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都說我有領導氣質,帶團隊肯定沒問題。其實如果帶一個有活力的團隊,要什么氣質!好的團隊會抱著團往前沖。
作者:郭哥職場說
文章4600字,閱讀時間7分鐘
目錄:
一、俯下身來忘掉“領導”
二、責任分工要合理,任務指令要清晰
三、解決成員面臨的真問題
四、果斷換掉破壞者
五、激發熱情,獲取成就感
六、不要剝奪假期
2019年5月13公司找到我說:“有一個重點項目,團隊10人負責,遭甲方投訴要求更換項目經理、更換全員。眼下公司缺人,全員更換根本不可能,急需有一個有能力的項目經理去帶隊,扭轉局面,公司考慮選你,收拾一下,明天過去見面”。
我一臉懵圈,這算是個升職 大考驗,如果事成了,一鳴驚人,敗了就是一敗涂地。
這個局,陷我于兩難,好在我這個人一向比較樂觀,會積極正向的看待事物。往面子上考慮,這也算是升職加薪,往深了思考,機會有的時候就藏在危機背后。烏云之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最后我決定放手一搏。
《領導效能訓練》這本書里講到:“領導不等于高高在上,沒有追隨者就沒有領導”。自語領導的人是在拿權力壓迫。要記住,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要做“領導”,就要先俯下身來,贏得尊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1、從業務上,要以身作則贏得尊重
2019年5月14日,我加入團隊。老話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如果你是個新任領導者,其實從上任第一天,所有人都會盯著你。作為我,要想讓他們了解我的一面,首先要在他們面前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因為這是贏得尊重的基礎。
新上任,果然面臨很多工作任務,比如非常重要的方案、策劃等,之前已經完成的也在這家苛刻的甲方極力要求下,隨著上一位離職的項目經理一同作廢。
這個時候,正常情況下,團隊負責人可能會把編寫任務分配下去,然后過程中控制編寫質量,有需要討論的就組織討論,給指導,給建議,像這樣的方案、策劃早在多年前我就已經非常熟練了。
我給自己分配的幾項相對難度高的方案,親自編寫,過程中我邀請團隊所有人員對我的任務成果討論、評審和提建議。因為我畢竟比他們多吃了幾年鹽,從經驗和能力上我有我的優勢和長處,所以這個過程我注意到他們學到了很多。
2、控制好你的情緒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的父母教育孩子會延用上一代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所以你看到,被打著長大的繼續打孩子,被盯著學習的繼續盯孩子。好在這是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信息獲取方式很多,許多父母猛然醒來,下定決定要從教育自己下一代開始改變教育方式。
管理也是如此,我見過很多罵街式的管理方法,我自己的上司也曾在會議室砸碎過煙灰缸。有意思的是,即使很多人不喜歡被罵著管,但他們將來有一天一旦升職做了領導,會照搬這樣管理模式自己也開始罵街。不過好在我猛然醒來,下定決心除非意外,否則絕不會罵街。
剛入團隊的第一周,一次會議中布置工作任務,我當場被剛畢業不久的一個小伙子懟了,他振振有詞的告訴我,分給他的任務量太重。你看,遇到這樣的場景一般很難再愉快的玩耍了,那到底有沒有一個辦法讓我們快速平復心情。
有一個非常好用的情緒管理工具,叫情緒ABC療法。其中,A是誘發事件,B是我的解釋,C是導致后果,拿上面的事件舉例:
A—開會時員工說自己任務量大(誘發事件)
B—他在藐視我不尊重我(我的解釋)
C—當著所有人痛罵他一頓,我和團隊關系變得緊張(導致后果)
你看,如果不是當事人解讀,這根本講不通,即使加上我的解釋,這看起來也是沒有邏輯的。所以這肯定是我的解釋有問題。那我們修改解釋后,是這樣的:
A—開會時員工說自己任務量大(誘發事件)
B—可能是我任務分配不合理(我的解釋)
C—先聽他說完,會后單獨溝通,讓大家知道我不是罵街式的管理模式(導致后果)
情緒猛如虎,就像抽大煙,一旦開始很難戒掉。所以,控制好你的情緒。當你的情緒來襲時,ABC情緒療法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責任分工意味著為每一個普通的員工劃定護城河。優秀的員工不會因為分工而限定自己的發揮,他們會認為崗位要求和分工只是成為一名合格員工的最基本的要求。
一個清晰任務指令,會讓員工事半功倍,減少重復的錯誤,作為管理者也可以最大幾率得拿到最想要得結果。
1、因需設崗,分工明確
一個好的組織和團隊,個人職能邊界應該是模糊的,大家要彼此互補,相互關照,說白了就是伙伴不行自己就得頂的上去。但這要求員工有全局觀,主觀能動性要強,愿意主動承擔任務,所以這個邊界是要員工之間相互協助主動跨越的。
我當時的團隊還做不到,因為當時的團隊還不是“一個好的團隊”。所以明確的責任分工、清晰的任務指令是關鍵!
