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的草書對整個中國書法的發(fā)展影響深遠,給書壇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晉代的王羲之,中年就師承張芝,對漢、魏書法,最為摯愛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余不足觀,他還認為自己的草書不如張芝。
狂草大師懷素自稱草書得于'二張'(張芝、張旭)。草書大家孫過庭在他的《書譜》中也多次提到,張芝的草書是他一生的藍本,稱“張芝草圣,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后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后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于此。
今天給大家分享張芝《冠軍帖》。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珊尬岵?,不辨行動,潛
這幅作品,用筆淋漓酣暢,使轉(zhuǎn)法度嚴謹,表現(xiàn)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點畫起止分明,收放有度。
釋文:不可耳。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fù)得一會。不講
釋文: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游悉,誰同故數(shù)往虎丘,不此甚蕭索……
點畫的“實”與牽絲的“虛”相得益彰。字勢奇崛,振人心神。
釋文:藥欲數(shù)處。看過還復(fù),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云見左
“散”之險絕、“見”之內(nèi)斂,“粗”字“米”旁的右上一點置入“且”的左上角等,結(jié)字有巧思,令人叫絕。
釋文:軍,彌若論聽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