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后發優勢 做大旅游產業
張家港打造休閑新天堂
雙山島成為自行車競賽的理想場所。雙山島成為自行車競賽的理想場所。
□蘇報通訊員張律萱蘇報記者陶冠群/文濮建明/攝
編者按
隨著近幾年旅游業態的迅速變化,蘇州旅游業既面臨著新挑戰、新考驗,也有著為蘇州轉型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重大機遇。今年二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石泰峰專題調研我市旅游工作,提出“要在推進發展上有新理念,在產業融合上有新舉措,在宣傳營銷上有新作為,在優化城市服務和功能上有新提高,在部門協同配合上有新氣象”的五個新要求,為蘇州旅游業改革創新發展指明方向。本版今起推出“蘇州旅游創新在路上”專欄,全面介紹我市旅游業改革創新發展的成果。
近年來,張家港通過不斷加大旅游投入,培植旅游要素,整合旅游資源,開拓旅游市場,旅游景區創建進一步突破,農旅產業進一步融合,旅游惠民工程進一步做實,旅游市場空間進一步拓展,休閑旅游城市形象愈加鮮明,旅游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目前,張家港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家、3A級景區3家、2A 級景區1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省級自駕游基地1家,省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7家、工業旅游點2家。
堅持規劃引領做優景區品質
針對本地自然稟賦比較匱乏、旅游資源先天不足的情況,張家港著力創新理念,堅持規劃引領旅游發展的思路,加大項目建設與品牌創建的力度,積極培育后發優勢,突出港城特色,推動張家港旅游的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間,張家港的國家A 級景區創建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鳳凰山景區、香山景區、永聯小鎮景區先后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雙山島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全市景區品質檔次明顯提升。目前,張家港全市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鳳凰山景區、香山景區、永聯小鎮景區)、3A級旅游景區3個(東渡苑景區、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梁豐生態園)、2A級旅游景區1個(張家港公園)。
今后一個時期,張家港將進一步轉變旅游發展理念,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規劃先行原則,準確定位發展方向,在重點項目開發上下功夫。堅持把旅游產品開發和項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生態保護、現代服務業發展結合起來,相互促進,聯動發展。著力推進雙山島、鳳凰山、香山、常陰沙、永聯等重點旅游區按照省級度假區、國家A級景區要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根據自身特色,錯位開發旅游項目,不斷提升內涵和品質。加大休閑度假產品開發力度,依托永聯、鳳凰、常陰沙等景區繼續推進具有本地特色的鄉村旅游區、工業旅游示范點和自駕游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生態養生、溫泉療養、休閑度假、戶外健身等特色旅游產品。
加強產業融合推動多元發展
以“長江文化”為引領,張家港正加快生態度假、濱江觀光、商務休閑、文化創意、鄉村體驗與和諧人居等旅游載體新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努力完善和提升現有項目,大力推進旅游與農業、工業、商業、文化、體育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通過全面整合旅游資源項目,形成較為成熟的產品集群和產業布局。
“十二五”期間,張家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農旅融合,將改善鄉村環境與帶動旅游、休閑等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堅持標準與塑造特色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分類打造特色旅游鄉村。對于古村保護型村莊,從風貌特色保護、旅游開發等方面重點進行綜合整治與保護,充分體現歷史人文特征。對于自然生態型村莊,著重完善配套設施,保護生態環境,體現自然風貌,彰顯鄉村特色。對于農業觀光型村莊,結合發展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業,建成集休閑度假、垂釣采摘、綠色農產品采購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休閑型社區,展現江南水鄉的田園風光、鄉土氣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獨特魅力。充分運用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3家,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5家,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2家,省工業旅游點2家,省級自駕游基地1家。
優化服務功能發展休閑旅游
按照商旅文結合、旅游開發與城市品位提升結合的發展思路,張家港因地制宜地對重點景觀工程、商業街區、文體設施和人居社區等現有城市資源進行旅游化、休閑化功能的改造與提升,在新增的城市景觀與公益性建設項目中大力融入旅游元素,積極營造理想的城市游憩氛圍。注重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休閑色彩,依托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延伸工農業的休閑旅游功能,促進休閑旅游業發展與城市品牌提升、生態文明推進和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的良性互動與完美融合。加強與旅游接待相關的交通、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購物等相關行業之間的聯系協作,強化旅游各要素的有效連接和優化組合,構建高效的旅游地接體系。加快推進旅游集散中心建設,構建網絡化的散客接待系統,提升接待團隊旅游的能力。
堅持“旅游進社區”
做實旅游惠民工程
2010年-2011年,張家港在省內率先全面啟動了“旅游進社區”工程,通過在全市83個社區服務中心建立“社區旅游咨詢服務站”,將全市旅游服務資源與社區服務渠道緊密結合、有效對接,形成旅游服務網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規咨詢、旅游資訊、投訴處理、出游組織等服務。2012年,“百村萬人看港城”張家港一日游活動成功舉辦,讓廣大市民感受到了旅游公益服務的陽光和溫暖。同時,張家港旅游部門加速服務基層創新,在全市各村、社區建立了256個旅游咨詢服務站,初步實現“網絡全覆蓋、服務零距離”的目標。兩項民生工程均獲得了省旅游局的高度評價。
2013年,以“港城第二故鄉行”為主題,張家港旅游部門策劃開展了面向港城新市民的公益一日游活動,促進新市民在享受同城待遇中增強在張家港市的歸屬感、成就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今年,張家港旅游部門與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沙洲職業工學院以及南京部分高校合作,將陸續開展“大學新生看港城,相約第二故鄉行”和“南京高校萬名師生走進張家港”師生游試點活動。同時,繼續加強與江陰、常熟、太倉等周邊城市合作,推出“長三角旅游友城卡”,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