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的腳步已日益臨近,備考的氛圍也日漸緊張。考生們也在絞盡腦汁、竭盡所能地尋求突破方法。然而還是有諸多的考生在備考中迷失方向,甚至題目接觸越多,思路越凌亂,進而有放棄的懈怠。結果也可想而知。細細想來,這樣的情況每年不在少數,其背后凸顯了廣大考生沒有抓住申論備考的根本規律。而當前國考申論的考試呈現出靈活性、科學性、具體性的特點,對于廣大考生的能力也要求越來越高,故此,唯有抓住根本,方能應對新形勢,化解新問題。特此申論寫作網將結合國考實踐題目,對申論作答的根本規律進行深入剖析。
一、大綱解析
俗話說:天下方法出大綱。可見在實踐的考試中,大綱的指導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國考大綱一,第一條明確說明:申論主要通過應考者對給定資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這一句話也明確的說明了申論考查的最根本規律,那就是申論的要點是基于對給定資料的分析和提煉,簡言之,申論要點基本來自于給定材料。因此,對于考生而言就必須對給定資料充分閱讀、認知,進而提煉出給定題干所要求要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申論最根本的能力在于閱讀理解能力,領會材料意圖,從而提煉歸納要點。
二、閱讀能力提升
談到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就必須明確閱讀理解的載體,由小及大,從字到詞,到句,到段落,再到小材料,以及最后的大材料,都不僅是略知一二,而要了如指掌,滿盤皆知。而其中詞語和段落的閱讀起著最為直接的作用。故此申論寫作網將向廣大考生重點介紹詞語和段落的閱讀方法,以幫助廣大考生更快抓住材料要點。
(一)詞語閱讀法
1、表并列:并列的詞語說明詞語前后的內容是并列關系,從要點角度來看可視為同一類型、同一層次的要點。例如不僅、而且、以及、同時……
2、表總結:總結性的詞語表示總結詞語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總括,即是對前面主要內容的總結。例如因此、總之、綜上所述、故此、由此可見……
(二)段落閱讀法
1、總分關系
總分的段落關系指的是首段為余下段落的總括,余下段落之間則為要點的并列。通過如此分析可以高效的提煉出要點的總括句,也能很快地梳理出指定的要點。
2、分總關系
分總的段落關系是指最后一段是前面段落的總結,如此可以從最后一段中提煉出整個段落的核心句、主要內容。
三、真題解析
2015年國考副省級第一題為例:
題干:請在“給定資料1”的三處橫線上各填一句話,使該則材料的結論語義連貫完整。
要求:(1)準確、全面、精煉
(2)在答題卡上按“可見,技術創新不僅......同時......因而......”的句式作答
(3)總字數不超過100字
解析:
分析題干:通過題干可見,本題最核心考查的就是閱讀理解能力,因此要對段落和詞語進行充分解析,從而使材料語義完整通順。
分析段落:結合材料可知,這一句話是放在材料的最后一個段落,因此它是對前面段落的總結,務必充分理解、剖析前面段落的內容,從而精準的填充段落的要點。
分析詞語:結合“可見,技術創新不僅......同時......因而......”這句話可知,“技術創新”是本段落的主語,也是前面的論述主體;“不僅....同時....”則是并列的詞語關系,由此可見,材料的前文應該論述了“技術創新”兩方面的內容,通過對前面材料的分析可知,其分別談到了技術創新對“社會”和“人”的積極影響。“因而”一詞表示總結,是對本段落前面內容的總結,本身也是對內容的一種推論,其表述的內容核心與段落前文并無本質區別。故此可形成這樣一種結論:“要通過加大技術創新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參考答案:
技術創新不僅給人類社會生活、制度建設以及社會關系發展帶來變革,同時也使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實現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因而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