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我國的地圖都會發現,我國的省份劃分線特別曲折,形狀稀奇古怪的。為什么不能像美國那樣直線劃分省份?你要知道,我國的省份劃分是幾千年老祖宗的智慧,而不是像美國那樣隨意劃分的。其中我國的省份劃分包括了三個方面:地理劃分、人文劃分、戰略劃分。
首先就是地理地勢劃分,古代沒有飛機火車,交通也特別不便。于是為了方便管理,就以山川湖海為劃分線。打個比方說河南河北,河南河北的命名是來自唐朝時期劃分的,當時是以黃河而劃分的,河北道、河南道。而如今因為一些變化,導致原本劃分線從黃河更替到了漳河。
這種方法在宋朝之前很常見,秦分三十六郡、漢分石三州、唐分十道。陜西和陜西的界線是黃河,山西和河北的界線太行山,甘肅和陜西的界線是六盤山。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弊端,就像劉備割據益州,憑借著蜀地艱險和曹魏抵抗幾十年。
第二就是人文劃分,當時朝廷根據不同的民俗習慣于是就劃分不同的領域,是為了方便民族之間的管理。而中國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大群居,小聚居。就好比云貴川哪里有許多的少數民族,而廣西卻是以壯族為主的。在現在有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第三就是戰略劃分,如果根據地理地勢劃分,那么很容易造成地方官造反,于是在根據地理地勢劃分后又有了戰略劃分這一說。比如說趙佗割據嶺南,導致嶺南到漢武帝時期才回到中原政權;還有就是劉備靠著蜀地之險,與曹操孫權割據數十年。當初四川的地形地勢,完全就是割據寶地。于是在根據地理地勢劃分的前提下,添加了戰略劃分。
比如說黃河一度是河南河北之間的天險,于是就把黃河以北的一部分割給了河南,這樣河南河北就不能利用黃河天險來造反了。還有就是把漢中割讓給了陜西,為的就是避免有人利用四川的天險來造反。而甘肅的武威地理位置也特別重要,自古就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稱,也正是因此甘肅的地形才會成為兩頭大,中間狹窄的原因。
我國幾千年來文化博大精深,就單單省份劃分就融入了老祖宗的智慧,這可不是美國人能比的上的。而如今中國的省份之間也有一些飛地,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