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法及順序
刮痧適應癥、慎用癥與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一、刮痧適應癥
刮痧療法臨床應用廣泛,適用于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和各系統疾病,如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刮痧療法不但適用于疾病的治療,還適用于預防疾病和保健強身。
1、呼吸系統疾?。喝绺忻啊⒖人?、氣管炎、哮喘、肺炎等。
2、消化系統疾?。喝缥覆 ⒎次?、呃逆、吐酸、嘔吐、急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膽道感染、腸道預激綜合征、便秘、腹瀉、腹痛等。
3、泌尿系統疾?。喝缑谀蛳到y感染、尿失禁、膀胱炎等。
4、神經系統疾?。喝缪?、失眠、頭痛、多汗癥、神經衰弱、憂郁癥、坐骨神經痛等。
5、心血管系統疾?。喝缧募隆⒏哐獕旱?。
6、運動系統疾?。喝珉烨恃?、腕管綜合征、網球肘、落枕、肩痛、肋間神經痛、腰痛、肥大性脊柱炎、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纖維炎、梨狀肌綜合征等。
7、婦科系統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期發熱、經期頭痛、經前緊張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產后缺乳、急性乳腺炎等。
8、五官系統疾?。喝缪劳础⒀屎砟[痛、急性鼻炎、鼻衄、耳鳴、失音等。
9、內分泌系統疾?。禾悄虿〉?。
10、其他:如中暑、水腫、保健等。
二、刮痧療法慎用癥和禁忌癥
刮痧療法盡管可以用于多種病癥治療,但它也有慎用癥和禁忌癥。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忌用本法治療或慎用本法治療。如血小板減少性疾病,過敏性紫癜癥、白血病等,不宜用瀉法刮療,宜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手法刮療。
2、凡危重病癥,如急性傳染病、重癥心臟病等,應立即住院觀察治療。如果沒有其他辦法,可用本法進行暫時的急救措施,以爭取時間和治療機會。
3、新發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須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刮療。外科手術疤痕處亦應在兩個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后,疤痕局部處慎刮。
4、傳染性皮膚?。喝绨X腫、癰瘡、瘢痕、潰爛、性傳染性皮膚病及皮膚不明原因的包塊等,不宜直接在病灶部位刮拭。
5、年老體弱者、空腹及妊娠婦女的腹部、婦女經期下腹部,女性面部忌用大面積瀉法刮拭。
6、對刮痧恐懼或過敏者,忌用本法。
7、孕婦、婦女經期,禁刮下腹部及三陰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且刮拭手法宜輕,用補法。
三、刮痧療法的注意事項
(一)術前注意事項
1、刮痧療法須暴露皮膚,且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響刮痧療效,而且易引發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選擇一個好的治療場所,空氣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風,夏季不可在有過堂風的地方刮痧。盡量少暴露皮膚。
2、選擇舒適的刮痧體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暈刮。
3、刮痧工具要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須仔細檢查刮痧工具,以免刮傷皮膚。
4、施術者的雙手也應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釋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識,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暈刮。
