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他尊重的呂布、呂蒙、魯肅、張遼、張飛、趙云、劉備、曹操、袁紹等人面前也不會感到自卑。但是卻有另外1個人,是關羽的心理陰影,他們是誰?
董卓是關羽一輩子不敢抬頭一看的男人,董卓不僅是關西世家,而且武藝高強。董卓的綜合能力的確很強,甚至超過曹操,可惜,它做大的太早了(錯誤的時間做了出頭鳥,本來閉關自守還能做個關西的土霸王,但是還是因為內部西涼軍和并州軍的矛盾死于內訌),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它那里,比如地利方面,雖然關西的河谷地區可以梯次防御的形勝之地,但是它盤踞的關中西涼經過100年的綠林赤眉大血洗后人口凋零一直沒有恢復起來(東漢遷都到洛陽就是因為關中殘破)
特別是它的世家豪帥背景(隴西軍閥世家)甩關羽十八條街,在世家背景這塊,關羽是有些先天自卑的。而在董卓看來,關羽給它提鞋都不配。關羽年輕時因為自己是白丁被董卓鄙視(三國演義中關羽從農民起義軍的亂軍種殺出血路救了董卓的命,而當董卓得知他是白丁了連個謝謝都沒有就拉長了臉跑了,氣的張飛要和董卓決斗),關羽落下心理陰影,甚至衍生出一種病態的傲慢無禮,看誰都是瞧不上,從此一副大架子。
當然,關羽的傲慢也給他帶來災禍,后來因為他辱陸遜,辱罵吳國領導人為江東鼠輩,導致后者怒氣郁郁在心,最后慘死于資歷平平的無名小將陸遜之手。
1 董卓的武藝和早期口碑(下文有后期口碑)
董卓武藝高強,能攜帶雙份弓箭,在馬上飛馳中左右同時發射,董卓年輕時喜愛行俠仗義,曾經到羌人部落游玩,羌族豪帥都和他交情篤深,后來,董卓回鄉耕種,有羌族貴族來拜訪他,他就殺耕牛接待(當時的最高規格),羌人首領們非常感動,他們回去后湊了上千頭各種牲畜贈送給董卓。
2 董卓的世家軍事貴族背景
董卓是西涼軍閥武人的代表,西涼軍閥是當時戰斗力最強的軍閥,西涼軍閥的戰斗素養和技能之所以強悍,得益于東漢中后期的主要外部防務安全威脅-----羌人叛亂,持續百年的羌人判亂給西涼軍閥帶來了高強度實戰磨煉!(南匈奴內附之后匈奴已經不再是漢朝的頭號防務安全威脅了!)當時西涼軍閥和并州軍閥還沒有如同隋唐時期的關隴軍閥那樣合流為統一的關西軍閥(唐朝的建立者們來自河東汾水河谷,隋唐五代時期,關西軍閥這個詞匯往往對應關東軍閥,其中五代時期的關西軍閥只剩下了河東軍閥,西涼和關中徹底衰弱)當時的軍閥派系主要有河東軍(并州軍,后來被關西軍吸收) 關西軍 黃巾軍殘部(如白波軍 黑山軍 青州軍為曹操吸收) 關東各軍閥
關西軍的戰斗力在并州軍(丁原呂布等人)之上,原因是:并州的主要防務威脅:南匈奴名義上是漢朝屬國,拓跋鮮卑尚未壯大,而且東漢已經放棄了前套(敕勒川平原)和后套(土默特平原)等防務前哨,整個河套乃至山西北部都淪為了游牧民的牧場和緩沖區,并州的邊境戰斗和壓力是不如河西地區持續的。
羌氐是當時分布在甘肅青海和四川西部等高原地區,尤其是湟水河谷 河西走廊 河水河谷等地區的游牧民族,有人認為這些牧羊的民族在語言和起源上和華夏族早期起源有較深淵源。
董卓是關西漢人豪強,他同羌氐豪帥多有聯系,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游歷整個羌中結交羌族貴族,這種情況在關西軍閥中是常態,東漢建國前的王莽戰爭(綠林赤眉之亂)造成關隴殘破,人口空虛的關西地區大批胡人開始內遷,河西的漢人多和羌胡混居,比如關西軍閥馬超(馬超是關西軍閥馬騰的兒子)的母親就是氐族貴族的女兒,后來馬超也是利用氐族的關系取道川西高原投奔劉備。
漢朝試圖強制讓內遷羌族轉游牧為農耕的政策造成桀驁不馴的羌人持續100年的不間斷叛亂,董卓在鎮壓羌人起義過程中逐漸建立了一支只聽命于自己的軍隊。這支軍隊成員多是羌胡人雇傭兵。關西各族人民屢遭戰亂,習性尚武,婦女亦多能挾弓而斗,因此關西軍具有較強的戰斗力
3 董卓的后期口碑----當時的人并不認為董卓是試圖要竊取皇權的野望家陰謀家!
