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要積極而理性地駕馭“自我”
少數領導者鉆進“權力崇拜”的怪圈,陷入“身不由己”的沼澤,進而走入“迷失自我”的尷尬境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時間不能自主。我無意貶責那種拼命工作的敬業精神,只是對某些領導者時間不能自主,成天窮于應付、疲于奔命的做法存有異議。
二是話語不能自持。有很多領導者不珍惜自己的話語權,話風不正,顯失個性不會說新話,不敢說真話,不愿說心里話。
三是感情不能自控。有的領導者囿于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留下人情好辦事”的處事信條,愛憎意識淡化,是非觀念缺失,對不正之風不抗爭,對腐敗現象不斗爭,搞“微笑外交”,做“好好先生”。
四是欲望不能自制。從個人角度看,在創業和發展階段,大多數領導者能自強、自立、自警、自勵,善待欲望,低調做人。但當功成業就時,面對鮮花與掌聲,有的意志薄弱者迷失了自我,昏昏然,飄飄然,夾緊的“尾巴”開始慢慢舒展,塵封的私欲又涌上了腦海心際,于是忘乎所以,放縱自己,正應著那句古語“可憐蜂蝶頻觸網,多在得意高飛時”。
面對“很精彩”、“真無奈”的“外部世界”,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應主動地應對環境,理性地駕馭生活,積極地主宰自我。
第一,領導干部要成為自己時間的主宰者。領導者必須對時間這塊定量的“蛋糕”進行合理“分割”、統籌“食用”,最大限度地發揮食用效率。一要打好時間管理的“小九九”。在工作實踐中學會運用管理有形財富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時間,合理配置,科學調度。二要掌握配置權力的“分身術”。必須把握輕重緩急,善于分工授權,把那些應該由部署和下級完成的任務分解下去,使自己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從而集中時間去辦自己該辦的事情,做自己必須做的工作。三要爭做調度時間的“明白人”。領導者應該成為時間的積極擁有者和理性消費者,不要輕易讓渡自己對時間的支配權,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第二,領導干部要成為自己話語的主宰者。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是人際溝通的橋梁。在時代呼喚創新、社會呼喚誠信、人們呼喚理解的現代生活中,領導者做自己話語的主宰者,首先,要敢于說“真話”。說真話是每個社會成員的人格要求,更是領導者的“官德”底線。
第三,領導干部要成為自己情感的主宰者。首先,要正視人情。領導者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因各種機緣,總要與其他人建立一種復雜而穩定的社會關系,如親屬、朋友、同鄉、同事等等。如何面對和處置這些關系?既考量領導者的道德素養,也考量領導者的政治智慧。共產黨的干部也是血肉之軀,應該帶頭遵守社會的倫理規范,自覺踐行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但回饋和報答只能動用自己的情感資本,而不應濫用自己擁有的公權力。其次,要駕馭感情。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要重公情而遠私情,養正情而祛邪情;動真情而棄虛情,把重情義與講道義、重人性與講黨性結合起來。在原則問題的處理上,要按規矩出牌,而不能感情用事。再次,要調適心情。良好的情緒是加速人與人、心與心之間融合反應的催化劑。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注意把積極樂觀的情感傳導給團隊成員,培育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第四,領導干部要成為自己欲望的主宰者。據實際觀察,一個精神空虛的人,欲望會四處奔突;一個心理齷齪的人,欲望會枝葉橫生。因此、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也必須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占領心靈世界,用高尚的價值追求去凈化心靈空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須堅持以黨性陶冶情操、以道德砥礪名節、以法紀規范言行,始終保持一種清醒、一種理性和一種自覺。其次要善待欲望。欲望的雙重特性決定領導者必須走出兩種誤區,一種是把欲望簡單地看成“洪水猛獸”,一概封殺;另一種是打著追求自由、解放人性的旗號,放縱欲望。
(摘自《組織人事報》2月15日 黃軍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