2、五步法,布置工作任務
在日本,一些大的公司要求領導跟下屬布置工作任務一般要說五遍:
第一遍——管理者:“XXX有一個XXX事情,需要你去完成”。下屬:“好的”。隨即要離開。
第二遍——管理者:請稍等,麻煩你把我說的話重復一遍。下屬:你讓我做一件XXX事,對嗎?
第三遍——下屬:我現在可以離開了嗎?管理者叫住說:別著急,你覺得完成這項工作任務得目的是什么?下屬:讓我完成這項工作任務得目的大概是讓我為項目招標做好準備吧?
第四遍——下屬:我可以走了嗎?管理者:請別著急,你覺得你去做這件事會遇到什么意外嗎?什么情況下你該向我匯報?什么情況下你自己可以決策?下屬:“我覺得大概有這么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我會向你匯報,如果出現第二種情況我自己可以決策,你看行嗎?”
第五遍——管理者:“稍等,你有什么更好得建議和方法來做這件事嗎?”下屬:“我覺得我有這么幾個建議,123。。。”第五遍說完。
你看,這樣布置工作任務,會不會拿到最接近想要得結果呢?向我目前所帶得團隊,處在一個面臨遣散得團隊,最容不得就是重復的犯錯,重復的做。這樣會大大消減團隊的自信心和效能感。所以,五步下達工作任務,事半功倍。
關系好不好找他借一次錢就看出來了,團隊信不信任你,就看你能不能解決他們遇到的根本問題。
1、重要的一對一溝通找到根本問題
為什么要做一對一溝通?作為生涯規劃師,我們都清楚的知道,在和來詢者溝通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問題的背后往往還有問題,困惑的根源可能意想不到。團隊十個人有共性困惑,但更多的是個性化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想了解每一位團隊成員真正的困惑和問題所在,僅靠部門會議是絕對無法了解也無解決的,作為團隊領導者一旦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就急于下刀根除,那最后效果甚微。
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對一溝通了。很多管理者抗拒一對一溝通,要么就是覺得浪費時間,但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方法和溝通話術。通常情況下,我會有一下幾個溝通話術。
1.XXX看你最近接了不少任務,想跟你聊聊最近的工作狀態,也請你放心我們聊天是完全保密的。完全私人聊天,主要想看看最近這個階段工作上有哪些成長,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2.目前的工作中,你對本崗位的要求有沒有哪里不清晰?
3.你覺得自己能力是否可以完全勝任本崗位,需不需再繼續提升?
3.如果需要提升能力,你覺得第一個階段提升到哪個程度?公司有沒有哪個員工你覺得是標準?
