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江淮大地如火如荼的進行,黨員干部尤其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年青干部怎么樣才能盡快適應基層的工作環境,以實際行動堅持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全力投入到為民服務中去?值得深思。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堅持群眾路線,年青干部要常“三思”。
常思“架子”放得下嗎?曾經所謂的“天之驕子”如何在群眾路線中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上馬能擊胡,下馬能安國”的自詡能不能接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檢驗?昔日籠罩在頭上的光環會不會成為阻礙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工作的 “絆腳石”?“架子”面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青干部,要盡快的放下架子,努力做到學生角色和基層定位的轉變,積極融入社會大學,堅持多學習、多請教,以謙虛的心態做好為人民服務的排頭兵,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正能量。
常思“底子”摸得透嗎? 基層是整個社會的神經末梢,是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最終落腳點。基層穩,則國安;基層富,則國強。黨的建設、組織紀檢、招商引資、安全生產、信訪維穩、民政計生……每一項工作都要求最詳實的資料、最真實的實情、最準確的信息。“底子”面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年青干部要躬下身子、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宣傳好解釋好落實好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在為民服務中不斷探索工作方式方法,摸清基層工作的實際、了解基層群眾的需求、探索為民排憂解難的方式方法。
常思“擔子”扛得動嗎?工作任務重、考核多,年青干部能不能肩負起組織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民解憂?發展考核要名次、群眾考核要穩定、網民考核要形象,年青干部的肩上是一疊疊厚厚的責任狀。面對壓力和重擔,年青干部能不能迎難而上,以能文能武的過硬素質、“能白能黑”的忙碌精神、能說能干的真才實學擔負起“小角色 大擔當”?“擔子”面前,年青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更要到群眾中去。放低姿態、將心比心,才能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才能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