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炬火薪傳|紀念蔡亮先生誕辰90周年

2022年10月18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炬火薪傳——紀念蔡亮先生誕辰90周年活動”在南山校區南苑大會議室舉行。

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院長高世名,蔡亮先生夫人張自薿教授及女兒蔡萌,藝術家代表金一德、秦大虎、胡振宇、司徒立、章仁緣、翁誕憲、孫景剛、章曉明、王羽天、陳寧、常青、商亞東、林濤、黃絮、趙錦劍,繪畫藝術學院教師代表,博士生、碩士生代表參加追思會。

“炬火薪傳——紀念蔡亮先生誕辰90周年”展覽在南山校區南苑展廳同步展出。

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講話
在整理、編輯蔡亮教授素描集的過程中,我們有幸讀到他一生留下的500多幅素描。端詳著這些藝術精品,回想蔡老一生的坎坷經歷,我沉浸在深深的思念和懷想之中。認識蔡亮教授的人,無不熟悉他一生的代表之作,也是新中國現實主義繪畫的經典之作——《延安火炬》。其中幾張五十年代末的嗩吶手的素描引人注目,它們從不同的角度,生動捕捉住了吹奏嗩吶的農民的姿態,引領觀者步入這個沒有背景卻勝似背景的農民的世界,走入作者的隱蔽的意識世界。

蔡老的素描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農民,尤其畫活了陜北農民,他捕捉住了陜北農民不太“顯現”的特點。蔡老和農民生活、勞動在一起,爽朗、率直、充滿頑童般的機趣和執拗的一面,使他從農民那里回報了信任和親近。他筆下的農民,有神氣的、謙虛的、靈動的、木訥的,但都是那樣濃重與厚實。那種惟妙惟肖的神情刻畫,讓我們感到蔡老和農民的情感依托關系,深沉而自然的心里契合。對于蔡老而言,農民、自己、客體、主體已經融成一體,已經進到一種安居其中的超越之境,擁有人格精神的動人力量和情韻自在的大家風范。

今天,我們重讀這些素描,所感受到的決不只是幾個農民形象,還有那個時代所獨具的精神,留駐其中的特有的情緒,長久地令人感懷和激動。蔡老正是用畫筆來揭示農民的“存在方式”,他是為中國農民傳神寫照的優秀代表,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地位將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講話

蔡亮老師給我最早的印象是他的名畫《延安火炬》《貧農的兒子》《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我從中感受到了他的獨特之處。在蔡先生的作品中可解讀的東西很多,他所想到、所運籌的元素比那個時代大多數的畫家都豐富、復雜。在《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中可以感受到類似于巴洛克天頂畫中一種隱秘的、古典的氣息。

蔡先生的素描肖像作品特別渾厚、深入、精彩,純粹和誠懇是他的內在精神,直接和洗煉是他的藝術風格。通過這些畫面感覺到一個畫家對于表現對象的誠意,還有那個時代的人對于繪畫有一種誠意,對繪畫的相信和托付,現實主義畫家的筆下才能非常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樸素的、直接的、繪畫本身的“快意”。蔡先生的作品體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深度同構的關系,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形象和偉大的歷史時刻。今天的寫實畫家要重新去召喚這種信念,要真心通過繪畫表現人、感動人,既可以生動真實地表現生活,也可以真正再現歷史進程中的偉大時刻。
中國美術學院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一定要學術多元化,一定要思想開放,不止對于國內其他院校,更是對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要開放包容。這些是我們在蔡亮老師的藝術和人格中所需要學習的東西。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老教授、蔡亮先生夫人張自薿教授講話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討論蔡亮的素描,我閱讀了后面的評論,其中有一條表示畫法是老了一些,但是可看。我就覺得很樸實,因為他是一個普通的觀眾。畫法是老,因為它是幾十年前的畫法,但是“可看”讓人非常的滿足,任何一張作品還有人看,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鼓勵。拿蔡亮的作品來說,一個作品中能夠吸引我們看下去的,就是大家談到的他的一種真誠,一種溫情,這些讓他還有“可看”的地方。在歷史的長河中,人的一生一晃而過,如果畫了一輩子的畫,最后無人賞識那就可悲了。但是幾十年之后還有人可看,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胡振宇:當時我在巴黎突然收到蔡老走了的消息,我的內心一直難以平靜。蔡亮先生是我的老師和朋友,他對中國美院油畫系的工作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蔡老所畫的一張飛行員肖像,生動刻畫了人民空軍的形象,令我印象深刻。蔡老能特別敏感地體會到陜北人的生活,作品中蘊含著陜北人的性格。他在中國的革命歷史畫的作者當中,是一個奇才,他把生活化的感受融入在歷史畫中,他對藝術的真誠,對革命歷史畫的投入,是我們后輩所需要學習的。