董卓頗得羌胡之豪爽風氣,為人豪俠任性,夠朋友,講義氣,篤信暴力和武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有些胡化了,他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和遵循漢人傳統的關東軍閥大不相同。而篤信暴力也是三國時期漢人軍閥的常態,殺戮平民不成為當時人鄙視董卓的主要理由。
古代游牧民族的價值觀,并不以搶掠為恥辱,反而認為有能力搶掠是強者的表現,劫掠在嚴酷的草原生存環境中是生存的必要,是生存和發展的必須:倭馬亞王朝早期的詩人顧托密描述阿拉伯半島的貝因都牧民的詩歌:“我們以劫掠為職業,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倘若無人可供我們劫掠,我們就劫掠自己的朋友和兄弟。”
董卓管理羌胡軍隊的一個特點,它的部隊很多都是雜胡和羌人,它篤信慈不領兵,他用暴力制衡各部,放縱士兵在戰斗間隙淫殺擄掠,維持給養,籍以保持軍隊的士氣。這在關西軍閥甚至關東漢人軍閥的行為模式里都是常態。
3個例子:
漢獻帝東渡河水進入山西逃亡的時候,因為船少,很多士兵爭搶上船,船上裝不了那么多人,董承等人揮刀斬斷了很多人的手指才控制住了局面(在當時饑餓的亂世,斷了手指只有死路一條),李傕的軍人追上來,看到追不上皇帝了,于是就開始當場奸污未能渡河的宮女,并搶劫官員和隨從,很多人衣服都全部被搶劫了,甚至頭發都被截斷了(頭發可以用來制作保暖設施)。當時是冬天,被搶了衣服的人只有一個命運-----活活失溫凍死。
涼州兵本來就是燒殺搶掠出身,董卓在軍需短缺的時候,曾經派軍隊襲擊潁川郡陽城縣(河南登封,夏朝早期舜禹都城) - 百度百科),將正在舉辦“二月社”的農民百姓全部屠殺,把男人的人頭掛在馬車上,把婦女全部擄走,還喊著:“打了大勝仗回來”,焚燒洛陽時候,也是趁機奸淫擄掠,挖掘公卿墳墓盜取財寶。
李傕、郭汜(關西軍將領,董卓的繼承人)的士兵進入宮內,搶劫宮女財物,同天,李傕又挾持獻帝至北城塢,當時關中人煙很少土地拋荒,老百姓大量餓死,獻帝左右的侍臣都面有饑色。獻帝只得派人向李傕討得五具發臭的牛骨頭來糊口(估計不是耕牛骨,而是羌胡的牦牛,關西軍行軍會帶著一些牲畜作為軍用糧,關西軍的騎兵很強)。而此時,李傕部下的羌人與胡人不斷地到獻帝住地的大門窺探宮女,說:“你就是皇帝吧!李傕許諾賜給我們的宮女,現在都在什么地方?”獻帝感到不安,派侍中劉艾對關西軍的參謀總長賈詡說:“卿以前對國家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因此得到提升,享受榮寵。如今羌人與胡人塞滿道路,卿應該籌劃一個對策。”
4 董卓和他的關西羌胡軍團是真的想篡奪漢朝的皇位么?
