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乾隆與老詩人沈德潛 特殊寵幸帶來興衰榮辱(圖)

乾隆與老詩人沈德潛 特殊寵幸帶來興衰榮辱(圖)

http://www.sznews.com   2010-11-11 16:01  深圳新聞網    【字號:  

沈德潛

  “確士先生七十余,自刪詩稿號歸愚。青鞋布襪金階上,天子親呼老秘書。”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的這首詩,向人們展示了乾隆帝與詩人沈德潛的親密關系。素以武功著稱,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為什么對一位詩翁如此厚愛?沈德潛死后又為什么被罷祠削謚?其中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專制時代皇帝的喜怒無常和知識分子興衰榮辱的命運。

  晚年的飛黃騰達

  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長州(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先后參加過十多次鄉試,均以失敗告終。乾隆元年(1736),清廷開博學鴻詞科。沈德潛受薦至京,廷試時再次落選,乘舟南歸行至黃河時,又遭風溺水,雖僥幸保得一命,所攜物品卻蕩然無余。此時他年逾花甲,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心中充滿了苦澀。乾隆三年(1738),66歲的沈德潛終于考中舉人。第二年金榜題名,榮登進士,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帝既崇尚武功,又愛好詩文。對沈德潛的詩名,他早有耳聞。乾隆七年(1742)四月十九日,庶吉士們參加例行的散館考試,沈德潛與袁枚等人同試于殿上。乾隆帝詢問誰是沈德潛,沈德潛跪下奏道:“臣是也。”乾隆帝問:“文成乎?”沈德潛回答:“未也。”乾隆帝笑道:“汝江南老名士,而亦遲遲耶?”三日后,沈德潛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

  六月九日,新官輪班引見。乾隆帝令沈德潛和《消夏十詠》。沈德潛很快便和就進呈,乾隆帝閱后十分滿意,欣然頒賞。不久,沈德潛又奉命和《柳絮》、《落葉》等詩,都得到乾隆帝的歡心。從此,乾隆帝每有詩作,便命沈德潛和,多所激賞。沈德潛由此開始了晚年的飛黃騰達。

  乾隆八年(1743)春,71歲的沈德潛遷左中允,后又遷侍讀、左庶子、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第二年,充湖北鄉試正考官,遷少詹。第三年,晉詹事,充武會試副考官。如此迅速的升遷,令沈德潛受寵若驚,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君恩稠疊,不知何以報稱,竊自懼也。”

  乾隆十一年(1746),沈德潛任內閣學士。此時他的夫人俞氏已去世。他夜夢夫人,醒而成詩。乾隆帝閱后為之感動,對他說道:“汝既悼亡,何不假歸料理?”八月,沈德潛請假歸葬。乾隆帝諭不必開缺,命給三代封典,并賜詩寵行,聲稱:“我愛德潛德,淳風挹古初。”此詩在文壇宦海引起反響,侍郎錢陳群和道:“帝愛德潛德,我羨歸愚歸。”一時傳為佳話。

  “殿上君臣,詩中僚友”

  “晚達緣詩遇,蕭蕭白發翁”。沈德潛的際遇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乾隆帝特此頒諭,強調指出,他因沈德潛誠實謹厚,且憐其晚遇,才稠疊加恩,以勵老成積學之士,并非因進詩而優擢。面對榮華富貴,沈德潛尚能保持清醒。衣錦還鄉之后,他寫下了《誓墓文》,昭告于父親靈前,表示今后保持晚節,決不營私嗜利。

  第二年六月,沈德潛假滿還朝。乾隆帝高興地對他說道:“汝滿假即來,可云急公。今令汝入上書房,輔導諸皇子,授汝禮部侍郎。”并深情地吟道:“兒輩粗知書,相期道孔顏。”表達了他對沈德潛輔導皇子一事的厚望。至此,乾隆帝與沈德潛關系日密,人稱“殿上君臣,詩中僚友”。

  皇帝的寵幸雖使沈德潛感恩不盡,但他畢竟年過古稀,體力日衰。乾隆十四年(1749),他請求歸田。乾隆帝詔原品休致,賜人參官帛,命校御制詩稿,校畢起行。從此,沈德潛結束了仕宦生涯。

  回到家鄉之后,沈德潛仍與乾隆帝詩文往還。歸田的第二年,乾隆帝賜他初刻《御制詩集》,又命和御制詩104章。乾隆十六年(1751)二月,乾隆帝南巡,沈德潛迎駕于清江浦。乾隆帝厚加賞賜,諭在籍食俸。這年冬天,沈德潛進京祝皇太后六十大壽。乾隆帝特賜其“德藝清標”額。沈德潛進詩集求序,乾隆帝欣然于坤寧宮手書以賜。

  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年(1757—1765),乾隆帝先后三次南巡,對沈德潛多次封賞,加禮部尚書銜、太子太傅,賜“九帙詩仙”額,食正一品俸,賜其孫沈維熙為舉人,并命和御詩多首,賜御制詩篇。

  特殊寵幸帶來興衰榮辱

  乾隆帝對沈德潛的特殊寵幸,令世人嘖嘖稱羨。然而,不久乾隆帝與沈德潛的關系卻開始發生變化。歸田之前,沈德潛受命校勘御制詩稿。乾隆帝對廷臣說道:“朕與德潛,可謂以詩始,以詩終。”此話不幸而言中。沈德潛正是因詩受到乾隆帝的榮寵,因詩受到乾隆帝的批評,死后又因詩受到乾隆帝的懲罰。