徐芒耀(封治國代讀):因一些原因未能前往與會,實為憾事。早在附中讀書時代,在畫報中初讀蔡亮教授的大作時,令我肅然起敬,并認為蔡先生應是深受敬慕的“中國列賓”。豈料十九年后,當蔡亮和張自薿兩位老師現身于油畫系辦公室,成為系教師團隊的成員時,令我驚喜交集,興奮不已。從崇拜的偶像到成為共職同事的那一刻讓我終生難忘!之后與蔡先生共事中,漸漸感覺他確是畫壇功底深厚,技藝精湛的大師,在大型創作上是超一流高手;也是學識深博和教學有方的一代師表。蔡先生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蔡老在我心中是我仰慕的大家,崇敬的老師和誠摯的兄長。

金一德:我一直主張學術要多元化,那時我們定下要請來蔡老,他身上是嫡系的徐悲鴻的傳統,后來他下放到西安,在黃土地承襲了“一身黃土”,他在二十八歲畫了《延安火炬》這幅作品,一舉成名。蔡老的畫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他能真切地展現那一個時代風風雨雨的風貌,這“一身黃土”是很值得我們畫革命歷史畫的人留意并學習的,他所畫的人物有生命、有感動人的東西,蔡老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他對藝術的真誠。

秦大虎:蔡亮老師,我應該說是比較熟悉的,在我來學校工作之前就跟他認識,和他一起做創作。他的一生坎坷,但是仍然創作出這么多精彩的歷史畫,非常不易。我覺得我們要有實際的行動去學習蔡亮先生的精神,因為蔡亮不光是浙江的人物、美院的人物、更是全國性的人物。

司徒立:1981年,吳祖光夫婦訪問巴黎,我去接待他們,后來吳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落葉歸根》一文中提到了我的事。1984年,徐芒耀、鐘涵與蔡亮等人訪問巴黎,蔡老對我說:“我認識你,我讀過那篇《落葉歸根》的文章。”因此我們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之交。蔡老的作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幅《借宿》:紅紅的燭光下一位老太太在縫衣。我覺得這才是油畫,那種濃得化不開的生活氣息有人性當中的“溫情”,這個“溫情”是很少見的。從那之后蔡老也畫了一批歷史畫《皇帝的新衣》《完成的與未完成的》等。我認為蔡老開創了中國歷史題材繪畫中的隱喻性繪畫。我們要學習,讓我們中國的歷史畫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章仁緣:蔡老的藝術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在陜西是以創作為主,后期到了國美是以教學為主。蔡老在陜西所畫的革命歷史畫,孕育著博大的時代情懷和歷史情懷,我在學畫的早期就拜讀了蔡老的原作,看到了蔡老的《貧農的兒子》,那種陜北的氣息,革命歷史畫的感染力使我激動得徹夜難眠。此外,蔡老對我們油畫系的教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對事和對人的深入微妙的觀察,不僅是體現在繪畫上,還體現在他的思想上。

