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喜讀聯語,抄對聯。以下對聯,治學、修身為主。
惟道集虛,好學為福;學知不足,事留有余;讀書必提要,處事在通情;杜門閑客散,開卷古人來;安貧忘歲月,救拙賴詩書;看劍豪生膽,讀書香到心;星稀長練劍夜半每觀書,筆端通造化意表出云霞;翰墨通天地,詩書通古今;有書堆滿案惟德自成鄰,山光清眼界書味潤心田;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尋孔顏樂處,誦左國清芬;慧眼游書海,平心論古人;終身爭一息,每事學三思;詩無入俗句,胸有濟世心;略翻書數則,便不愧三餐;開卷群書雅,揮毫六氣清;暇拈碑帖寫,長起讀書聲;長養浩然氣,靜觀無字書;求學將為致用,讀書貴在虛心;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風采三秋明月文章萬里長江;挾風云于翰墨,羅經緯在心胸;讀書常戒自欺處,勤者不可有閑時;能勤德業惟良友,有益身心在讀書;書法未必全師古,文章重在能通今;風月一庭為良友,詩書半榻是嚴師;追慕古人得雅趣,奇生新意逸高情;無窮詩思窗前草,不了功夫架上書;悅心不厭無名畫,養性唯收有用書;學問多自虛心得,風物長宜放眼量;任事者必以實學,謹言人每有奇文;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天然文吐春云潤,悟后心如秋月高;立志須知三古盛,為書自起一家言;詩篇落處風云動,筆力停時造化閑;考古酌今審時度勢,通中法外舍短取長;賢者不虛生于宇宙,學人常會通乎古今;山水幽深襟懷妙遠,讀書夙好心氣和平;破千重關心懷天下,讀萬卷書志在四方;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境由心造,事在人為;有志肝膽壯,無私天地寬;絕茍且之友,懷檢點之心;立定腳跟樹起脊,展開眼界放平心;心無俗慮精神爽,室有清談智慧開;幾番磨煉方成器,十載耕耘自見功;氣清更覺山川近,心遠愈知宇宙寬;著書豈在求名利,提筆總為益世人;辰上高山觀旭日,暮歸靜室讀奇書;事到盛時須警省,境當逆處要從容;修身豈為名傳世,做事須思利及人;洞悉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誠意待人終有得,平心應事自無爭;所到總能贈閱歷,無求何處不神仙;事不躬行終是幻,書能活用可通神;靜觀世界求一是,誠對蒼生不二心;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讀書要能自出見解,處世無過善體人情;心神欲靜骨氣欲動,腳跟宜定胸懷宜開;處世無奇唯忠唯恕,治家有道克儉克勤;事宜終始毋務多業,任有大小唯其所能;事應多干些辦成一件說一件,錢要少花點省下半分是半分。
這些聯語于修身有價值。我辛苦從書中摘錄,敲入電腦,閱讀者應該三思之,實踐之。對于修道者,這里也有修身經世之智慧,有助于修身養性。這也是我摘錄這些格言聯語的原因。
以忠恕,以感應,以慈悲,根源三教;
為圣賢,為神仙,為菩薩,廟貌千秋。
壽無量,法無邊,無是無非無煩惱;
人有緣,度有難,有因有果有菩提。
大扣大鳴,小扣小鳴,普覺夢中之夢;
一聲一佛,千聲千佛,遙聞天外有天。
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其錄綱紀造化;
上元、中元、下元,一元之氣古今流行。
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皆以無為法;
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都作如是觀。
這些對聯都包含著很深的佛道之理,佛道典故,佛道元素,是經典里的經典。
自作及改前人聯語:
學貫天人際,丹爭日月光。
道貫天人際,丹映日月輝。
身安筑丹基,心閑忘歲華。
丹能換骨無余法,性若尋源有靈根。
雖云智慧生靈府,更需功夫在靜定。
觀心堪遣欲,守道勿羞貧。
文章真處性情見,談笑徹時禪機開。
讀經洞天知道妙,悟禪靜夜啟玄機。
常追真人脫俗氣,細品仙經明本心。
三年靜室修氣脈,一朝玄關啟真機。
煉氣養生得安樂法,明心見性生歡喜禪。
性道在經法深造自得,功德稱善行悲智無窮。
養氣氣浩蕩,觀心心坦然。
收心求真樂,放眼得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