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大小便均為黃色系,但根據年齡及排泄量等具體情況而有深淺差異,如果發現大小便顏色異常,排除食物和藥物影響,便要警惕身體疾病的可能,盡快到醫院檢查。
從大小便顏色情況看身體健康狀況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對清潔衛生的貫徹,使一些清潔用品也頗受青睞。如潔廁寶,只需要將其投入馬桶的水箱,就能在每次沖水時達到清潔馬桶功效。但潔廁寶大多是有色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檢驗科主任陳佑明提醒,有色的沖廁水很容易妨礙了人們對大小便的觀察,不能及時發現二便異常。
大便
紅色:大便表面附著紅色或者便后滴血,應考慮痔瘡、肛裂及直腸癌的可能。直腸癌與前兩種疾病的區分需觀察大便的粗細,如果大便明顯變細,患直腸癌的可能性較大。如大便呈糊狀,且大便里混合著紅色,應考慮是否患急性出血性腸炎。
黑色:大便黑色且油光閃亮,是典型的上消化道出血,常見胃和十二指腸出血。其原因是血液在腸道內發生各種化學變化,主要是血液中的鐵和硫化物反應,形成硫化鐵,使大便變黑。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果醬色:大便果醬色伴有惡臭,多為寄生蟲病,是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癥狀,建議去正規醫院就診,做大便常規化驗,并找阿米巴原蟲,明確診斷后及時治療。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伴皮膚發黃,可能是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小便
與大便一樣,小便也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態。專家表示,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淡黃透亮的。喝水多的時候,尿液也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或大量出汗的時候,則像一種啤酒的黃色。這幾種情況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尿液呈紅色、深黃色(濃茶色)則要引起重視。
紅色:透明紅色尿液一般是由于攝入藥物引起的。如果尿液呈紅色且渾濁,有可能是泌尿系統出血,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尿路結石、尿路結核和腫瘤等引起,應速到醫院檢查確診。
濃茶色:尿液呈濃茶色,且皮膚、眼睛發黃,有可能是黃疸型肝炎和溶血性貧血導致。
果香味:若小便有奇特的果香味應考慮糖尿病的可能,特別是對多飲、多食、多尿且體重減輕的人來說,需到內分泌科檢查是否患糖尿病。
泡沫:尿液中泡沫多且泡沫久不消失可能提示尿液中蛋白量較高,即人們俗稱的蛋白尿,應盡快到醫院腎內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