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百科2012年07月02日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接觸一種紙張熱敏打印紙,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也許會感到很陌生,但是提到它的用途大家一定接觸過:超市購物小票、ATM交易憑條、信用卡刷卡簽單、彩票等等,這些紙張都被稱為“熱敏打印紙”。我們每天都可能會接觸這類紙張,但是你知道它有毒嗎! 熱敏紙又被稱為熱敏傳真紙、熱敏記錄紙、熱敏復印紙,在臺灣則叫做感熱復寫紙。熱敏紙是一種加工紙,其制造原理就是在優質的原紙上涂布一層“熱敏涂料”(熱敏變色層)。雖然此變色層所用的化學藥品有十幾種,但至少有下列化合物:無色染料,該染料的品種甚廣,最常用的是熒光化合物;顯色劑約占20%以下,常用的有雙酚A、對羥基苯甲酸;增感劑約占10%以下,其中含有苯磺酸酰胺類化合物;填料約占50%以下,常用的有碳酸鈣(微粒);膠黏劑約占10%以下,如聚乙酸乙烯;穩定劑,如對酞酸二苯酰;潤滑劑等。因此工藝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其中的雙酚A是目前熱敏打印紙常用的顯色劑,其價格便宜,圖像安定性好。但熔點較高,發色感度較低,需用增感劑才能達到高感度的要求。雙酚A,也稱BPA,用來生產防碎塑料,工業上又叫作聚碳酸酯。BPA無處不在,從礦泉水瓶、醫療器械到及食品包裝的內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產2700萬噸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威脅著胎兒和兒童的健康。癌癥和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肥胖也被認為與此有關。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產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 2010年國外一家媒體曾報道:美國環保組織環境工作組(EWG)研究發現,購物收據或使用ATM時打印的單據都含有毒化學物質雙酚A,即使只是接觸收據,雙酚A也能經由皮膚進入人體,長期接觸或嚴重擾亂人體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對此“致癌說”,國內外學術界有爭議,且無定論。 EWG(美國環保組織環境工作組)稱,這種有毒物質雙酚A在感熱紙中的使用,使其在零售商、雜貨店、便利店、加油站、快餐店、郵局以及ATM中被人們廣泛接觸。 據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安全資料顯示,“BPA(雙酚A)屬于低毒類,對眼睛、皮膚黏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觸者有口苦感、惡心、頭痛等癥狀,有報道稱,接觸者還會皮膚過敏。” 包裝印刷類專家、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姚海根教授介紹,雙酚A不僅出現在銀行ATM憑條和超市收銀小票上,功能強大的它其實早已“潛入”人們的生活。雙酚A主要用于制備聚碳酸酯,而聚碳酸酯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通用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包裝、光盤、建材、汽車制造、醫療器械等領域。 支持派 雙酚A可殺精,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是堅決的“致癌說”支持派,他表示:“長期接觸這種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嚴重,在加拿大以及美國的一些州已經禁止使用了。” 目前國內外對雙酚A的毒性研究主要為動物調查實驗研究,有結果發現雙酚A有模擬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劑量也能使動物產生雌性早熟、精子數下降、前列腺增長等作用。此外,有資料顯示雙酚A 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顯增加動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癥的發生。 世界各國出臺了雙酚A限制法規,加拿大在2008年首個宣布雙酚A為有毒化學物質。此外,在美國的紐約州薩福克縣、馬里蘭州等州規定不得銷售或為銷售提供含有雙酚A供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嬰兒奶瓶和兒童飲料容器。 反對派 不食用就無毒,有研究表明雙酚A并不是人類致癌危險因素。目前,雖然一些研究結果提示,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雙酚A可能會影響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并對兒童大腦和性器官造成損傷,但是迄今未有充足證據證明,嬰兒或者兒童因攝取塑料奶瓶釋放的雙酚A成分而受到傷害。 