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出自于春秋戰國時期謀略鼻祖鬼谷子的手筆,是一部“謀略巨著”。此書著成之后,引起無數爭議,有人趨之若鶩,有人棄如敝履。其實書中涉及大量為人處世的經驗,又有謀略之鑒,且與兵法觸類旁通,實乃千古“奇書”。
鬼谷子在書中,詳細闡述了游說經驗。而識人乃游說之本,書中對如何辨識人心,如何打動人心,如何駕馭人心,著墨甚多,閱后意猶未盡,獲益良多。
其實,一個人的水平越高,往往善于用這四種方法揣摩人心,請方家共鑒:
1、疏廢之人,觀其不背越。
考驗一個人,可以將其放逐疏遠、荒廢前途,借此觀察他是否會做出背叛忤逆的行為,就知道他是否可靠。
2、任寵之人,觀其不驕奢。
考驗深受自己信任重用的人,可以故意不對其設防,讓他以為自己受到充分信任,借此觀察他是否會因此驕縱放任,就知道他是否可靠。
3、隱約之人,觀其不懾懼。
考驗身份低微的人,可以對其施以壓力,采取恫嚇威逼的方法,借此觀察他是否不畏顯貴,還是選擇低頭認輸,就知道他是不是有擔當,能不能重用。
4、榮顯之人,觀其不矜夸。
考驗身具榮華顯貴的人,可以稱頌其豐功偉績,借此觀察他是謙虛謹慎,還是炫耀自夸,就知道他的心性是否沉穩,未來是否穩固,然后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