6、勿在病人過饑、過飽及過度緊張的情況下進行刮痧治療。
(二)術中注意事項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勻,以求忍受為度,達到出痧為止。
2、嬰幼兒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輕。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服用激素類藥物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不易出痧;陰經較陽經不易出痧;室溫低時不易出痧。
4、刮拭過程中,要經常詢問病人感受。如遇到暈刮,如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或血壓下降、神志昏迷時應立即停止刮痧。撫慰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臥,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如仍不緩解,可用刮板角部點按人中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后局部水腫。對百會穴和涌泉穴施以瀉刮法?;颊卟∏楹棉D后,繼續刮內關穴、足三里穴。
(三)術后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體內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飲溫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療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
3、對于某些復雜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療,更應配合其他諸如藥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全息刮痧理論
按生物全息理論選區配穴,進行刮痧治療的方法叫全息刮痧法。在刮痧療法中,運用生物全息理論對局部器官的不同的區域進行刮拭刺激來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又可通過在刮拭過程中所發現的敏感點和出痧形態,察知內臟健康損害的部位和程度。
什么是全息理論呢?全息是全部信息的簡稱,指客觀事物的具體表現。全息現象的發現是1948年,物理學家蓋柏和羅杰斯發明的一種新的照像技術,能拍攝到物體的全方位的立體影像,而且底片的碎片仍能顯現物體原像,這種局部包含的全部信息就是全息現象。
局部包含整體的全息現象廣泛存在于生物體中。如月季花的一個枝條就能繁育成一棵新的月季花;雞蛋能夠孵化成為小雞。動物的受精卵能發育成一個新生命;植物的一個枝條和動物的一個細胞雖然看不到整體的縮影,卻包含了整體的全部信息,這是生物體局部和整體之間存在的普遍規律。這種規律就是生物全息律。這也正是全息刮痧的理論基礎。
在局部器官中,與同名臟腑器官名稱相對應的位區就是這個臟腑器官的全息穴區。
(一)頭部全息刮痧診療
頭部刮痧是通過刮拭頭部的穴區來調節人體整體機能治療全身(包括頭部)性病癥。頭部刮痧是將經絡學說結合現代醫學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運用人體全息理論,在其頭部與發根部位(頭皮)相應的刺激區進行刮拭,以治療全身疾病。刮拭頭部刺激區的定位,大多是將大腦皮質功能區各自在頭皮上的投影區,定為不同的刺激區。有一部分刺激區分布在額前,它們和人體的臟腑器官相應,其定位是根據刺激額前某些區域可在軀體相應部位出現感應,并對相應的內臟器官產生一定的治療作用。反之,人體內某些臟器有病,在額前某些區域也能出現異常反應,故將這此區域定為某臟器刺激區。(附頭部全息刮痧選區示意圖8-1)
(二)脊背部全息刮痧診療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于背部第一側線(距后正中線1.5寸),分布有五臟六腑的背俞穴。即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膽俞穴、大腸俞穴、小腸俞穴、厥陰俞穴、胃俞穴、膀胱俞穴、三焦俞穴、多用于治療和診斷相應臟腑的相關病證。另外,傳統“華佗夾脊穴”(從第一頸椎到第四骶椎棘突下旁開0.5寸),可治療相應節段的臟腑器官疾病。有人在前人基礎上,又發明了椎旁穴全息診療,即所有穴位均分布于后正中線旁開1寸的側線上,上自第四頸椎棘突下平面起,下至第一骶椎棘突下平面上,其中第7頸椎無相應椎旁穴,故雙側共42穴。