中國環氧樹脂行業王雄偉表示,雙酚A只有在加熱或接觸高溫液體的情況下,才會迅速釋放可以引起大腦組織損害及誘發癌癥的有害物質。一般只要不食用,就不會危害人類。 目前,國內尚無對雙酚A制定相關標準。董金獅透露,經過協會的行業調查,目前國內雙酚A的年產量大概在3萬噸左右,其中約三分之一用于造紙業。雙酚A在包裝品上的含量標準是0.6毫克/千克,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將會給人體帶來影響。但目前國內打印紙行業,對雙酚A的用量還沒有具體規定。即使在國外,對該物質的有毒性也是存在爭論的,且至今仍無定論。 熱敏打印機介紹 熱敏打印機是打印機的一種,其工作原理是打印頭上安裝有半導體加熱元件,打印頭加熱并接觸熱敏打印紙后就可以打印出需要的圖案,其原理與熱敏式傳真機類似。圖象是通過加熱,在膜中產生化學反應而生成的。這種熱敏打印機化學反應是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的。高溫會加速這種化學反應。當溫度低于60℃時,紙需要經過相當長,甚至長達幾年的時間才能變成深色;而當溫度為200℃時,這種反映會在幾微秒內完成。 熱敏打印技術最早使用在傳真機上,其基本原理是將打印機接收的數據轉換成點陣的信號控制熱敏單元的加熱,把熱敏紙上熱敏涂層加熱顯影。目前,熱敏打印機已在POS終端系統、銀行系統、醫療儀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熱敏打印機只能使用專用的熱敏紙,熱敏紙上涂有一層遇熱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而變色的涂層,類似于感光膠片,不過這層涂層是遇熱后會變色,利用熱敏涂層的這種特性,出現了熱敏打印技術。 熱敏紙定義及應用領域 熱敏打印機只能使用專用的熱敏紙,熱敏紙上涂有一層遇熱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而變色的涂層,類似于感光膠片,不過這層涂層是遇熱后會變色,利用熱敏涂層的這種特性,出現了熱敏打印技術。 熱敏紙是一種特殊的涂布加工紙,其外觀與普通白紙相似。熱敏紙表層光滑,是由普通紙張作為紙基,上面涂布一層熱敏發色層,都涂在普通紙張表面的一面,發色層是由膠粘劑、顯色劑、無色染料(或稱隱色染料)組成,沒有通過微膠囊予以隔開,化學反應處于“潛伏”狀態。當熱敏紙遇到發熱的打印頭時,打印頭所打印之處的顯色劑與無色染料即發生化學反應而變色,形成圖文。 熱敏紙被置于70℃以上環境時,熱敏涂層開始變色。其變色的原因還要從它的成份談起。熱敏紙涂層中的熱敏成份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無色染料或稱隱色染料;另外一種是顯色劑。這類熱敏紙也被稱為雙組分化學型熱敏記錄紙。 熱敏紙是隨著傳真機在全世界的普及而訊速發展起來的,但由于電子通訊事業的發展,熱敏紙不僅以傳真紙形式普及于個人家庭,更出現在商業、超市、銀行、醫院、機場等各個領域。其用途日趨廣泛,品種日益增多,適適范圍愈來愈廣。目前,主要應用的領域歸如下。 (1)傳真機用熱敏紙 主要用于各種型號的熱敏紙傳真機。有商業業務用,也有家庭用等。目前這類用途的熱敏紙機乎占總產量的一半左右,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的熱敏紙主攻方向。其質量目標是追求傳真記錄的高速度、線條的高密度(黑度)和記錄后的保存性。如從記錄速度看,已從G2型發展到G3乃至G4型,可達每張A4大小的紙15S左右的高速傳真。 (2)打印與終端記錄用熱敏紙 為適應各種新的終端記錄設備之需,開發了不同品種,可廣泛用于文字處理機、醫療檢測和工業檢測的打印記錄,電子計算機的輔助設計與生產(可簡稱為CAD/CMA)、計數器、現金自動支付機(ATM/CD)及便攜式終端打印機等的打印,高速公路、出租車等的收據記錄。 (3)標簽和票據用熱敏紙 熱敏紙近年來的新產品引申到標簽領域,且發展訊速。它是熱效紙與不干膠標簽結合的產品。在熱核紙背面涂以不干膠并復合于防粘紙上,用于需打印的標簽。 購物小票中殺出雙酚A? 購物小票常采用的紙叫做“熱敏紙”,這種紙的應用很廣泛,除了超市購物小票之外,也用于傳真紙、POS簽購單、ATM機的憑據、以及彩票等。 熱敏紙就是在原紙紙基上涂布了一個熱敏層,熱敏層包括三種成分:無色的熱敏染料、弱酸性顯影劑、填料(一般為長鏈脂肪族化合物,熔點45-65℃)。雙酚A是作為顯影劑出現在其中的,和染料一起分散在填料中。在打印的時候,打印機的觸針加熱將填料融化,使得染料和顯影劑接觸,在顯影劑的作用下,染料發生化學變化,從無色變為黑色或其他顏色,在紙上就顯示出了需要的信息。 雙酚A作為熱敏紙的顯影劑確實是存在于購物小票中的,接觸小票后雙酚A有可能將沾到手上并透過皮膚。雖然關于雙酚A的毒理學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對于人體的毒性目前還沒有權威、確切的結論。謹慎的做法是減少對它的接觸(孕婦和嬰幼兒盡量避免接觸),接觸之后要徹底洗手。 臺灣將禁熱敏紙中含雙酚A (來自 中鼎檢測機構 2012年6月12日發表的文章) 近期,臺灣經濟部下屬標準計量檢測局(BSMI)發布公告稱將對含有雙酚A的熱敏紙進行強制措施。 BSMT的這一舉動是為了回應消費者基金會有關熱敏紙的調查。該調查顯示有18%的熱敏紙查出含有雙酚A。隨后BSMT計劃展開一次調查行動,購買消費者基金會確認的不合格產品進行檢測,如情況屬實,將依據消費者保護法展開相應的執法行動。 