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用心審視自己的孩子時,眼神中一定充滿了自豪和期待。看著自己的孩子進步、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每一個父母的內心都會產生很多遐想。自己的孩子將來長什么樣?會找什么工作?能有多大成就?每一個話題都讓父母關心。當然,家長最期待的,還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然后取得一番成就。
我們都重視教育,而且格外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這種想法很正確。因為對于每一個孩子而言,讀書是最公平的一次競爭。雖然學歷和成績不能決定將來的成就,但是如果你在求學期間表現突出,那么將來就多了一些選擇和機會。
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出息,于是格外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教育上的投資也是巨大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其實學會逼孩子做這3件事,孩子也許更能成功。從某種層面上說,這比關注孩子的成績要管用。
1.逼孩子學會自律
什么是自律?很多家長對這個詞語幾乎沒有概念。簡單的說,自律的孩子能夠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甚至是想法,他們懂得克制、懂得堅持,更懂得讓自己免受環境和他人的負面干擾。
我們發現,那些有較大成就的人,他們的性格千奇百怪,人生經歷也各不相同。他們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成功方式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懂得堅持、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同時,他們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質疑和負面內容影響。
讓孩子更加自律,他在小時候就懂得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長大之后,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地點,他都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應該做。而對于將來的每一小步,他都會用心規劃,并且堅持不懈。
2.逼孩子保持樂觀
我們發現,每個孩子的心態和性格都是不一樣,有的孩子內向沉穩、有的孩子孤僻寡言、有的孩子大方可愛、有的孩子外向招搖。我們更喜歡那些自信樂觀的孩子,因為他們總是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
如果孩子性格不是太好,家長就要通過陪伴、開導、轉變教育模式等技巧來慢慢改變孩子的性格。那些有較大成就的人,一定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待,并且用樂觀的心態迎接明天。
3.逼孩子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失敗可怕嗎?當然可怕,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之前的付出沒有結果。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發現失敗并不可怕。因為每一次失敗都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在今后懂得如何規避風險。
在孩子遭遇失敗之后,不要著急批評和責罵。該有的懲罰和教育要有,但是更多的,我們要“逼”孩子學會從失敗中站起來,并且盡快總結經驗。
結語:培養一個孩子真的不容易,每一個細節都要需要我們的付出和關注。而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需要注意更多的細節、用更高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和教育孩子。想讓孩子有出息,不妨逼他學會做這3件事。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