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孔子說:“禘祭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后,我就不想觀看了。”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禘,一種祭祀的名字。這種祭祀在古代極為隆重,只有天子才能舉行。然而孔子在這里說的,是魯國的國君,也就是諸侯實行禘禮,這又是一種越禮行為,就和前面說過的八佾舞于庭、旅于泰山一樣,所以孔子說他不想觀看。
既,已經。
灌,灌祭,祭祀開始的時候用酒澆地來請神的一種做法。
因為中國人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會指著自己的鼻子,所以這個字后來就用來表示自己了。這一點和西方人的習慣就不一樣,西方人指自己的時候,常常會用大拇指指向自己的胸口。古人就按照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習慣,來創造和使用漢字。
這一章又是在說越禮的行為。我們前面就學過孔子對魯國大夫季氏越禮行為的不滿,這一章他所反對的是魯國的國君。我們可以感覺到,這一次孔子的語氣就比對季氏要客氣委婉一些,畢竟這次反對的是國君,所以他的態度也和對待大夫的態度不一樣。這同樣也從側面反映出來,孔子對等級、禮儀的重視。
今天我們讀了《論語》八佾篇的第十章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