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河南省舉辦了全國民間武術大會,許多有志之士紛紛到來,希望能在這場大會上掙得屬于自己的那份榮譽;但是在這場武術大會上,卻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身影,他此次前來,不光為了表演武術,更是要將一本價值千金的書籍交給國家。
這本書就是人們口耳相傳的《武穆遺書》。
岳進是岳飛的第27代傳人,用一句“武學世家”來稱呼岳進的家族一點也不為過。
岳進出生在黃梅縣小池鎮,在當地,岳進頗有名氣,作為岳飛的后人,岳進也有很深的武學造詣。
每一個武學家族都有自己的獨門功夫,而岳進最擅長的便是“岳家拳”,在武術大會上,憑借這一身功夫,他成功奪得了金獎。
隨后,奪得金獎的岳進向國家體委捐獻了古抄本《武穆遺書》,時隔800年,這部奇書重現世間,一時引起轟動。
經過專家的驗證,確認了這本書確實是傳聞中的《武穆遺書》。
至于這本書是何時傳下來的,岳進表示并不清楚,他只知道這本書分為上下冊,在將古抄本上交給國家后,他用復印機復印了一份,眼見著復印件有些腐爛,岳進隨后又用鋼筆將書籍重抄了一遍。
不過,岳進上交的古抄本和傳聞中的《武穆遺書》卻又有些差別,準確地說,這本書應該叫做《岳武穆王武藝要論》,它是一本集岳家拳、岳家槍、刀、棍等十八般武藝的武學書,并非小說中能夠以一當十的武功秘籍。
其中,岳家拳原本有15套,傳到今天就只剩下了10套。
因為這本書多年以來流傳在黃梅縣,因此黃梅縣習武成風,且當地習武的人都會打岳家拳。
深明大義的岳進最終選擇將這本書捐獻給國家,這本在江湖傳聞中的書籍終于重見天日,許多對此魂牽夢縈的觀眾也得以一見。
《武穆遺書》是一代人心中神往的東西,要說這本書為什么會引起這么大的轟動,還要從金庸先生的小說說起。
1959年,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完成了,在這本小說中,江湖恩怨、兒女情長被刻畫的淋漓盡致,而《武穆遺書》正是作為其中的一條不可或缺的線索出現。
在《射雕英雄傳》中,《武穆遺書》為宋代抗金名將岳飛所作,他將自己畢生所學進行了一番整理,最終寫成了這部兵書,傳聞中,得到《武穆遺書》的人便可以“萬人敵于天下”。
當時岳飛自知大限將至,便將這部兵書藏匿在了臨安大內翠寒堂東五十步水簾石洞下,他希望后世的英雄好漢能找到這部兵書,救國家于危難之下。
后來,鐵掌幫的幫主上官劍南將其盜回鐵掌峰,將這本書藏在了自己的幫派里面。
金國的王爺完顏洪烈看到金國和蒙古的戰斗陷入僵局,便想要取得這本遺書,利用遺書中的兵法滅亡蒙古和南宋,于是讓歐陽鋒父子等一批武林高手前去水洞盜書,只是他不知道,書已經被鐵掌幫幫主盜走。
完顏洪烈奪得的只是一個空盒子,而得知遺書藏在鐵掌幫的郭靖夫婦最終取得了這本書,在襄陽城破后,郭靖夫婦與襄陽同生共死,在死前郭靖將武穆遺書藏在了精鐵鑄成的屠龍刀中。
《射雕》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但是在金庸宇宙中,武穆遺書的身影還出現在了《倚天屠龍記》中,當郭靖將《武穆遺書》藏于屠龍刀中的時候,他的心中懷著和當年的岳飛一樣的想法:他希望有志之士能夠利用這本兵書,守護漢家兒女的江山。
在《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在靈蛇島取得了屠龍刀和倚天劍,通過刀劍互砍而取得了武穆遺書,隨后她改邪歸正,自愿將書捐出,由張無忌轉交給名將徐達,最終靠著《武穆遺書》上面的兵法,朱元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大明朝。
小說中的《武穆遺書》,跨越了幾百年的歷史,決定著許多人命運的走向,得到它就能夠決定天下大勢,無數人為它搶破了頭,《武穆遺書》更是屢次在武林中掀起腥風血雨……
盡管小說中的情節大多是虛構的,但是不妨礙它成為一代人的回憶,70、80年代的人們對金庸的小說有一種特殊的情懷,80年代的時候,《射雕英雄傳》登上了大熒幕,更是引起了一陣追捧金庸小說的狂潮。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武穆遺書》的關注也就不足為奇,當岳進捐獻了這本書過后,立刻就有岳飛的后人給金庸先生寫信,介紹家傳的《武穆遺書》內容,還附帶了幾張照片和一段文字。
收到信件的金庸先生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自己幾十年前在小說中杜撰的書籍竟然真的能在現實中找到實物,他立馬回信表示自己書中的《武穆遺書》實乃虛構,并不是自己未卜先知。
