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評判電影質量高低的一個關鍵因素來自于排片率,也就是影院安排影片場次的比例,高排片率的電影自然而然就能獲得更高的票房。當你發現想看的電影,在同一天同一家電影院當中占據了很多場次,就證明這部影片在前期已經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贏得了觀眾的歡迎。
今天我們就具體來為大家總結一下,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電影的排片率吧!
首先對排片率造成根本影響的,還是老生常談的口碑,也就是影片的質量,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好的作品經過大浪淘沙之后,一定能被篩選出來并且得到重視。
其次,演員陣容仍是絕大多數院線在排片過程中最為看重的,實力演員、明星大腕有足夠的粉絲基礎,繼而可以保障電影的高票房。
最后便是是一部影片實際的宣發效果和投遞效果,在預售階段的表現、影片受眾是否廣泛、觀影門檻等因素也會對排片率造成影響。
具體到某一影城,排片經理則會依舊過往經驗,以及對影城相對固定用戶的習慣來決定排片情況。當然,影片上映后的售票情況、各平臺分值、口碑情況等也會讓其每天更新排片場次。
國產片排片率突破40%的影片,大多故事內容通俗易懂且能戳中觀眾的共鳴點,例如《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飛馳人生》等影片。換言之,這類影片之所以目前擁有較大市場份額,從其固定模式來看:“優質演員+通俗劇情+強勢宣發+觀眾期待+良好口碑”都會令影片獲得較高的排片率。
另外,排片率高低也受票補、返點、3D和特殊影片的稅費(例如IMAX提成)等多個因素影響。
不管怎樣,收獲首日高排片率和首日高票房便可以高枕無憂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時,排片率的選擇權最終還是應該交還給觀眾,從而讓觀眾獲得優質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