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14:25:45
來源: 求是網 作者: 孫學祥
因母親生病,我急匆匆回了趟老家,在床前細心照顧母親一個多星期,直至她完全康復。在照顧母親的日子里,我和母親作了多次深情的交談,看著母親飽經風霜的面龐,我腦海中突然增加了很多童年的畫面,記憶的閘門突然被打開,那些逝去的日子,又重新浮現在眼前,感覺很溫暖,很幸福。這種溫暖、幸福的感覺促使我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鼓勵我要好好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小河、泥巴——我心中最美的記憶
在童年的那些夏天里,陽光燦爛的午后,天很藍,白云無精打采地飄著,而我,和小伙伴們則會很興奮,因為可以跑到河里游泳,這是我們夏天里最好玩的事了。家鄉的房前穿梭著一條小河,河水很清,緩緩地流動,河岸兩邊是玉帶似的蘆葦,風一吹,雪白的蘆花漫天飛舞。一到中午,我們就脫光衣服,像幾條被放生的小魚獲得自由一樣,迫不及待地潛入水中,與水嬉戲,與水共舞,寧靜的小河立刻沸騰起來,綻放出朵朵浪花,像我們臉上洋溢的微笑,無比純潔。
玩累了,從水中躍出,蹦蹦跳跳地跑到河邊沙灘上,躺著,懶懶地享受著陽光的沐浴,哼著不知名的兒歌。飽飽地享受陽光之后,開始了我們過家家的游戲,在稻田里摳出幾坨新鮮的泥土,那泥土很干凈,沒有一點雜質,像黑糯米一樣帶著黏性,還帶著一股無以名狀的清香,在我們簡單的腦海里,那泥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無可取代。我們把泥捏出很多玩具,小房子,小泥人,小車等等,擁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游戲就開始了。
雨夜、煤油燈——我心中溫暖的記憶
農村用電很困難,尤其是在雷雨天,在我的記憶里,每每遇到這樣的天氣,幾乎都會出現停電的情況,或停四五個小時,或停兩三天,很是郁悶。在漆黑的夜里,家中的照明物就是煤油燈了,煙霧很大,常常將房頂熏黑,但用煤油點燈是最經濟的,每家每戶必備。
停電的時候很令人沮喪,特別是遇到雷電交加的夜晚,更是讓人膽戰心驚,無法入眠,在這種情形下,一家人總是圍坐在一起,妹妹依偎在母親溫暖的懷里,看著媽媽納鞋,我聚精會神地看借來的小說,完全忽略了窗外的雷雨,在那煤油燈發出的橘黃色燈光下,溫暖而安全,溫馨而甜蜜。
長大了,與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那些停電的雨夜,現在成為了最幸福的回憶,父愛母愛,像那煤油燈發出的光,給人帶來溫暖和呵護。
風車、鐵環——無法遺忘的美好
侄子家女兒手里揮舞著塑料的風車,在院子里歡快地跑著。看著那做工精巧、色彩斑斕的風車,忽然心里軟軟的,想起了許多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玩過的自制玩具。那個時候的農村孩子也有風車,紙折成風車形狀,籬笆上折根刺固定住,插在苞谷稈上就可以滿山呼呼地跑。還有用栗樹砍成陀螺,用布鞭子繞緊甩開,陀螺地轉動起來,接著用鞭子不停地抽打陀螺,陀螺在地上不停地轉,比誰轉的時間長。放學后在半路彈玻珠、拍紙片菱角,經常天黑都忘記回家,直到家人來找,挨了不少的罵。最羨慕的是隔壁小江有個在外工作的哥哥,經常帶回來一些滑輪、鋼筋等廢零件,兩根木桿子固定在滑輪上,中間搭上幾根木條就做成了小推車,為了坐一次他的車要推他無數次。后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父親到機械廠找熟人要了一根鋼筋給我做了一個小鐵環,在鄉間小道上,就經常有一個滾著鐵環上學的孩子。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那個時候農村孩子特有的玩具,每每想起,都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童年,像一首唱不完的歌,時光雖已遠去,但那些美麗的畫面依舊清晰地定格在腦海中,伴此一生。童年,更像一本讀不完的書,走的路越多,卻發現這本書越讀越厚,越讀越深奧,越讀,就越發懂得了人生的意義,很多想不明白的東西,在這本書里,找到了最完美的答案,也找到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找到了努力工作、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力量源泉。
(作者單位:中共南華縣委黨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