  沈德潛的詩專主唐音,以溫柔為教,對維護和加強清王朝的統治有利。乾隆帝執政初期,一改其父的嚴酷作風,實行了較為寬松的政策,加之本人又愛好詩文,因此,沈德潛得以享受殊榮。隨著形勢的發展,清朝的文字獄愈演愈烈,沈德潛也被卷進了風波之中。

  沈德潛與乾隆帝的裂痕始于《國朝詩別裁集》。這是沈德潛關于清初詩學的著作。在這部書中,沈德潛將降清貳臣錢謙益列于前茅,又將身陷文字獄的錢名世選入集中,并直書慎郡王之名。乾隆帝閱后,頗為不滿,命儒臣加以修改,并在序中對沈德潛進行了批評。

  此后,乾隆帝的文化政策更趨嚴厲,對沈德潛的態度也為之一變。他下令將錢謙益的《初學集》、《有學集》嚴行查禁。地方官遵旨而行,陸續收繳銷毀。乾隆帝想到沈德潛、錢陳群(江南文士,曾入翰林院授編修)二人工于聲韻,收藏各家詩集必然很多。沈德潛又曾將錢謙益的詩作選列《國朝詩別裁集》之首,既對錢詩加以獎許,必于其作多所珍惜。乾隆三十四年(1769)八月,乾隆帝諭兩江總督高晉、浙江巡撫永德,強調如果沈德潛、錢陳群家中尚有錢謙益《初學集》、《有學集》未經呈繳者,即速遵旨繳出,與二人毫無干礙,斷不必慮及前此收藏之非,妄生疑畏。如果不知警悟,密匿深藏,日后必將敗露。他還表示,“朕于獎善懲惡,悉視其人之自取,從無絲毫假借。錢陳群尤所深知,而沈德潛則恐不能盡悉矣”,令高晉、永德將此旨就近密諭沈德潛、錢陳群知之。

  是年九月七日,沈德潛病逝于家中,享年97歲。兩江總督上報沈德潛死訊,回奏沈家并無未繳錢謙益詩文集。乾隆帝轉疑為悲,晉沈德潛太子太師,入祀鄉賢祠,賜祭葬如例,謚文愨。至此,沈德潛的尊榮達到了頂峰。

  沈德潛去世9年之后,江南東臺縣民訐告已故舉人徐述蘷的《一柱樓集》詩詞悖逆。乾隆帝審查此書,發現內有“大明天子重相見,且把壺兒擱半邊”“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等句。乾隆帝認為“壺兒”系“胡兒”之諧音,不言到清都而言去清都,顯然有去本朝興明朝之意。于是徐述蘷父子被開棺戮尸,其孫徐食田、為該書作跋的毛澄、校訂者沈成濯等人被處以斬監候。

  《一柱樓集》載有沈德潛為徐述蘷所作的傳記,稱其品行文章皆可為法。乾隆帝不禁勃然大怒,指責沈德潛對徐氏的悖逆詩句不僅不切齒痛恨,反而記述流傳,毫無人心。又稱沈德潛久蒙圣恩,理宜謹慎自持,乃敢視悖逆為泛常,為之揄揚頌美,實屬昧良負恩。因此,沈德潛被追奪階銜,罷祠削謚,平毀墓碑。

  但是民間傳說,沈德潛獲罪的另一原因,是曾替乾隆帝寫詩,后又將這些詩收進自己的詩集。沈德潛去世后,乾隆帝搜其遺詩讀之,發現其中確有代作御詩。乾隆帝一生詩作甚多,有史以來首屈一指。其御制詩共5集,4萬多首,洋洋大觀,令人驚愕。盡管他聲稱自己才思敏捷,但身居帝位,政務繁忙,要寫出如此海量詩作是很有難度的。有些由臣下代筆,或由他乘興開篇,詞臣續就,也在情理之中。他初登帝位時,在《樂善堂全集》的序文中也曾坦率而言:“自今以后,雖有所著作,或出詞臣之手,真贗各半。”但是,作為臣下,公然將代作御詩收入自己的詩集,終究難逃違逆之責。

  在封建專制時代,君王的政策、喜怒變化決定著臣民的命運,沈德潛的興衰榮辱就是一個絕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

  吳伯婭,1955年生于湖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沈德潛續詩
沈德潛的歸愚齋(圖文)
姑蘇紀事:滄浪亭文徵明小像碑后的傳奇佳話
讀史|乾隆:“彈幕帝”的背后
乾隆詩友:一代詩王沈德潛
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乾隆一生作詩4萬,唯一拿得出手的是為她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防城港市| 阜平县| 九龙坡区| 中卫市| 乐清市| 青河县| 郑州市| 崇礼县| 镇平县| 连山| 长春市| 武胜县| 阿拉善盟| 梅州市| 南投市| 定南县| 佛冈县| 金平| 通州市| 甘洛县| 土默特左旗| 五河县| 涟源市| 江北区| 波密县| 松阳县| 林州市| 正安县| 石景山区| 惠东县| 南城县| 罗定市| 济宁市| 汨罗市| 百色市| 大余县| 西乌珠穆沁旗| 邯郸县| 鲜城|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