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過一句:
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識。
后半句我不作判斷,但前半句“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深以為然。
事實上,只有學會科學地思考,才能更高效地學習知識。
希望不僅是給大家講授理財知識,還希望更科學地講授,這樣大家理解起來更容易,更快速。
之前文章里介紹,通過基金定投,普通人也能比較容易實現10%+的年化收益。
基金定投,如果將主動型基金作為投資標的,基金經理的選擇就會顯得很重要。
怎樣選出一名靠譜的基金經理呢?
選擇基金經理時,大家可以根據上圖提供的步驟進行,我詳細說說。
STEP1
挑選基金經理時,首先關注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建議選擇從業3年以上的基金經理。
3年這個數字怎么來的?
2018年1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20年,在任基金經理的平均任職年限為2.61年。
關于從業年限,我的觀點是醬紫:
并不是說從業時間越長,取得的業績一定越好。
而是說從業時間越長,經驗相對越豐富,處置各種狀況的能力相對更強。
挑選基金經理時,建議大家重點關注經歷了牛熊周期的老司機,長期看,他們的業績也更出色。
STEP2
從業年限篩掉了部分基金經理,接下來的篩選條件是業績。
這一點,不用我多說你也知道很重要。
用業績篩選基金經理是基于這樣的思考:
歷史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未來取得優秀業績的可能性并不絕對,但概率較大。
道理也容易理解,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下一次考試不一定得高分,但大概率得高分。
用業績篩選基金經理,需要兼顧長短期業績,一定不要因為優秀的短期業績草率做判斷。
畢竟,笑的時間最長才笑得最好。
具體篩選,建議關注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這些時間段里,業績表現都排在同類前三分之一的基金。
掌舵這些基金的基金經理,能力相對優秀。
STEP3
最后還要關注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操作風格無好壞,關鍵是否適合自己。
比如有的基金經理偏好成長股,有的喜歡價值股;有的偏好集中持股,有的喜歡分散持股;有的偏好主題,有的喜歡大盤等等。
如果說你相對保守,偏好穩健,建議選擇偏好價值、分散持股的基金經理;
如果說你相對激進,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選擇偏好成長、集中持股的基金經理。
至于怎樣判斷一名基金經理的喜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它過去掌舵的幾只基金。
在他掌舵期間,基金的持倉情況究竟是怎樣的。
有關持倉的詳細情況,在天天基金網、好買網等網站上都可以查詢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OK,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關于怎樣挑選基金經理,還有啥問題給我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