翁誕憲:“炬火薪傳”這四個字一下子讓蔡老的幾張巨作在我腦海中涌現出來,《延安火炬》《貧農的兒子》《銅墻鐵壁》等作品在我腦海中清晰的呈現。蔡老繪畫中的形象很樸實、很真實,蔡老熱愛藝術和音樂,當年他斥巨資購買了“先鋒”牌音響,請我去他家聽,令我難忘。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是他創作中最基本的因素。現在看起來,他五六十年代的畫還是相當的完美,最可貴的就是一種形象的生動,我們現代人可能還缺乏這種感覺。

章曉明:蔡老離開我們27年了,每一次回想起蔡老師的笑容,和藹可親的形象都歷歷在目。早年,我臨摹蔡老的繪畫,雖只是印刷品,但是我很感動于那種真切、樸實的陜北形象。到了1981年,蔡老和張老來到油畫系教書,在我們教室對面畫畫,當時蔡老名聲很大,卻沒想到他很客氣地叫大家進入畫室,特別和藹可親。蔡老喜歡聽音樂和攝像,他生活中的點滴都令我記憶猶新。最讓我感動的是在他去世后,許江老師帶領我們給他出畫冊,我負責拍畫,從他家中找出500多幅素描作品,每張表情都很生動。蔡老的藝術在我們中國的那個時期,有它的代表性,今天再來追憶,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孫景剛:我們在這里談論蔡老,是為了向我們身后的學生展示蔡老是怎樣的一個畫家、怎樣的一個老師。作為一個畫家,蔡老身處在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時代,在他的一生中充滿苦難卻也有著精彩絕倫的創作。歷史畫中有多種元素可以借古喻今,表達藝術家對當代生活的看法,比如在油畫《完成的與未完成的》中,他把幽默和智慧融匯在一起,在《延安火炬》中,表達出藝術家的個人追求與藝術創作的良知。作為一名教師,蔡老為師的態度,是一個幽默和誠懇的人,他誠懇地敞開他的胸懷,讓學生貼近,準確判斷學生、指導學生。他做每一件事都細心和周到,對人尊敬,我至今仍然難忘。

王羽天:蔡老師在生活中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人,他的畫也非常生動。他從大西北來到杭州,他的畫作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長期在生活中的摸爬滾打,展現出很敏銳的眼光。他真誠的態度和高超的技藝,對學校發展和現實主義繪畫都有很大的啟發。我想這對油畫系從事寫實繪畫的年輕人是一個很好的課題。盡管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技術手段,但今天我們再看蔡老生動的繪畫,不是概念式的,而是有一種深情和溫情,所以在同時期的歷史畫中,蔡老師的作品能突顯出來。

陳流: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美院進行學術交流。雖然我和蔡亮先生沒有什么交集,但是他嚴謹的創作態度和繪畫能力一直有所耳聞。《延安火炬》《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是最打動我的作品,蔡老所積累的深厚底蘊源于陜北厚重文化的影響。我來自云南,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會為我來到國美教學和創作打下基礎。國美老一輩的藝術家引領著中青年藝術家的發展,作為晚輩,謹此表達對蔡老的致敬!

常青:我覺得蔡老是活在人們心中的一位老先生,畫得好、與人交往好。蔡老師經常邀請我去他家看錄像聽音樂,一點都沒有架子和說教,跟他的交往特別自然和放松。一轉眼27年了,想起那時候在北京給他做展覽,在座談會上聽到徐悲鴻的夫人講蔡亮最早去徐悲鴻家的點滴回憶,她所講的讓我回想起蔡老給我講同一件事情時的情形,自己竟然控制不住感情獨自到外面流淚。后來西安美院的老師出來看到我,他也感慨中國美院的師生對蔡老的深厚感情。

