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確實算的上是一代明君,但明君背后也有一些見不得人的事。關于見不得人的事,很多人以為是玄武門事變,但實際上李世民一生最見不得人,也是隱瞞最深的事情當屬霸占了兩個兄弟媳婦兒。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門伏擊殺害李建成和李元吉。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士兵得知消息后,集合起來猛烈沖擊玄武門,危在旦夕之時,尉遲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扔下了玄武門。此時,這些殺紅眼的士兵看到死去的主人,才放棄了抵抗,紛紛逃難而去。
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將士潰散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眷也成為了李世民砧板上的肉。于是李世民下令秦王府士兵沖入兩座府宅之中,殘忍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子嗣。而這兩座府宅中的女眷則被李世民帶入了皇宮,成為了李世民后宮中的一部分,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齊王李元吉的王妃楊氏。
史書記載,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以此可見,楊妃在當時絕對算的上是一個絕世美女,而李世民年輕時又是一個絕對的好色之徒,即便到了晚年還曾大肆搜羅美女入宮服侍自己,武則天便是在其晚年才入宮的。以此可見,李世民霸占楊妃有一部分是因為貪戀楊妃美色。
除了貪戀美色之外,《新唐書》中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有意讓楊妃繼任皇后;
曹王[李]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后。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楊妃不僅得到了李世民的寵幸,而且還為李世民生下了一個兒子李明。甚至在長孫皇后去世時,李世民還想著立她為皇后。但魏征勸諫說:“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于是李世民放棄了立楊妃為后的念想。
辰嬴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的妻子,但在嫁給晉文公之前,辰嬴曾經嫁給過晉文公的侄子晉懷公。后來晉文公去世后,在商議立國君之時,很多人反對辰嬴的兒子繼位為君,因此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魏征說這些話就是告訴李世民,為了將來國家的安定,不能讓楊妃為后。
李世民聽了魏征的意見后,不僅沒有立楊妃為皇后,甚至連個基礎的名份都沒有給楊妃。也因此楊妃在李世民的后宮中連個低級的妃嬪都不是,直到其去世時還頂著李元吉妃嬪的帽子。很顯然李世民是有意給楊妃演一出戲,以安撫楊妃,或者是其背后的勢力。
實際上,楊妃背后是非常有勢力的。隋唐時期,由于世家門閥統治著中國,因此所有的達官貴人都選擇以聯姻來增強自身的實力,皇室也不例外。
唐朝建立之初,李淵為了得到世家門閥的支持,所以給李建成娶了鄭觀音,給李元吉娶了楊氏。鄭觀音的父親鄭繼伯在隋朝時是金紫光祿大夫、括州刺史。而楊氏更不得了,她出身弘農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同時也是唐初宰相楊恭仁、楊師道的侄女。娶了她就等于和當時的弘農楊氏聯姻,得到了弘農楊氏這個世家大族的支持,對于穩定唐初的政局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李世民納楊氏入宮,大部分人都是支持的。
李世民除了霸占楊氏之外,還霸占了另一個兄弟的媳婦兒,那就是廬江王李瑗的老婆。
當時李瑗和李建成關系密切,所以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假借李淵命令召其入宮。此時李瑗懼禍,所以選擇叛變,結果自然是被李世民處死。李瑗死后,其妻妾也全部被納入了皇宮之中。
有一天,侍中王珪進見,看到了李世民身邊的美女。李世民當即說到:“廬江王李瑗多行不義,殺了這個美人丈夫,而且強行霸占她為妾,所以滅亡是應該的。”
聽到此話后,王珪起身問到:“陛下既然知道了李瑗滅亡的原因,為何還要把他的美妾留在身邊呢?我看陛下并不是從心里認為這件事是不對的吧。”李世民聽后,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后來便將這個兄弟媳婦兒放出了皇宮。以此可見,李世民霸占這個兄弟媳婦兒完全是因為其美色,一代帝王也有瘋狂的私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