這本書也引起了金庸先生極大的興趣,在回信中他也表示希望能夠與對方合作,在香港報紙上分章節進行公開登載,只不過這個請求被岳飛的后人拒絕,這個設想就只得作罷。
小說中的《武穆遺書》是金庸先生的杜撰,其中一波三折的橋段令人拍案叫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實際生活中,《武穆遺書》的經歷同樣充滿了傳奇色彩。
與小說不同的是,據學者考證,真實的《武穆遺書》不是岳飛本人所作,作者是岳飛的兩個兒子,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岳家拳譜》。
公元1141年,朝廷連發了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回朝,岳飛自知大事不妙,在回朝的路上特意去往湖北武穴看望三兒子岳震,將已經完稿的《岳家拳譜》交到了岳震手上,他希望自己寫就的這本書能夠流傳于世。
岳飛遇害后,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他的四兒子岳霆從江州來到湖北投奔三哥,岳震便將這本拳譜交給了岳霆,希望岳霆能夠操練岳飛的部下和岳家的后人,尋找機會為父親報仇。
就這樣,岳震兩兄弟藏匿在黃梅龍虎山,他們改姓為鄂,輾轉在大別山長達21年,在此期間,岳震、岳霆對父親的遺稿再次進行了整理,最終整理出了《武穆遺書》。
岳飛的后人將岳飛的著作整理成了文武兩部,其中一部分便是后來岳進捐獻的《岳武穆王武藝要論》。
其實將《岳家拳譜》或《岳武穆王武藝要論》稱為《武穆遺書》是有點不準確的,只是由于人們對《武穆遺書》的印象十分深遠,因此在后世,人們就沿用了這個名稱。
《武穆遺書》就這樣在湖北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了下來,岳震、岳霆死后,人們將他們二人合葬在了武穴黃梅交界處的楊梅嶺上,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岳霆的后裔在武穴已經建立了兩個自然村,它們分別是岳家大埦和岳家小埦,兩個村莊總共生活著3000多人。
岳家的后裔終于獲得了自己應有的生存空間,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岳震和岳霆兄弟二人的苦心經營,但是他們對岳家的貢獻還遠不止于此。
岳飛死后的十八年,新皇帝為岳飛平反,并調任岳震前往京城當官,岳震便將整理出來的書籍交給不愿為官的岳霆。
為了讓岳家拳不失傳,也為了讓這套功夫不落入外人之手,岳霆一面訓練著岳家的后裔,一面制定了不許外傳的嚴格規定,在這種規定下,岳家拳在岳氏后裔中傳承了20代,跨越了700多年的時光。
在這漫長的時光中,岳飛的后代也是英雄輩出,他們在自己身處的時代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絲毫沒有辱沒先祖的榮光。
余玠是岳家拳第三代傳人岳琨的徒弟,1248年,皇帝任命他為兵部尚書,他在四川成都鎮守了11年,在他的守護下,敵人沒有越近成都一步,間接推遲了南宋王朝的滅亡。
岳家拳第14代傳人岳璽明,擔任總兵,負責鎮守潁州;岳家拳第18代傳人的徒弟成為嘉慶皇帝的侍衛長;岳家拳第20代傳人岳立三更是考得了武舉人,更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到了近代,岳氏后人依舊秉承著精忠報國的理想,為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我。
岳家拳第21代傳人翟慶元的兒子翟中武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武術,成年以后受到革命的感召,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貼身侍衛,后來為了保護孫中山先生被人逮捕,他寧死不屈,最終被釘死在了武昌城樓上。
翟慶元中年失子,痛心不已,便將這套拳法傳給了武穴鎮的庫伯資,庫伯資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岳家拳的第23代傳人,1938年,他只身打死了三位持槍的日本士兵,一時名震四方。