周剛:七十年代在西安的郵電大樓左邊見到一幅巨大的畫,是張自薿和蔡亮老師合作的《銅墻鐵壁》,覺得特別震撼。后來和同學們到處找張老師和蔡老師的畫冊,臨摹蔡亮老師的素描。到了中國美院之后,我有幸成為蔡老的學生,蔡老師教我們畫畫的時候說:“不要每天光畫色彩,要畫一個階段油畫再畫一個階段的素描,否則的話,油畫就會顯得空蕩蕩的。”我們那時就謹遵蔡老的教誨。蔡老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教師,也是一個鮮活的畫家,我一直認為像蔡老師這樣樸實的畫家是一個學校的幸運,讓人永遠都難以忘卻。

朱衛東:今天緬懷蔡亮先生,除了我們對蔡老師的容貌和生活的回憶外,他的作品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和同期的藝術家相比,蔡先生的歷史畫創作更加生動、接近生活。原因在于蔡先生是一個有趣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才會生動、感人。藝術作品一是要“寄情”,二要“移情”,是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這就是好的藝術,蔡先生的作品符合這些條件。在座的無論是師長還是同學,我們要想創作出一個好的藝術作品,首先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在此緬懷蔡亮老師,同時也要感謝蔡老師和張老師對我人生的幫助。

陳寧:作為蔡亮老師學生,他在教學上和繪畫上的平易近人的態度,是我人生的榜樣。蔡老教了我們兩年,朝夕相處,除了白天上課,晚上經常在一起,我們就在食堂打一些菜,蔡老樂呵呵地拎了兩瓶好酒就在我們的教室或寢室一起聊天吃飯,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這輩子最得意的一個肖像照還是蔡老帶著尼康相機拍的。我們同學間都嘆息蔡老走的太早了,感到惋惜,又讓我們感恩緬懷。

井士劍:今天最大的感受是蔡亮老師的“歸來”,這種歸來是藝術上的一種歸來。那時候我訂閱了幾本雜志,上面的畫讓我感觸最深刻的是“以人民為中心”概念的傳承,其中,蔡老師對我的藝術生涯影響最大的一幅畫作是《貧農的兒子》,這幅作品充滿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如何使油畫成為歷史畫的一種語言,是蔡亮老師對中國美術學院所作的巨大貢獻。蔡老師對藝術的理解與時代相結合,非常值得我們今天來學習。

崔曉冬:蔡亮老師作為一名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和別的老師不一樣,我從蔡老師這里學到了怎樣當一名教師。我們叫蔡亮先生為老師,這是我們學校的學風,也影響著我以后的從教生涯。在常年的教學生活中,我是在向蔡老師學習如何與學生保持比較親近、容易溝通的狀態和關系。同時,我永遠感激蔡老師在我藝術發展道路上的定位,在80年代,學院教育正面臨諸多困境,他送了我兩句很重要的話:“藝術從來沒有新舊,只有好壞。”“對于'新奇特'開放包容的同時也要保持一種警惕。”

何紅舟:蔡亮老師平易近人的性格,慈祥的笑容,幽默的話語,讓人難忘。蔡老是八九十年代中國美術學院校園中時常可以見到的一位可敬的長者。回憶起蔡老,他給我提過兩點要求:一、畫大畫。當時,我們國內的藝術市場已經開始起步了,但市場所需的是小尺寸的女肖像或風景之類的作品,蔡老強調藝術創作要有沖勁,要有擔當的精神。二、憑良心畫。這是蔡老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藝術家的良心如何在創作中體現,這是值得深思的。蔡老的三言兩語總會讓我們回味一輩子。

鄔大勇:1992年我讀附中的時候,我總會聽到老師們在附中談論起蔡老,我對蔡老的記憶和認識是在諸多油畫系老師的追憶中建立起來的。老師們追憶蔡老的故事雖有不同,但不同故事里蔡老的性情卻是極其一致的,我想是因為一種“真”,蔡老以他有血有肉的真實待人。從他們的追憶中,我感受到了蔡老對待生活和藝術的一貫性,對人的善意和熱情,他內心深處的需求,以及體驗生活對現實敞開的觀察。今天,我們除了向蔡老的繪畫致敬,也向蔡老一樣真實的人、真實的畫家致敬。去愛人、愛藝術、愛生活,這是我們所有人永遠的追求。