4.工作之外還有沒什么想分享的。(前提是你要先分享)
溝通是團隊協作的基礎,只有真正了解每一位員工,才能夠合理規劃團隊目標,因需設崗,制定切合實際成長計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站在對方的角度協助其制定策略
大多數情況下團隊領導者極易給隊員建議,建議不是沒有效果,好的建議也常常助其事半功倍,但不一樣的是,如果一個團隊的領導者直接給自己的隊員建議往往效果甚微,因為他們會有強烈的阻抗,認為你的目的并不是在真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完成你的任務。所以要和對方站在一個角度協助制定策略。
3、保持你的真誠
其實作為團隊領導者,不論你的經驗有多豐富,多老套,總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旦在溝通中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向對方講明,不要藏著掖著。“你的這個問題目前確實不好解決,公司也有公司的規章制度,單憑我們一個小團隊想改制度希望渺茫,這樣,我給你打聽打聽看看公司還有沒有人遇到這樣問題,看看他們怎么解決的”。
你向對方攤牌,問題我可能解決不了,但我會和你一起想辦法,盡可能的幫你,這樣的真誠總比選擇沉默或者畫大餅情況要好的多。畢竟真誠才是溝通的最有效捷徑。
團隊里總是有一些人油鹽不進,任你用盡策略掏心掏肺,畢竟你叫不醒裝睡的人,渡化不了唯利是圖的人。所以手中的權力該使用時果斷使用則為上策,因為你要拯救的是整個團隊。
1、換掉破壞者
在一個團隊里,最大的隱患就是藐視規則的人。這種人務必盡快換掉,不是我殘忍,否則整個團隊都會跟著一起被害死。新的團隊領導者剛上任,最應該的就是趕緊立規矩,獎罰分明,不過這需要一個團隊共同維護,一旦有人破壞規則最好就是當場制裁,立刻更換掉這個人,即使不能當場制裁,也要找個茬把這個人調走,以除后患。
有人可能會說,我心比較軟,人犯錯也不可能一棒子打死,知錯就改,給個機會未嘗不可啊。要我說,你姑息他的錯誤,寄希望于他悔改時,不妨想想支持你的兄弟,和信任你的領導,這群人加起來難道不如一個害群之馬重要嗎?
今天的企業面臨的共性情況,因為很多年輕員工90后、00后,已經很難被工資激勵了。他們需要的是做事有激情、興趣和成就感。尤其在央企最缺的也是這個。
1、讓團隊每一個人獲得成就感
有一種管理者總覺得下屬不給力,做事不利索,與其交給下屬完成,不如自己親自動手,這種萬事親歷親為的管理者,最終因為做了許多下屬該做的事,而必須由他完成的重要的決策性工作反而因此耽誤草草了事。而此時團隊成員會說:“既然你不信任我們,要自己完成,那自己做就好了”。這樣的付出其實換不來任何的理解,功勞沒有,苦勞也沒有。
你如果問現在90后和00后,你需要什么樣的工作,幾乎每個人都會提到“成就感”,的確,成就感是強勁驅動力,要為一個團隊注入新動力,必須要適當的時間讓每一個人獲得成就感。所以,充分信任你的團隊,那些能獲取成就感的工作,讓團隊成員去完成。
對于團隊來說,管理者最大的忌諱就是觸碰員工的核心利益,一個是錢,另一個就是休假。除非主動,否則假都不讓正常休,你還指望怎么帶著大家往前沖!
1、假期是員工的核心利益
剛加入團隊,通過溝通,我了解到,在我來之前,大家普遍沒有正常的休假時間,周末甚至兩天都被剝奪,我意識到第一,可能因為團隊效率低,許多工作不能按時完成職能加班。第二,上一任領導是個控制狂,把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強加于人。
員工在沒有正常的休假時,會把本不應該帶入角色帶入工作。把本不應在職業中產生的期待,帶入職業。他們期待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犯了錯也希望領導包容自己理解自己,團隊中有人犯錯,也最好不要指出,要融洽。
這些扭曲的職業期待,很大原因是把本該回家尋求的理解和包容,放到了工作中。
作為管理者,你連家都不讓他回,活該你要像個保姆照顧孩子一樣,照顧人心情,還要照顧屎照顧尿。
所以,少加班,該有的假期就該休。與團隊見面的第一周,我送給大家的一份禮物,就是周末正常休息。
三個月后,2019年8月,我的團隊第一次收到到了合作方的感謝信和表揚信,文件發至企業,通報表揚,雖榮譽感不一定來自于一紙表揚信,但這意味著一個徹底的轉變和良好的開端。整個團隊雖未因此情緒激動,但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熱情。
半年后,2019年的11月份。我的團隊有一名成員升職加薪,我們找了個燒烤店,大家聊了很多,我能肯定的是,現在這支團隊是一個充滿活力,執行力里暴增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