關東軍閥討伐董卓的合法性的名義是:董卓挾持天子要謀逆帝位,而不是因為董卓過于殘暴而討伐,百姓被屠殺關東軍閥并不在意,它們在意的是皇室的變更和它們自身的政治特權,因為是董卓冊立新君,新的皇室系統是董卓一手扶持起來的,這樣董卓增加了自己對新皇室的影響力和個人威信,動了以袁紹、孔融、袁術、曹操、何進等人為代表的關東世家的政治特權等奶酪。
董卓是強硬豪邁的軍閥,但是也知道妥協和平衡,并不是一味的用暴力壓制,它知道自己是成名于軍旅的寒族武人,為關東世家軍閥輕視,它曾經也是試圖拉攏袁紹,曹操,孫堅等反對派。但是袁紹軟硬不吃,最后無奈翻臉,在袁紹公開翻臉后并只身逃亡河北后,董卓虐殺了袁紹留在洛陽的家人,一家老弱婦孺55口全部被殘忍的砍頭。
“我劍也未嘗不利”,關東世家的扛把子----袁紹公開挑戰董卓的權威性,董卓大怒
董卓對曹操也一直很好,不斷提拔,給與恩惠,試圖拉攏和妥協,最后也是被迫翻臉了
它曾經派李傕前來拉攏孫堅,說要和孫堅結成兒女親家,被孫堅嚴詞拒絕。江東猛虎孫堅一直是十八路諸侯中唯二的猛沖猛打(另一個是曹操,它想COSPLAY江東猛虎,在董卓戰爭末期猛追董卓,差點丟了小命),不采用張學良模式的保存實力模式,軟硬不吃的打擊董卓,是董卓的死對頭。
所以董卓是有政治智慧的,否則它也不會成為關西軍的老大,它死了關西軍果然陷入分裂和內斗!
5 董卓戰爭時期,董卓并沒有篡奪皇位的計劃
董卓在進京途中發現陳留王劉協小小年紀,懂得恩威并施,而且言辭思維清晰,他十分欣賞,認為這恩威并施鍥合自己的價值觀。董卓廢少帝辯,立陳留王協。董卓認為劉辨舉止輕浮,當年如果不是母族勢大,靈帝會傳位劉協。雖然不合乎禮制,遭到豪強比如袁紹的堅決反對,但是董卓認為自己才是男一號,不容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
董卓如果當時有篡奪皇位的計劃,沒必要選擇一個優秀的資質更好,更聰明的,而應該選擇一個好控制的,而且容易被控制的,和自己親近的。它選擇了賢良的陳留王,說明它思考了漢室的發展和穩定等問題。
董卓也很大程度地和朝廷各方面勢力的合作,廣辟名士,請到了蔡邕(士大夫代表)、袁紹的叔叔袁隗(世宦代表),竭盡心力尋求他們的支持。給黨人平反,“擢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這些不正是朝野期待很久的嗎?在朝廷重要官職的分配上,董卓也有所克制,注意平衡,“卓所親愛,并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董卓自己人最高的也就是都騎尉。
反而王允之輩才是真正的亂漢之人,設計殺了董卓,得勢之后托大,高估自身實力和掌控力,在是否赦免西涼軍閥問題上猶豫不決,殺蔡邕,逼反李郭等人等人。更何況董卓為了守護大漢和外族戰斗多少次?皇帝懼怕他還撤職,最后還是買官重新上位的。
董卓死后,李傕等帶三千軍逃走。這三千軍就是當初董卓進京時的三千西涼鐵騎。后來,李傕等雖號稱有十萬,但實際上真正的西涼兵還不足兩千人。其余人馬大多是在進攻長安路上沿途招募的流民,都是烏合之眾,壯了聲勢而已。
董卓對權勢有野心,從他扶持新君主可以看出,他是有計劃的在做政治預謀,但是他對皇位沒有直接控制的意圖。而且它的人數較少的軍隊是一群靠殺戮和掠奪維系的亡命之徒,它軍隊的暴行不能說和董卓的胡化思維沒有關系,但是并不是董卓被討伐的主要原因,
董卓 曹操 孫堅 劉備 是三國時期真正意義上的豪雄,他們的門閥地位起點很一般,但是他們的綜合能力的確很強,所以在當時地方封建領主世家貴族模式的半分封制系統中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