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把柳樹稱作“楊柳”,柳樹跟楊樹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被稱為楊柳呢?
《說文解字》中“柳”的小篆形體寫作左邊是木,右邊一個“丣”。許慎解釋說“從木,丣聲?!?丣是古文的“酉”字。
可是我們看甲骨文的形體是寫作上下結構的,上部是木,下部是兩豎,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彎。金文寫作左右結構,左邊是木,右邊這部分跟甲骨文相同,散盤中的形體是上下結構,下部是木,上面的部件是一樣的。
也有人也解釋說聲符丣跟天干地支中的“酉”有關,表示日落時分。這樣,“柳”就跟喪葬、掃墓插柳活動聯系在一起。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我們回到《說文解字》對于柳的解釋。許慎說“柳,小楊也”,是說柳就是小楊樹
柳為什么成了楊樹呢?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說“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柳”。那“楊”又是什么呢?
許慎的《說文》中只說楊是樹木的名字,從木,昜聲。《爾雅·釋木》里說:“楊,蒲柳?!?br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TEXT-DECORATION: non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text-size-adjust: none;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也就是說,“柳”的意思是比較小的蒲柳。蒲柳學名叫紅皮柳或水楊,長在河流邊,春天會飛出白色的絮。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人所說的“柳”,其實是柳屬植物的泛稱。從今天的學科分類來看,和楊柳科里楊屬植物的白楊、胡楊等楊樹沒有什么關系。我們讀過《白楊禮贊》,知道白楊有著筆直的干、筆直的枝,是一種高大的喬木,而柳樹往往是枝條下垂、婀娜多姿,它是灌木。古人所說的“楊柳”,其實就指的是“柳”。
古人還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這是因為柳樹的“柳”與留下的“留”諧音。
“柳”在歷代的詩詞中也往往與思念有關。比如李白有一首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边h在他鄉的人,聽到了折楊柳的曲子,誰會不想念自己的家鄉呢?自古以來“柳”往往會喚起人們依依不舍的感情。
有人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意象中,最重要的植物就是楊柳。這是有道理的。
除了前面我們所說到的“柳”跟送別和有關,柳還常常被當做春天的象征。唐宋時候,到了寒食節、清明節,人們會在家門口插上柳枝,還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去踏青。一直到今天,民間在清明節掃墓的時候往往還把柳條插在墳頭上表示紀念。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筆下的兩大主題,一是關于春天,二是關于送別。而柳恰好是能夠同時具備這兩大主題的元素,所以詩文中詠柳之作數不勝數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由于柳樹枝條婀娜,隨風搖擺,所以人們往往用來比喻美女,說他們是“楊柳細腰”、“柳眉杏目”。李清照《蝶戀花》寫道“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边@就把柳擬人化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