封治國:我雖然沒有見過蔡亮老師本人,但非常有幸的見到過蔡老師留在油畫系的手稿,每一個字和每一張紙都寫得工工整整,透出他十分“干凈”的人格。今天再看蔡老師的歷史畫,我有幾點思考:一是蔡老的素描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素描最本質的東西,是一種形的簡約,直指造型的本體,對造型研究和素描教學起到了一面鏡子的作用。二是在蔡老的歷史畫中透露出來對生活的理解,不是簡單的到某個區域拍幾張照片,而是表達一種藝術與生活的情懷,他筆下的人物是鮮活的、有情感的、有溫度的,這正是我們在創作中如何真正走進生活所面臨的問題的直面回答。

趙軍:蔡老他們那一代的藝術家、教育家,不僅肩負著自己的創作,還肩負著中國藝術教育的使命,在如何引入適合我們國家國情,既兼續傳統又開創現代藝術教育的問題上,他們做了很多的貢獻。這幾天重新讀蔡老的作品,他的繪畫技巧,見筆見物、見筆見人,這不止是蔡老師本身對繪畫的理解,同時也是國美油畫藝術語言的特點,對我們現在的藝術創作具有極大的啟發性價值。我們如何來炬火薪傳,我們如何在當下的藝術時代,在已經完成的和未完成的領域中推進,是最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我相信這也是蔡老師留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和價值。

商亞東:時光飛逝,回憶蔡亮老師教我們的時候,我心中感慨萬千。蔡老師是大藝術家,作為他的學生,他所追求和踐行的正是我們后輩應該傳承和弘揚的,盡管時代變遷,但是藝術中真誠的、鮮活的、有溫度的、有血有肉的東西會是永遠感人的,向蔡老師致敬,向張老師致敬。

郭健濂:今天我們要炬火薪傳的東西不僅是蔡亮先生的精神,還有今日追思會的意義。從先輩老師們談與蔡先生的生活與交往中,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藝術家,以及他的世界,他如何與藝術發生關系,我們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到熱切真誠的藝術家的形象。這種對藝術的理解,不僅給我們年輕的藝術家理解新時代,理解今天的社會如何發生關系,如何開拓藝術,帶來新的思考,也在我們自身的創作和教學引領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任志忠:我第一次看到蔡亮老師的素描,是在馬玉如編的書中。從附中開始,蔡老師素描的樣板在我參考的畫作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最初能領悟到的素描最本質的要素與這些好樣板有非常直接的關系。蔡老和老一輩畫家們在我整個藝術成長過程中,給了我最初的和最充分的養分。之后再見到蔡老的杰作,歷史之重與生命之輕,兩者被他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2018年與何紅舟、尹驊老師完成的《國美春秋——中秋》作品,其中蔡老的形象就在其中,向蔡老致敬。

蔣梁:蔡老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大家,我跟蔡老那一代沒有很直接的交往,但是從剛才老師們的談話中以及司徒立先生的回憶中,我對他有了更多了解。今天的緬懷,實際上是國美油畫大家庭的相聚和追憶。回想到1991年,蔡老把司徒立先生介紹到中國美院來,開啟了中國藝術教育及藝術創作的一種新思考。2013年,許江老師帶我們梳理國美之路,我負責研究國美油畫的源流及特色,蔡老是匯聚國美油畫特色的一個典型部分。