椎旁穴主治:
(1) 頸旁穴:主治頸部、上肢疾病。
(2) 胸旁1-6:主治肺、胸廓的疾病。
(3) 胸旁7-8:主治肺、胃等疾病。
(4) 胸旁9-12:主治腹腔內臟病。
(5) 腰旁1:主治腸道系統疾病等。
(6) 腰旁2:主治膝關節痛及酸軟無力。
(7) 腰旁3-5:主治下肢疾病。
(8) 骶旁穴:主治婦科、泌尿系統、下肢疾病。
夾脊穴主治:
(1) 頸1-頸4夾脊穴:主治頭部疾病。
(2) 頸1-頸7夾脊穴:主治頸肩部位疾病。
(3) 頸4-胸1夾脊穴:主治上臂麻木、癱瘓、疼痛等。
(4) 頸3-胸9夾脊穴:主治喘、咳嗽、胸痛等病。
(5) 胸5-腰4夾脊穴:主治肝炎、脅肋痛、胃痛、嘔吐、膽絞痛、膽道蛔蟲癥等腹腔內臟病。
(6) 胸11-腰5夾脊穴:主治腰骶部疾病。
(7) 腰2-骶2夾脊穴:主治下肢疾病。
(8) 腰1-骶4夾脊穴:主治腰骶部病變與盆腔內臟病。
三、掌全息
在手背第二掌骨靠近拇指側有一槽狀弧形區域,此處反應敏感,用刮痧板刮壓此處,可有酸、麻、脹、痛的感覺。第二掌骨內側靠近指端(遠端)是頭穴,靠近腕骨端是足穴,然后在這兩穴之間的連線上逐次平分,頭穴與足穴的中點是胃穴,胃穴與頭穴的中點是肺心穴,胃穴與肺心穴的中點是肝穴。從手背上看,第二掌骨可分為4段,即頸、胸、腰、骶。(見圖8-2)
頭部以及位于頭部器官的疾病可以取頭穴,頸項及位于頸部的器官的疾病可以取頸穴,肩、上肢、肘、手、腕、氣管中段、食道中段的疾病可以取上肢穴,肺、心、胸、乳腺、氣管下段、食道下段、背部的疾病可以取肺心穴,肝、膽的疾病可以取肝穴,胃、脾、胰的疾病可以取胃穴,腎、小腸、大腸的疾病可以取腎穴,下腹、子宮、直腸、二陰的疾病可以取腹穴,腿、膝的疾病可以取腿穴,足、踝的疾病可以取足穴。
另外,還有耳部全息刮痧,足部全息刮痧,手部全息刮痧法等。
刮痧取穴規律及配穴方法
一、選穴原則
(1)局部取穴
即在受病的臟腑、器官、肢體的部位,就近選取腧穴進行刮痧。例如腎病取腎俞穴、志室穴;肩病取肩髃穴、臑俞穴;面頰病取顴髎穴、頰車穴、口齒病取大迎穴、承漿穴等。此法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既可單取一經,亦可數經同用,旨在就近調整受病經絡、器官的陰陽氣血,使之達到平衡。
(2)遠部取穴
亦稱遠道取穴,即在受病部位的遠距離取穴治療,此法在具體應用時,有本經取穴和異經取穴之分。
①本經取穴:當診斷病變屬于何臟何經之后,即可選取該經有關部位治療。例如脾病取太白穴、三陰交穴、急性腰痛刮委中穴,肺病刮太淵穴、魚際穴等。
②異經取穴:許多疾病的病理變化,在臟腑與臟腑之間,往往是彼此關聯,相互影響的。因此治療必須統籌兼顧。例如,嘔吐屬胃病,當取中脘穴、足三里穴。若由肝氣上逆導致胃氣不降而嘔吐者,則當同時取太沖穴、肝俞穴平肝降逆,使胃不受侮,而嘔吐可平。異經取穴法在處理錯綜復雜病例的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
(3)對癥選穴
針對個別癥狀的治療措施,一般屬于治標的范疇。例如大椎穴退熱、神門穴安神,關元穴溫陽等等。個別癥狀的解除,可以為治療本創造有利條件。應用時根據病情的標本緩急,適當地采用對癥選穴,是刮痧治療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4)痛點選穴(阿是穴)
即選取壓痛點進行刮痧。臨床上應用壓痛點治療擊仆、扭傷、痹證等疼痛,均有較好的效果。
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是在選穴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各種不同的病癥的治療需要,選擇具有協調作用的兩個以上的穴位加以配伍應用的方法。
(1)前后配穴法:應用時先以手在胸腹部探明痛點,然后向背腰部劃一平行弧線直對痛點,對此二點進行刮拭。此法多用于胸腹疼痛疾患,例如胃病疼痛者,腹部可取梁門、背部可取胃倉。
(2)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上下配穴法,臨床應用最廣。例如胃病,上肢取內關穴、下肢取足三里穴;咽喉痛、牙痛,上肢取合谷穴,下肢取內庭穴等。
