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
1948年生于四川成都
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畫家的代表
“傷痕美術”代表人物
1973-2019
-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
-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
- 1986 帶閣樓的房子 The Veranda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
- 王敏肖像 70.1x55.2cm 布面油畫 1981 -
- 1988 小翟肖像 48x36cm 紙本素描 Drawing on paper -
- 小翟的肖像 布面油畫 98cm×78cm 1987 -
經常被問到一個話題:作為一名成都畫家,成都對你的藝術影響何在?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風格的角度,還真能看出一些地方性的痕跡。比如,北宋畫家筆下的山水蒼涼多山,南宋以后,畫家逃到南方,畫中的山逐漸讓位于水,畫面也從“軸”成了“卷”,成了“平遠”。再如,當代北京畫家普遍有時代感,而偏居于西南的畫家關注個人內心和生活細節。再以色彩而言,廣東畫家色調濃烈,紅土藍天,而成都畫家多數畫“灰調子”——比如我,一般這樣回答問題比較方便。
- 阿赫瑪托娃習作 50x40cm 布面油畫 2016 -
- 母親 180x130cm 布面油畫 2003 -
- 祖母像 27x20cm 紙上素描 1975 -
- 秋天的風景 布面油畫 74x64.5cm 1988 -
- 偷走的孩子 100x120cm 布面油畫 1988 -
(點擊圖片查看:何多苓【文獻集】第三部分 自述)
- 穿黑衣的張小薇 布面油畫 1985 -
其實自己很清楚,我的“灰調子”并非從成都的天氣中學來,而是來源于俄羅斯繪畫。后來又有維亞爾,莫蘭迪等等。近年還加上傳統水墨畫的影響。這些文本以及對文本的研究,才是我繪畫色調形成的真實原因。陰霾天氣可能使成都人缺鈣,并不真正影響畫風。所以,灰色天氣造就灰調子,就如火鍋造就火爆脾氣一樣,只是一個環境人文學的玩笑。地域對于藝術風格的形成是個遠為復雜的問題,地理差異只是因素之一。俄羅斯民歌旋律的悠長,也許源于其遼闊的原野;憂郁則可能和其民族的歷史有關。比較同一時期法國和俄羅斯的人文環境,你就知道印象派為什么不會產生于后者。此類話題太大,我說不動。僅就自己而言,我覺得我的藝術——嚴格說來是繪畫——風格源于下列因素:遺傳;家庭環境;父母教育和管理方式;個人經歷——尤其是下鄉插隊;對東西方繪畫傳統的非主流偏愛;與當代潮流刻意保持的距離;對手藝的熱愛;當然,還有我的家鄉成都——適中的氣候,盆地,成都人的溫和淡定,好吃好耍,使我有機會和空間形成和發展自己。謝謝成都。
—— 何多苓
每個成都人,心中都有片夢想的花園,在這片花園能包容所有生活的不快,能專注于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當在這片花園時,就像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一切都被美好和善良所融化。何多苓先生的作品便是他內心花園的呈現,哪怕是陰霾的天際,也能有高雅的灰......
趙歡 4/30/2019
- 雜花寫生No.2-17 布面油畫 80x60cm 2012 -
- 雜花寫生No.2-24 100x80cm 布面油畫 2012 -
- 雜花寫生No.3-23 80x50cm 布面油畫 2013 -
- 雜花寫生No.8-2 80x60cm 布面油畫 2018 -
- 雜花寫生-春-07 80x100cm oil on canvas 2013年 -
( ↙ 請橫屏觀看 )
- 雜花寫生卷 布面油畫 80cmx300cm 2015 -
- 雜花寫生-七十而立卷 50x200cm oil on canvas 2018 -
來源:藝術野瘋狂
作品推廣 · 收藏 · 國際展覽 · 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