定投相比,定投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