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有句諺語說,“你看見辛苦敬業的人么,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因為敬業的人才可以得救,敬業是他通向天堂的通行證。敬業不僅僅是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行為傾向。作為人的一種實踐行為,敬業的基本要求是樂業、精業、勤業。
樂業就是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從業人員要有在崗一天、愛崗一日的“干一行愛一行”的樂業思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的生產部門的涌現,那種“一次就業定終生,終生干一種職業”的現象將逐漸成為過去。職業流動、崗位轉換,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但這并不影響從業人員樹立樂業的思想和情懷。只有做好每一項工作,不斷增長才干,才能在職業流動、崗位變換中坦然應對,尋找新的機遇。
精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術精益求精,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的自動化、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從業人員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科學,學習職業技能,學會掌握和運用最新科學技術,才能創造更大的勞動價值。
勤業就是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俗話講,業精于勤。要做一個新時期高素質的勞動者,就必須有勤業的工作態度,艱苦奮斗、無怨無悔;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勇挑重擔、百折不撓;要有嚴謹的職業作風和鐵的職業紀律,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敬業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因為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失業。其實一個人能力的大小,知識只占了20%,技能占了40%,態度也占到40%,而一個人最重要的態度之一就是敬業。
這里講的敬業,其實就是主人翁精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創業精神。唯有創業精神,唯有敬業,才能夠鍛煉出無中生有,讓有限資源發揮出無限價值的能力,才能在沒有被告知如何尋找加西亞的情況下,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把它找到。即使你作為一名幫人打工的職業經理人,也需要具備這種以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的能力,而這是人類最可貴的能力,因為敬業而培養出了這種能力,那么最大的受益人不就是自己嗎?所以,不管是在人生的什么階段,你都應該無所不在地去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和精神。敬業精神、創業者的精神以及主人翁精神,我們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深切體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