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預報稱,一股強冷空氣近日席卷我國大部分地區,將有大幅度降溫;最低降溫幅度可達14°C。看來,我國北方即將進入0°C以下的寒冬。0°C以下的水要結冰,因此把0°C稱為冰點。國內外大量資料表明,在冰點以下的氣候條件下,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會明顯增加。
為甚麼?
心肌梗塞是心臟的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腦血栓石腦動脈血栓形成,兩者都屬于血栓病。德國著名病理學家威爾嘯(Wirchow)指出,血栓的形成決定于血管、血液和血流三大因素。在冰點以下條件下,機體受寒冷刺激,冠狀動脈和腦動脈都發生痙攣性收縮,是動脈管腔變細,這是血栓形成的血管因素;此外,冰點以下的寒冷情況下,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腎上腺素、5羥色胺分泌增多,血液中纖維蛋白原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這是血栓形成的血液條件;血液稠,血管細,血流速度就慢,遇到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壁,自然就容易形成血栓了。
如何應對?
寒流侵襲時,首先要注意保暖。室溫調節到18~24°C;最適于人生活的溫度,是人體體溫37°C的黃靜分割點——22,8°C。室內外溫差大時,出門隨時加衣服。寒流侵襲時,不宜晨練;平時晨練,已在太陽升起之后。其次,原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者,寒冷時一定要及時作相應治療;而且堅持服阿司匹林做預防。再者,警惕不翁定型心絞痛、一過性腦缺血發作,一經發現,立即控制。還有,要有適當的體育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打羽毛球、跳繩等。保證充分休息、充足睡眠,情緒樂觀,不過勞。多喝水,多吃青菜與水果。
氣溫到冰點以下,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應當警惕,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