《武穆遺書》就這樣隨著岳家拳的傳承一代一代傳了下來,由于古代的書紙質不好,放久了的紙張會腐爛,于是岳家拳歷代傳承人便訂下了一個規矩:每經過5代傳承人,便需要將這本書重抄一遍,將舊書連同死者埋葬,新書則傳給下一代人。
等到岳進那一輩,他手上的古書已經有了將近百年的歷史,更具價值。
岳進雖然沒有像先祖們那樣建功立業,但是作為岳家拳的傳人,他也沒有做出絲毫有辱門楣的舉動,在捐出這本書后,岳進深藏功與名,又回到了小池鎮,在這個他一直生活的地方潛心鉆研功法。
2013年,記者來到岳進生活的地方,這時56歲的岳進已經在小池鎮開了一家幼兒園,他說開這家幼兒園是自己的興趣所致,幼兒園的事務繁多,常常需要岳進去周轉,但是在家中,他依舊保留著一件練武房。
練武房中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兵器,屋內刀槍棍棒一應俱全,從13歲開始學武的岳進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習慣,每天清晨他依舊會打一套岳家拳。
后來,岳進兒子岳子博變成了使岳家槍的行家,10斤重的紅纓槍被他耍的虎虎生風,他立志要學透《岳武穆王武藝要論》,傳承岳家武藝。
經歷了數百年的漂泊后,《武穆遺書》終于能得到好好地保護,岳飛的傳人也能在暗處默默傳承著岳家的技藝,如果岳飛真的有在天之靈,想必也可以獲得安息。
岳進捐獻《武穆遺書》引起了一時的轟動,風浪過去后,一切又重歸平靜,但是一代人心中的江湖夢卻并未因此遠去。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一代小說巨匠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的作品和精神卻永存于人間,他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留在了所有讀者的心中,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金庸先生,也不會忘記他給一個讀者的江湖夢。
盡管真實的《武穆遺書》并不像金庸先生在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能夠以一當十,但是無數人的心中,這本書依舊有著神圣的色彩。
如今,《武穆遺書》已經得到了國家的承認和保護,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當地人選擇在網絡上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紀念岳飛的誕辰,傳承和弘揚岳飛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其中《武穆遺書》便作為文化展品在線上博物館展出,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許多人都可以通過簡易的方式閱覽這部略帶傳奇色彩的書籍,即使在足不出戶的時候,岳飛的廟前依舊是香火旺盛的景象。
2021年,正值,岳飛精神再度被人們提起,他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既成了人們的一種情懷,也成了人們的一種信仰,生在紅旗下的中國人,在每年對岳飛的紀念活動中,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岳飛一樣的人,在這個社會之中發揮自己的價值。
2022年3月24日是岳飛誕辰919周年,作為忠孝兩全的典范,柴桑區舉行了岳飛誕辰919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以求讓更多的人知曉岳飛的家風,堅持岳飛精神的學習,堅持文化傳承。
《武穆遺書》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傳奇,它一頭連接著江湖,一頭連接著人們的生活,在武俠世界和現實生活中,為人們建立了一個連接彼此的精神紐帶。
中國知網;2016年7月15日;《走進〈武穆遺書〉》
中國新聞網;2013年7月31日;《岳飛后人:'九陰真經'是虛構 '武穆遺書'真的有》
中國新聞網;2013年8月27日;《金庸筆下的《武穆遺書》曝光:實為武功秘籍(圖)》
中國新聞網;2022年3月24日;《盡忠報國”還是“精忠報國”?你可能不懂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