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5 11:50:05
對比西晉皇帝司馬炎在公元280年前后的所作所為,便可以分析出西晉滅亡的原因。
司馬炎是歷史上以縱欲而出名的皇帝,但他的縱欲行為主要是從公元280年開始的。滅吳后的第二年,司馬炎便挑選吳國的妓妾五千人進宮,江南多美女,這些美女加上原先宮中的嬪妃,司馬炎宮中的嬪妃已超過萬人。創下了歷朝歷代宮女數量之最。武帝經常乘著羊拉的車子,讓羊任意行走,走到哪兒便在那兒宴飲寢息。宮女們爭著用竹葉插在門邊,用鹽水灑地吸引羊車的到來。由于縱欲,司馬炎原本強壯的身體迅速垮了下來。此外由于皇帝的縱欲,王公大臣競相效仿,一時西晉王朝肉欲橫流。
魏晉時期,對外戚防范甚嚴,晉武帝初登基時,對外戚也是如此,但到了武帝晚年,尤其滅吳后,其心態開始轉變,皇后的父親楊駿以及楊駿的弟弟楊珧、楊濟都開始受到重用,權傾朝野,當時人稱他們為“三楊”,朝廷的舊臣大多被疏遠或貶退。有大臣多次上書規勸武帝,武帝也了解這種情況,但并沒采取任何行動。武帝死后剛一年,便引起內亂,外戚楊駿大權獨攬,后被皇后賈南風聯合皇室宗親殺死。之后賈南風又殺死重臣司馬亮和衛瓘(即協助鄧艾、鐘會平定蜀國之人),過了一年,又殺死皇太后楊氏。公元300年,賈氏又殺死了太子。賈南風的濫殺,終于導致皇室內亂,政權不穩。
賈南風死后,西晉的政局實際上由寒門小地出身的孫秀在操縱。孫秀殺人如麻,西晉第一富翁石崇因為不肯把漂亮的小妾綠珠讓給孫秀,結果被誅滅三族。
晉武帝晚年,吸取曹魏政權被自己取代的教訓,大肆分封同室宗親為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瑋等宗親都占據了朝中很重要的位置。公元300年4月,就在皇后賈南風殺死太子之后一個月,她就被趙王司馬倫和孫秀帶領禁衛軍殺死。之后,司馬倫又殺了賈氏三族,并把依附賈后的張華滿門抄斬。隨后,司馬倫以晉惠帝(司馬炎的兒子)的名義封自己為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由于司馬倫一向以昏庸著稱,只是依靠謀士孫秀出謀劃策,所以公元300年前后西晉的政局實際上是由寒門小地主出身的孫秀在操縱。
司馬倫的篡權引發西晉王室之一的淮南王司馬允的不滿,于是雙方發生混戰,混戰的結果司馬允被殺。之后,司馬倫和孫秀開始大肆捕殺同情司馬允的大臣,前后殺了幾千人,連西晉第一富翁石崇,也因為不肯把漂亮的小妾綠珠讓給孫秀,結果被劃到了叛臣的名單里,被誅滅三族。
司馬倫消滅了淮南王的勢力后,野心迅速膨脹,他逼晉惠帝當了太上皇,而自己當了皇帝。各地的諸侯王聽說趙王司馬倫做了皇帝,誰都不服氣,這樣,在司馬皇族之間就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廝殺。參加這場混戰的先后有趙王、齊王、成都王、河間王、長沙王、東海王,再加上被殺的汝南王和楚王,一共有八個諸侯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前后延續了16年,到了最后,八王中的七個都死了,留下最后一個東海王司馬越,毒死了晉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馬熾,這就是晉懷帝。八王之亂使西晉數十萬人喪失了生命,許多城市遭到洗劫和焚毀。最讓人扼腕的是諸侯王紛紛利用少數民族武裝參加這場混戰,讓中原成為匈奴族和鮮卑族橫行的地域。當這場戰亂接近尾聲時,匈奴人劉淵于公元304年,正式稱漢王,打出了反晉的旗號。又過了12年,洛陽和長安先后被匈奴人攻破,晉懷帝被殺,西晉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