有關在熱敏紙中禁用含雙酚A染料的臺灣標準于2011年1月10日發布,從2012年12月1日開始,所有的熱敏紙都需要進行相應的雙酚A含量檢測。 其實,在美國,已經有多個州提交了禁止熱敏紙含雙酚A的議案,像康涅狄格州的已經生效。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CTT提醒您留意各地區相應的法規,以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011年底,愛普生推不含雙酚A收據打印紙 針對ATM憑條、超市小票等熱敏紙上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見注釋)的雙酚A這一問題,愛普生公司近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不含雙酚A的收據打印紙。 該打印紙延續了愛普生一貫堅持的環保路線,由70%的廢舊物品與其它材料共同制成,是對資源重復、有效利用的代表性產品。這款打印紙目前已通過愛普生授權的經銷渠道正式開始銷售。 2012年初,Herma推不含雙酚經濟型熱敏標簽打印紙 Herma公司近期推出了完全不含雙酚的經濟型熱敏標簽打印紙HERMAtherm BPfree,這是繼該公司推出不含雙酚A的經濟型熱敏標簽打印紙之后推出的又一款環保型產品。 HERMAtherm BPfree熱敏紙適合應用于食品領域,打印EAN條碼和其他的編碼時,打印效果非常好。這種材料的打印速度最高可以達到250mm/s。 “雖然所有的來自歐洲的權威機構的經驗報告均表明雙酚A不會給人體帶來任何危害,但是雙酚A還是經常會被人們不斷提起,而且一般是以雙酚的名字出現。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特地推出了完全不含雙酚的熱敏紙,這種材料可以用在食品上,更干凈、打印效果更好而且不會引起任何麻煩。”>> 各國的雙酚A限制法規 挪威: 最早將雙酚A納入受限物質的應是原定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后因許多議題尚未達成共識而延期的挪威PoHS指令,在其對消費性產品中的禁止使用的10種物質中就包括雙酚A(BPA)。 加拿大: 2008年10月18日,加拿大宣布雙酚A為有毒化學物質,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雙酚A列為有毒化學物質的國家,并禁止在嬰兒奶瓶的制作過程中使用雙酚A。 美國: 1)聯邦:2009年3月份提案禁止在“可重復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其他食品容器”中使用 (BPA)。這一禁令在正式通過180天后開始生效。 2)紐約州薩福克縣:2009年4月2日公布的決議將于90天后開始生效。根據此法律,在薩福克縣任何人不得銷售或為銷售提供含有BPA供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嬰兒奶瓶和兒童飲料容器。 3)伊利諾斯州:2010年7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銷售、為銷售提供、分銷或為分銷提供含有雙酚A的運動水瓶,或適用于3歲或以下兒童的兒童食品容器,不論該容器是否裝有食品或飲料。 4)馬里蘭州:規定兒童護理品不得含有雙酚A或其他任何致癌或對生殖系統有毒害的物質,同時生產商須在產品上標注不含雙酚A。違反上述規定每項可被處以最高1萬美元的罰款。 中國: 2011年5月30日,衛生部等6部門對外發布公告稱,鑒于嬰幼兒屬于敏感人群,為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保護嬰幼兒健康,禁止雙酚A用于嬰幼兒奶瓶。 全文總結 雙酚A對健康有害已經是一個不言自明的結論,政府立即禁止雙酚A的使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事實并非如此。目前含雙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正常使用。 但在“劑量大小決定危害”的傳統毒理學觀點引導下,人們一直以為:日常生活環境中人們接觸的雙酚A濃度很低,不足以構成對人體的危害。直到20世紀80年代,官方沿用標準方法檢測雙酚A之后給出的結論仍然是:只有當雙酚A的劑量遠遠高于當前人體內的含量時,才有可能引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體重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認識下,雙酚A被人們放心地廣泛應用。在民間與廠商、官方之間久拖未決的“低劑量雙酚A有害還是安全”的爭論中,各大化工廠商仍在不停地生產各種含雙酚A的產品,并遠銷海外。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肯定或者否定雙酚A的有毒性,畢竟連那些“專家”都不能給出確切的結果。筆者只是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帶給大家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在今后的生活中盡量減少熱敏紙張的接觸,能夠做到不接觸最好,而且對于很多含有雙酚A的其它制品也盡量減少接觸,接觸后勤洗手。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