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階段,如何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局,正確認識宗教,正確對待信教群眾,扎實做好農村宗教工作,把廣大農村信教群眾的精力引導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上來,是擺在農村基層宗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把握宗教存在的客觀規律,用辯證的觀點認識宗教
用辯證的觀點認識宗教,有利于促進宗教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有利于促進信教與不信教群眾關系的進一步和諧,有利于組織和引導信教群眾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辯證地認識和看待宗教,首先,要著眼于廣大信教群眾和教職人員這一宗教主體,克服宗教僅僅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的片面認識;要充分看到信教群眾和宗教界人士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力量,克服信仰宗教必然導致思想和行為落后的認識;要科學把握宗教存在的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克服宗教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加以限制甚至消滅的認識。其次,要看到愛國、進步一直是當代我國宗教的主流,進一步弘揚我國五大宗教追求的“和”、“善”、“愛”、“施”等核心理念,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用公正平等的觀念對待信教群眾
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只是在思想信仰上存在不同,而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作為公民也有著平等的義務和權利。用平等的觀念對待信教群眾,就要充分尊重和維護信教群眾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應當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帶著深厚感情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這不僅是法律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礎。一是抓好教育,引導適應。要始終把積極引導宗教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作為突出工作來抓,重點抓好兩個方面:其一,引導廣大信教群眾守法經營、勤勞致富。因勢利導,從轉變他們“輕人間、重天堂;輕今世、重來世”的觀念出發,啟發他們勤勞致富的信心,調動他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并提供政策、環境、信息、技術等全方位的服務,通過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典型引路、熱情幫扶等四措并舉,把廣大信教群眾的注意力引導到發展經濟上來,不給邪教以及各種利用宗教進行的非法、違法活動以可乘之機。其二,大力開展以創建和諧寺觀教堂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創建活動,本著揚利抑弊的原則,教育引導教職人員對教義教規做出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闡釋,利用教義教規中倡導的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興善避惡、寬容忍讓、勤勞節儉、助人救世等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弘揚正氣,樹立新風,使信教群眾的思想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升華。二是搭建平臺,引導參與。農村基層組織要逐步建立起引導信教群眾參與村內各項民主決策的工作機制,在村內各項工作中,積極征求信教群眾的意見,信任他們,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切實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三是培養代表,發揮作用。要注意在宗教教職人員及信教群眾中培養代表人物,并做好經常性聯絡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維護社會穩定、增強民族團結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宗教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各自所聯系的群眾中具有特殊的威信和作用。同樣的語言,由他們向信教群眾說出來,有時比領導干部說更容易被接受;同樣的工作,由他們到信教群眾中去組織和開展,有時比干部去做效果更顯著。特別是信教群眾情緒比較激烈、矛盾趨于激化的時候,由他們站出來說話,信教群眾更能夠聽得進去。
三、發揮宗教積極作用,服務新農村建設
宗教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道德文化,是我國傳統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宗教大都以“和合”為貴,以倫理為重,在宗教教義教規中蘊含著許多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相適應的思想,如主張和而不同、寬容向善、保護生態等,不僅有利于農村先進文化建設,也有利于協調社會人際關系,引導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推進新農村建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中,要結合實際,引導宗教發揮積極作用,服務新農村建設。一是宣傳政策,規范活動。在宗教界和廣大信教群眾中廣泛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為載體,引導和規范廣大信教群眾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活動。二是揚利棄弊,與時俱進。對宗教教義教規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中具有積極作用的內容,應進一步做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使宗教界人士牢固樹立順應時代、與時俱進的意識,并藉以團結、動員廣大信教群眾,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三是鼓勵善舉,服務社會。繼續鼓勵和支持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運用各種渠道,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廣泛開展賑災濟困、捐資助學、修橋筑路、助殘敬老、保護環境、施醫贈藥等公益活動,樹立新時期宗教界服務社會的良好形象。四是弘揚道德,知榮明辱。宗教有著講究和諧包容、愛人利他、愛國愛教、人與自然和諧等思想道德精華,與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積極發揮宗教對信教群眾的道德教化作用:一是要在尊重信教群眾信仰的前提下,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在他們中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幫助他們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實質,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為最大光榮。二是要教育信教群眾遵紀守法,依法開展宗教活動。在宗教界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有序開展宗教活動,自覺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不做有損于國家、宗教團體和集體利益的事情,為維護宗教和睦、社會和諧做出貢獻。三是要進一步挖掘宗教教義教規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相適應的內容。如佛教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天主教的愛國是天主的誡命,不偷盜、不搶劫、不奸淫、孝敬父母、與人為善、愛人如己、扶貧幫困;基督教的愛國愛教,榮神益人、做光做鹽等,充分發揮教義教規中的道德教化作用。
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我們要以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和諧穩定為動力,努力做好農村基層宗教工作,以實際行動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編輯: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