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字8圖,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在人們漸漸習慣于媒體鼓吹“就業難”,同事抱怨“薪酬低”的同時,“自主創業”這個新興而特殊的群體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有夢想的現代青年都有創業的激情和動力,都希望能通過自己創業、辦公司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不用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掙錢,創業代表了一種就業趨勢,更體現了當代人向往并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常言道:寧可做生意一月賺1000元,也不打工一月賺3000元!
創業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其中夾雜著錯綜復雜的因素,創業者面臨的風險與機會并存。雖然人人都可以投資創業,但只有少數人可以取得輝煌的成就,而有更多的人是一無所獲。可見,成功的創業是相似的,失敗的創業各有各的不同。創業者要避免失敗,使生意興隆,其中大有學問。
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優秀的傳統之一。
孔子曰:“誠者,乃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知其可”。
韓非子曰:“巧詐不如拙誠”。
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不做假秀才·,寧為其自丁”。
季布一諾勝過千金,商鞍變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更是一個創業者不可缺少的素質。
有人說做生意主要依靠關系,關系就是人脈,而人脈就是錢脈。如果你有錢脈,為什么要擔心創業不成功呢?但如何建立牢靠而龐大的人脈呢?誠實守信是人格魅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與員工溝通需要誠實守信,否則,誰會相信你,他們又怎么能為你工作?與客戶溝通需要誠實守信,否則,客戶怎么能信任你的產品,誰敢買你的產品?與合作伙伴交流需要誠實守信,否則,誰能相信你?誰敢與你做生意呢?因此,誠實守信是創業的根基。
臺灣首富王永慶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一諾千金的處世原則,這使得公司越做越大。“溢價退款案”體現了王永慶的誠信和品質,至今仍被“臺塑”股東們交口稱道。
1973年臺塑公司處理的溢價退款案證明了王永慶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為了擴建廠房,臺塑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不得不增資擴股,并承諾以每股250元的價格出售增資股。這個消息讓投資者非常高興。他們認為這是有利可圖的,所以他們投資股票。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順利。受石油危機的影響,臺塑的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974年,股票價格跌到每股238元,股票市場上開始躁動。股東們在股東大會上,希望“臺塑”能夠彌補承銷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事實上。如果王永慶不同意,即使股東訴諸法庭,他們也贏不了。因為投資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但此時,王永慶向股東承諾,如果6月30日的收盤價不超過244元,“臺塑”將彌補差額。結果,6月30日的收盤價只有202元,王永慶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每股回報42元。結果,公司損失了4000萬元。很多人都說他傻,但王永慶說:“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要著眼長遠。”雖然公司暫時受損,但贏得了一個難以買到的聲譽。”
王永慶信守諾言的名聲不僅在臺灣廣為流傳,而且在世界上也聲名遠揚。正是這個事實使他的生意越來越大。
如果物質形式的產品有生命周期,那么誠信的吸引力就是無限的。誠信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比有形資產更難積累。但其效果穩定持久。有了誠信這類特殊屬性的保證,企業可以更容易地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抓住一個新的機會,贏得一個新的客戶,或者進行融資并購,繼續贏得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任。
綜上所述,誠信是無價的、寶貴的、無形的資產。“誠信為本、操守為重”應該是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不能忘記的準則。在現在的信息時代,一切事實都暴露在陽光下等待檢驗,客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過去,如果顧客對一家公司的服務不滿意,他只能告訴身邊的親戚朋友,但是現在他可以通過互聯網告訴全世界。因此,一旦一個創業者失去了他的誠信,這意味著他已經失去了創業的基礎,再無安身立命之地。
事物一直在發展和變化,性格也是可以改變的。每個人都能克服性格缺陷,克服性格弊端,改變性格類型,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有素質缺陷的人,如果走上了創業的道路,不回頭,學會在控制自己的同時重用人才,用別人的智慧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創業還是會成功的。
想要創業的朋友們,現在是否對創業的門道,有一定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