(3)左右配穴法:這是以經絡循行交叉的特點為取穴依據的。此法多用于頭面部疾患。例如:左側面癱取右側的合谷穴,右側面癱取左側的合谷穴;左側頭角痛取右側的陽陵泉穴、俠溪穴,右側頭角痛取左側的陽陵泉穴、俠溪穴。又因經絡的分布是對稱的,所以臨床對于內臟病證的取穴,一般均左右同用,以加強其協調作用。例如胃病取兩側的胃俞穴、足三里穴。此外,亦有舍患側而取健側者,例如偏癱、痹痛等,用此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4)表里配穴法:本法是以臟腑經脈的陰陽表里的關系為配穴依據的。即陰經的病變,可同時在其相表里的陽經取穴,陽經的病變,可同時在其相表里的陰經取穴。如胃痛,可取足陽明胃經穴,配以足太陽脾經穴。
(5)遠近配穴法:是選穴原則中的“近部選穴”與“遠部選穴”配合使用的方法。例如胃病取中脘穴、胃俞穴等為近取法,取內關穴、足三里穴、公孫穴等是遠部取穴法。
三、特定穴的應用
    1.五腧穴:是指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以下井、滎、俞、經、合五類腧穴的簡稱,是十二經脈氣出入之所。“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2.募、俞穴:募穴是五臟六腑之氣匯集在胸腹部的腧穴,是陽病行陰的重要處所;俞穴是臟腑之氣輸于背部的腧穴,是陰病行陽的重要位置。募穴和俞穴與各自所屬臟、腑有密切關系,在臨床上每一臟、腑發生病變時,即可取其所屬的募穴、俞穴進行治療。
3.原穴:原穴是臟腑的原氣輸注經過留止的部位,五臟有疾取之原穴。
4. 絡穴:絡穴是絡脈由經脈別出部位的腧絡穴,也是表里兩經聯絡之處,故表里經病變取絡穴。
    5.八脈交會穴:是在四肢部有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腧穴,具有主治奇經病癥的作用。
    6.八會穴:是指人體氣、血、筋、骨、髓、脈、臟、腑等精氣聚會處的八個腧穴,每穴均能治療有關組織、臟腑的病癥,如筋病取筋之會穴陽陵泉,脈病取脈之會穴太淵等。因此臨床上有關以上各病癥,都可取其會穴進行治療。
7.郄穴:郄穴是經脈之氣深聚部位的腧穴,共計十六穴,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各經的急性病癥,如急性胃脘痛可取胃經的郄穴梁丘等穴。
    8.下合穴:是指六腑經脈合于下肢三陽經的六個腧穴,在臨床上,按照疾病所屬不同的六腑,即可采用所屬相應的下合穴治療,如若大腸有病,即可取上巨虛治療。
9.交會穴:是兩經或兩經以上經交叉、會合部位的腧穴,在臨床上這類腧穴可治療所交經脈的病證。
五、刮痧療法的必選腧穴
1.全身疾?。捍笞?、足三里。
2.呼吸系統疾病:風門、肺俞、膻中。
3.循環系統疾病:心俞、厥陰俞、脾俞、神道、巨闕。
4.消化系統疾?。焊斡?、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膽俞、中脘、上脘、天樞。
5.泌尿系統疾?。浩⒂帷⒛I俞、膀胱俞、中極。
6.內分泌系統疾?。悍斡?、心俞、腎俞。
7.神經系統疾病:心俞、肝俞、腎俞、神道、靈臺。
8.腦血管疾病:心俞、神道、靈臺。
9.運動系統疾病:腎俞、脾俞、肩髃、肩貞、肩中俞、肩外俞、環跳、殷門、伏兔、風市。
10.皮膚疾病:風門、肺俞。
感冒
[概述]  感冒系因外感風邪或時行病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咳嗽、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多,輕者稱“傷風”,重者稱“重傷風”,若同時在某一地區流行“病無長少,率近相似”則稱“時行感冒”。
[病因病機]
1、風邪:感冒主要病因是風邪“風為百病之長”,“風者百病之始也”,風為六氣之首,因而外感之病以風為先導,風邪引起感冒的發病特點,與氣候驟變,淋雨受涼,出汗后傷風等有密切關系,氣候突變、冷熱失常,溫差增大等,皆可使本病的發病率增加,風邪侵襲人體,往往單獨傷人,而在不同季節,常兼挾其他當令之時氣,相合致病。由于臨床上以冬春兩季發病率較高,故而以挾寒、挾熱為多見而成風寒、風熱之證,此外還有非時之邪傷人,非時之邪指非時而有其氣之氣候反常而言,由于四時六氣反常,太過或不及而傷人致病。
2、時行病毒:主要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時行疫邪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多由四時不正之氣,天時疫疬之氣流行而造成。《諸病源侯論·時氣病諸侯》:“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即指此而言。
