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寶黛釵三人的情感糾葛,雖然因?yàn)楹笏氖氐纳⒇?,乃至沒有具體的結(jié)局。但大家比較公認(rèn)的是:黛玉先死,寶玉和寶釵必然會有一段婚姻。但也未能白頭到老,最后寶玉出家,留下寶釵一人獨(dú)守空闈。
盡管形成這個結(jié)局的過程或許多種多樣,但應(yīng)該是大差不離的。其實(shí),即使有了這個結(jié)局,大家心里同樣也會有很多疑惑。
比如,黛玉死后,如果寶玉寶釵真能結(jié)婚,以寶釵之能,為何就留不住憐香惜玉的賈寶玉呢?按道理,賈府逐漸衰敗,更需要像寶釵這樣的能干之人,以圖力挽狂瀾。這樣,寶釵在賈府的地位也必將與日俱增。在父母親人的注視之下,在寶釵的柔情似水之中,賈寶玉會不知道“憐取眼前人”?
其實(shí),無論賈寶玉身上肩負(fù)著何等重任,對他而言,“情”才是唯一難舍之處。所以,黛玉生前,盡管對黛玉癡迷不悔,賈寶玉還是倚紅偎翠,根本做不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專注。黛玉死后,曾今多次神迷于寶釵的寶玉,似乎也確實(shí)沒有拋棄如花美眷的道理。
唯一能讓賈寶玉這么做的可能,或許就是賈寶玉遇到了什么,乃至將以往的“多情”忘得一干二凈,而只記得和黛玉之間的海誓山盟。曾記否,“你若死了,我便出家做和尚去”?猶記否,“你若先死,我便出家,變個烏龜給你馱碑”?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么,賈寶玉為何會一改原來的本性呢?
其實(shí),關(guān)于賈寶玉“遺忘”,忘卻本性的可能,在《紅樓夢》里有過好幾次提示。尤其在他第一次去探望寶釵的時候,中途就有一個場景,足以說明賈寶玉對寶釵的一切,都將是“忘情之川”,必然被忘記得一干二凈。
黛玉進(jìn)賈府不久,寶釵也來到了榮國府,住進(jìn)了梨香院?!都t樓夢》第八回里,得知寶釵熱毒發(fā)作在家養(yǎng)病,自詡多情的賈寶玉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個憐香惜玉的機(jī)會,便尋機(jī)前去探望。路上遇到了兩個有意思的人,他們是賈府的“清客相公”。說得好聽,其實(shí)就是養(yǎng)的一群吃白飯的閑人——詹光、單聘仁。
這兩個清客相公好不容易見到寶玉這個少主人,必然要好好地拍一回馬屁。于是便異常熱情地噓寒問暖,其中有一個場景:
一見了寶玉,便都笑著趕上來,一個抱住腰,一個攜著手,都道:“我的菩薩哥兒,我說作了好夢呢,好容易得遇見了你?!闭f著,請了安,又問好,嘮叨半日,方才走開。這老嬤嬤又叫住,因問:“你二位爺是從老爺跟前來的不是?”他二人點(diǎn)頭道:“老爺在夢坡齋小書房里歇中覺呢,不妨事的?!?/p>
這段話里,很少有人注意到里面的情節(jié)。即使有幾個目光如炬的朋友,頂多也就將注意力放在人名之上:詹光=沾光,單聘仁=善騙人,以此和薛家住在賈府的動機(jī)聯(lián)系起來。
其實(shí),這段話里有一個很不起眼的細(xì)節(jié),足以提示我們,賈寶玉和寶釵之間,日后必然是一種“相忘于江湖”的結(jié)局。
那就是和賈政有關(guān)。在詹光單聘仁口中,“老爺在夢坡齋小書房里歇中覺”。也就是說或,寶玉最害怕的人,賈政正在書房睡午覺。這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就在賈政的書房名字上:夢坡齋。
首先,這是賈寶玉第一次正式探望寶釵,可以說是兩人的第一次。對當(dāng)事人來說,其意義必然非同凡響。
其次,賈政的書房“夢坡齋”,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我們知道,《紅樓夢》最常用的寫作方法,就是“諧音”。夢坡齋三字,我們反復(fù)念幾遍,最容易和什么聯(lián)系起來?
“孟婆災(zāi)”!
不錯,賈寶玉第一次探望寶釵,遇到一個“沾光”(而來)、且又“善騙人”(的薛家)。從他們口里,聽到的是“孟婆災(zāi)”。
孟婆是什么?傳說中,人在轉(zhuǎn)世投胎之前,都需要喝上一碗孟婆湯,將前塵往事忘得一干二凈,才能重新做人。
所以,這或許也就是作者在提示,寶玉寶釵的以“第一次”正式交往,之后就將遭遇“喝孟婆湯”一樣的災(zāi)難。
喝了孟婆湯的賈寶玉,也就將寶釵忘記得一干二凈了。于是,拋家棄妻出家而去,也就顯得那么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