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稱,其禍必酷;能不稱,其殃必大。
佳句
這些年,我們發現了一個很可怕的現象: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死了;
有的人一夜暴富,接著就出了車禍;
很多明星、企業家,名利雙收后,卻突然跌下神壇,銷聲匿跡;
......
這是為什么呢?
歸根結底,就四個字:德不配位。
人這一生,凡事都有其規律可循,一旦德不配位,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古人講:“德不稱,其禍必酷;能不稱,其殃必大?!?/span>
有德無才,未必沒有福運;有才無德,絕對會招惹禍患。
一個人的名聲,千萬不能大于自己的本事,否則就是名不副實,欺世盜名。
從前,有一將軍,戰場上披荊斬棘、從無敗績,建功無數。
將軍的功績聲名遠揚,鄰國的國王以賞封地為由,將這位將軍請到了自己的國家效力。
短短兩年,將軍征戰沙場,憑功封王,飛黃騰達。
國王贊嘆不已,也很重用他,將軍身邊也充滿了奉承巴結的人,漸漸的變得自大起來。
將軍甚至要求國王給自己封地,要自立為王,國王即使心中不愿,但也無可奈何,答應了將軍的要求。
之后,將軍但凡攻占一國,便據為己有。百姓對將軍的擁戴甚至超過了國王。
久而久之,國王擔心將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命人暗中殺害了將軍。
古往今來,這樣的悲劇數不勝數。
當一個人的本事配不上自己的名聲時,便意味著他在透支自己的福報,在消耗自己的好運,當一個人的好運被透支完畢,災難自然就來了。
因此,在名聲不斷提升的時候,要不斷修煉自己的本事,任何事物都是講究平衡的,只有名聲與本事相匹配,才能德才兼備。
古語云:“官而無德,貴如朝露?!?/span>
地位尊貴的人,若是沒有好的德行,即便擁有的再多,也會同露水一般消散,難以長久。
董卓就是最好的印證。
東漢末年,朝廷大亂,董卓帶人制服所有叛黨,救了圣駕,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他位高權重、兵力雄厚,立了劉協為帝,從此,連皇帝都要聽他安排。
從此,董卓更是有恃無恐,胡作非為,濫殺無辜,可謂是只手遮天。
他帶人強搶民女,只要有人反對,便視為亂臣賊子,施以暴行,雖然百姓誠惶誠恐、怨聲載道,但也無濟于事。
后來,眾人深惡痛絕,合力討伐董卓,就連義子呂布也忍無可忍參與其中。
最終,董卓死于呂布之手,當他死后,百姓歡呼雀躍、紛紛慶祝。
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span>
德行不夠,即使身處高位,也只是曇花一現,站的越高摔得越慘。
人無德必遭災,你用地位權利得到的一切,都會隨德行不夠而失去。
說到底,你的德行,就是你為自己積攢的福報,德行好,才能走的長遠,福報才能常伴左右。
財富不能大于認知
《了凡四訓》中講:“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一個人的福德有多大,承擔的財富就有多大。
人若有德,財運自來,人若無德,錢財散盡。
明代有個窮書生,做夢都想一夜暴富。
一日,外出求學,偶然救了一位老人,將其安全送回家中。
事后才知:老人是當地最為有名的富商,便給了他黃金百兩作為感謝。
瞬間暴富的書生將學業擱置一旁,回家買地蓋房、把家里裝扮的富麗堂皇,還雇了幾個下人來伺候自己。
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整日無所事事,沾染了許多惡習。
結果在一次賭約中,將全部家當都賠了進去,還欠了一屁股外債。
為了躲避債務,四處躲藏,可還是沒有逃脫債主的魔爪,最終因還不起錢,被活活打死。
老話曾說:“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而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而殘身?!?/span>
有德行的人,把金錢當做工具,成就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而無德的人,即便腰纏萬貫,也會被財富反噬,成為金錢的奴隸。
人能不能獲得財富是一回事,能不能駕馭得了所擁有的錢財是另一回事。
駕馭不了自己認知以外的財富,意外之財就會變成意外之災,天上掉的餡餅,就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欲望不能大于能力
《道德經》中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世間紛繁,充滿了誘惑,欲望也在無止盡的膨脹。
欲望是罪惡的根源,人活一世,最大的災難便是貪婪無度。
90后女孩沐琳,上大學后,看到同學穿名牌、買奢侈品,十分羨慕。
開始變著法向家里要錢,可是家境本就不富裕,父親重病在身,家中用錢的地方還很多。
沐琳沒有就此罷休,開始從各種借款平臺借錢。
心安理得的滿足著自己的虛榮心,追求那所謂的高檔生活,別人有的她一定要有。
可借錢的代價卻無比慘痛,巨額的欠款拖累了整個家庭,連父親看病的救命錢都拿來還錢,可還遠遠不夠。
母親不堪重負,將她趕出家門,從此斷絕了母女關系。
走投無路的沐琳在一個暴雨的夜晚,選擇輕生,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很多人都在無止盡的滿足自己的欲望,貪圖享樂、生活奢侈,卻不知道提升自己的能力與品行,若是這樣,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欲望壓垮。
人人都想過好的生活,這本身沒有錯,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貪欲,終將要自己買單。
當能力撐不起欲望時,要學會給自己做減法,更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來過想要的生活。
生而為人,可以平凡,但不能沒有底線和良知。
▽
《道德經》中講:“天之道,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span>
你所獲得的每一分錢,都與你的人品、德行和能力保持平衡。
若是金錢權利超過了你的品行和能力,那么兩者便會失衡,災禍就會隨之而來。
只有德行美好的人才能真正駕馭財富,千金之人必有千金之軀。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