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榜首美男子大家想到的當然便是潘安,不是有個成語叫“貌比潘安”嗎?可見潘安不是一般的美,那
這么個帥的男子為何會參加謀殺太子呢?這還要從其時社會環境說起。
潘安的原名叫做潘岳,乃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官員。自漢末以來,名士便成為了一個極為奇特的群體
。魏晉時期更是將他們推到了巔峰,魏晉名士的行為和心態現在被稱為“魏晉風姿”。
年少成名,由于容顏而飽嘗贊譽,都使得潘岳的性格變得越發輕躁。他自以為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卻仕
途不順,郁郁不得志之下,公元296年,潘岳投靠了賈謐,再次為官,擔任了黃門侍郎一職,從此成為“
二十四友”榜首人,和賈南風一伙同流合污。
賈謐身為賈南風的外甥,毫無疑問受到了極大的寵愛。他承繼了外祖父賈充的爵位。在整個西晉皇朝的權
勢一時無二。潘岳攀龍附鳳成為了賈謐的死黨!
這讓潘安一時間成為臭名遠揚的人物。就連他的母親都看不下去,勸他不要再這般作踐自己。但是攀附上
權貴的潘安益發的變本加厲。甚至參加了關于太子的謀害。
司馬遹是晉惠帝司馬衷的長子,也是晉武帝司馬炎欽定的下一代皇位承繼人。一直生不出兒子的皇后賈南
風天然是容不得他的。于是就將其騙入宮中灌醉,騙他抄下了一篇謀反之文。
大醉的人寫下的東西天然無異于亂涂亂畫。這個時候就由潘岳發揮他的“才能”將那片謀反文章補全筆畫
,坐實了太子謀反的罪名。
但是皇后賈南風的種種倒行逆施,總算引發了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起兵誅殺了賈南風及其翅膀。并且逼
司馬衷退位,委任孫秀為宰相。在孫秀的策劃之下,潘安與石崇等本來的賈謐翅膀皆被冠以了謀反罪名。
魏晉名士多有爭議,他們能夠貪財的一起清高,也能夠在卑劣的一起風流。其實這些品質歷來都不沖突。
由于魏晉時期,多不以成敗論英豪。潘安他少年有才,容貌無雙,對妻子專情。
但是一起也攀龍附鳳,為人輕浮。這或許不是一個完美的英豪形象,但卻貴在真實,貴在至情至性。究竟
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英豪與名士其實都是悲痛的。
自古不以成敗論英豪,潘安成也年代,敗也年代,年代鑄就歷史英豪。潘安只不過是生不逢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