尹驊:我出生的1981年,蔡老正好調到浙江美院工作。從年幼學畫開始,我便是在蔡老的作品中長大的,小時候都臨摹過陜北農民的形象,后來看到他的《延安火炬》,覺得非常震撼。在50年代初,整個中國的革命歷史畫創作基本上呈現的是土油畫的斗爭,但是蔡老的油畫非常洋氣,他的作品和西方的油畫聯系密切,無論是色彩、造型或整個畫面的處理,都能感覺到超越那個時代的特征感。從蔡老為師的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到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繼承前輩技藝上的成績,更要繼承作為人師的一份敬畏之心。

傅紀中:作為90后的美院學子,我們所了解的蔡亮老師是老師們口中的憶事。我的童年是與陜北人生活在一起的,我看蔡老師的畫,看到的不僅是大畫家的精湛技藝,還有我熟悉的一個個鮮活的陜北農民形象。蔡老師的作品是流入心靈的經典的作品,是可以突破時代和題材的局限展現出來的作品。從蔡老師的創作中,可以清晰地感到他投射在人物身上熱切的目光,那是生活中的人沉淀于他心中的形象。國美的青年學子們更應深入學習蔡老作品中所傳達出的精神風貌。

楊智東:蔡亮老師的繪畫作品以主題性繪畫為主,與現實主義繪畫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個人面貌。他把自己的思想、革命文化傳統與民族民間文化相結合,腳踏實地的走到革命中去,熱情謳歌時代的主旋律。蔡老師對作品的表現主題,人物形象的安排,畫面構圖的構思和探索,都讓我再次感受到技藝要不斷磨煉。蔡老師在美院展開教學工作,他所理解的素描的定義和歷史,素描的材料與表現手法,以及如何刻畫形體和組織畫面,也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要以蔡亮先生為榜樣,要誠懇地表現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那些鮮明的形象。

楊參軍:我是蔡亮老師唯一的研究生,我跟著蔡亮老師學習了三年,感受最深的是兩點。一是對歷史抱有誠摯的關懷。他表示我們肩負著把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展和完成這一使命,我們必須要有文化作品來表達這一主題,內心要帶著情懷。二是有所突破。中國的主題歷史畫在八九十年代要有所突破十分困難,但是他希望我在歷史畫上要有所突破。蔡亮先生雖然離開我們27年了,但我經常會在某一個時刻夢見他,覺得他還在我的潛意識里面。今天我們緬懷蔡亮先生繪畫上的業績,就是希望通過對他那種真情和高超技藝完美結合的表達,來重新喚起我們在歷史畫創作中,對藝術技藝深刻把握的規律性的共識,并用來推動未來的教學和創作。

(以上內容根據錄音整理,按發言順序排序)

展覽現場

?

?

蔡亮先生部分作品


延安火炬》  蔡亮  油畫  164cm×382cm  1959年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南下宣傳員》 蔡亮 素描 120cm×150cm 1959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貧農的兒子》 蔡亮 油畫 194cm×165cm 196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蔡亮、張自薿 油畫 166cm×331cm 1977年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
?

?

?


 文字整理 |童戈辛  潘  洋  金新穎  林  揚

 編 輯 |趙雨岑

 責 編 |邱莉麗

 審 核 |丁紅旗  何紅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馬健油畫作品
【當代油畫】蔡錦:畫畫是一種內在生命的需要
馬健油畫作品。
他的畫有生活有意境,看著讓人舒服
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旗手,安格爾
西方美術欣賞(11) 曠世奇才達·芬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克东县| 奉新县| 兴隆县| 平邑县| 五常市| 松滋市| 汉阴县| 嫩江县| 昆山市| 连云港市| 嘉禾县| 象州县| 格尔木市| 嫩江县| 玉屏| 翼城县| 抚松县| 双城市| 桓仁| 裕民县| 玛曲县| 石泉县| 赤壁市| 鄢陵县| 霍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山西省| 英吉沙县| 福海县| 封丘县| 清镇市| 郸城县| 揭阳市| 寿光市| 闻喜县| 静乐县| 遵义市| 阿荣旗|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