[證候特征]
感冒常以風邪兼挾寒熱而發病,因此臨床上應首先分清風寒,風熱兩證。二者均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頭身疼痛等癥,其不同之處:風寒者,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風熱者,發熱重、惡寒輕、有汗鼻流濁涕、口渴、舌苔薄黃、脈浮數。此外還有在夏天以發熱汗出熱不解,頭昏脹重,胸悶泛惡苔黃膩,脈濡數為癥狀的暑濕證。
[治療]
1、風寒證
取穴:風池、大椎、風門、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刮拭順序:先刮后頭部風池,再刮頸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瀉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方義:寒邪外束,用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交會穴之風池可疏風散寒;督脈之大椎穴可退熱;刮拭中腑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屬俞幕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刮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氣;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熱止疼痛。
2、風熱證 
取穴:曲池、尺澤、外關、合谷、風池、大椎
刮拭順序:先刮后頭部風池,再刮頸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內側曲池、尺澤,最后刮外關,合谷。
刮拭方法:瀉法  大椎重刮或放痧
方義:風熱犯表,肺受灼,清肅失司故取手太陰肺經的尺澤清肺止咳利咽,曲池、大椎、外關解表瀉熱,大椎重刮以瀉熱邪。
3、暑濕證
取穴:孔最、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溝、膻中
刮拭順序:先刮胸部的膻中,再刮腹部中脘,然后上肢內側孔最,刮拭上肢外側支溝和合谷,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平補平瀉。
方義:暑濕傷表,肺衛不和故取孔最、合谷宣肺解表;暑濕內蘊,升降失權故取中脘、足三里和中健胃,化濕降濁;膻中可理氣化痰,解胸悶;支溝可調三焦氣機,祛暑化濕。
咳嗽(支氣管炎)
[概述]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肅,肺氣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本癥有外感和內傷之分即急性與慢性之分,咳嗽也稱支氣管炎。
[病因病機]本病有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
[證候特征]外感咳嗽,即急性咳嗽,除咳嗽主癥外可兼見表癥,若調治失當可轉為慢性咳嗽,內傷咳嗽是肺系多種疾病遷延不愈導致肺臟虛損,氣陰兩傷肅降無權而為咳,內傷咳嗽經久難愈,感受外邪亦可急性發作。
[治療]
1、急性咳嗽
取穴:大椎、風門、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沖
刮拭順序: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風門、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沖。
刮拭方法:瀉法、太沖、肺俞可放痧。
方義:大椎為諸陽經交會穴,可疏泄陽邪而退熱;肺俞、中府相配可調補肺氣,止咳化痰;風門主上氣喘氣;膻中理氣化痰,止咳平喘;太沖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熱宣肺,治療咳嗽喘疾。
2、慢性咳嗽
取穴:大椎、風門、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腎俞
刮拭順序: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風門、肺俞、身柱、腎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補法。
方義:大椎為諸陽經之會可疏泄陽邪而退熱;中府與肺俞相配,可調補肺氣,止咳化痰;風門主上氣喘氣;膻中可理氣化痰,止咳平喘;身柱與肺俞相配可清熱宣肺治療咳嗽喘疾;腎俞治咳喘少氣。
哮喘
[概述] 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以突然發作、呼吸喘促、喉間哮鳴有聲,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疾病,本病分發作期和緩解期,病位主要在肺與脾腎有密切關系。
[證候特征]
哮喘以突然發作,呼吸困難,喉間哮鳴音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為特征,發作期除上述表現外多惡寒發熱,喘急,緩解期可伴有脾腎虛弱癥狀如面色白光    白,神疲乏力,心悸氣短等癥狀
[治療]
1、發作期
取穴:大椎、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及前胸、尺澤、曲池及上肢內側、列缺
刮拭順序:先刮頸部大椎,背部定喘、肺俞,然后刮天突、中府、膻中及前胸,再刮上肢內側,重刮尺澤、曲池,最后重刮列缺
刮拭方法:瀉法
方義:大椎、曲池疏表散熱,定喘穴為治療哮喘經驗效穴;肺俞、列缺、尺澤可宣肅手太陰肺經經氣;中府與肺俞為俞募配穴可調補肺氣止咳化痰。
2、緩解期
取穴: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志室及腰部、太淵及前臂內側、足三里
刮拭順序:先刮背部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志室及腰部,再刮前臂內側重刮太淵,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刮拭方法:補法
方義:定喘穴為治療哮喘病的經驗效穴;風門主上氣喘氣;肺俞可調解肺氣、脾俞、腎俞可補脾腎之氣,治療脾腎虛弱;志室可補腎益精,強壯腰膝;太淵為交會穴,可以宣肺止咳;足三里為胃經合穴可調理脾胃。
治療方法:取水牛角制作的刮板1塊,刮痧活血劑1瓶。刮背部  先頸椎,順督脈向下由大椎刮至腰骶部,再刮督脈旁側的膀胱經,其中治喘、肺俞、氣喘、志室穴加重,出痧為止。刮前胸  天突穴以角點刮30次,任脈由上而下刮,膻中穴加強。然后由內向外橫式刮法,每一個肋間隙刮30次左右,中府、俞府穴加強。
雙上肢陰側  肺經、心包經、心經,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
雙上肢陽側  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由上而下刮30次,不一定出痧。
雙側足三里重刮30次,不出痧。
W-S紅外頻譜治療儀向天突、中府及治喘、肺俞等穴位各照射20分鐘。治療結果:9例患者中,7例成人患者配合較好,近期療效顯著。患者自述每次刮痧完畢,緊閉發悶的胸部有一種被完全敞開的痛快和輕松感,并有一股熱流在體內奔涌,十分舒服。治療前每夜需服藥后才能入睡的,刮痧后1~3天內可以免去以上治療而安然入睡。其中1例病程23年,堅持刮痧治療7個月,每星期刮1次,完全控制了哮喘的發作,不需服藥,安度冬春季節交換最易發作的階段顯示出良好的遠期療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刮痧有什么好處?
體檢正常=健康?體檢查不到的盲區,自己就能找到!
人體經絡穴位系統知識
原穴、絡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脈交會穴的介紹
三伏刮痧拔罐防治肺系疾病
特定穴 特殊治療作用的穴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越西县| 新丰县| 和田县| 仁寿县| 库尔勒市| 兰考县| 璧山县| 曲阳县| 商城县| 武清区| 通榆县| 即墨市| 南澳县| 景东| 宜城市| 富平县| 肃宁县| 浙江省| 绥棱县| 淮安市| 保康县| 白银市| 维西| 察哈| 秭归县| 太谷县| 井冈山市| 龙胜| 朝阳市| 鱼台县| 凯里市| 东方市| 河东区| 赣州市| 永安市| 杨浦区| 鸡东县| 盘锦市| 遂川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