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9 09:29:00)
標簽:
武夷恩施玉露黃山毛峰茶葉命名之法烏龍茶分類:
精茗蘊香一、中國十八個產茶省:
01、安徽省: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太平猴魁等;
02、浙江省:西湖龍井等;
03、江蘇省:碧螺春等
04、江西省:廬山云霧茶等;
05、四川省:峨嵋竹葉青、青城倒茶等
06、湖北省:恩施玉露、峽州毛峰等;
07、湖南省:君山銀針等;
08、福建省:大紅袍、肉桂、鐵羅漢、金佛等;
09、海南省:水滿茶、鷓鴣茶、白沙綠茶等;
10、云南省:普洱茶等;
11、廣東省:鐵觀音等
12、河南省:信陽毛尖等;
13、山東省:泰山女兒茶、日照雪青、嶗山云霧等;
14、甘肅省:商南泉茗等;
15、貴州省:都云毛尖、遵義毛峰等;
16、陜西省:紫陽毛尖、午子仙豪等;
17、廣西壯族自治區:凌云白豪、廣西紅碎等;
18、西藏自治區:茶禺綠茶等;
19、重慶市:景星碧綠、清明香、云霧毛峰、滴翠劍茗等;
20、臺灣省:凍頂烏龍、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等。
中國是茶葉大國,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茶的品種特別多。現在全國能夠叫的出名的茶葉就有一千多種。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不少是名氣很大的。如果要給它們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會排出不同的名單來,以下只是一種說法:
1、杭州龍井: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于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云、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于獅峰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于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并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于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槍,,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愛。
2、蘇州碧螺春:
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采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后杯中白云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
關于“碧螺春”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3、黃山毛峰:
產于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云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
黃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細。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峰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灸人口。
4、廬山云霧:
產于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云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產于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6、恩施玉露:
產于湖北恩施。湖北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現仍是我國的重要產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制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對采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葉底色綠如玉。“三綠”(茶綠、湯綠、葉底綠)為其顯著特點。
日本自唐代從我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綠茶,其玉露茶制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
7、白毫銀針:
這是一種白茶,產于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松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時未經揉捻,茶汁較難浸出,因此沖泡時間應稍延長。
白茶味溫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藥用。在港澳地區,零售商店常將少許白茶拼配進其他茶類,以提高其檔次,進而獲取商業價值。
8、武夷巖茶:
產于福建崇安縣武夷山。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茶湯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后,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9、安溪鐵觀音:
產于閩南安溪。鐵觀音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制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制作過程中因咖啡堿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后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究。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關于“鐵觀音”茶名的由來,可以參見《茶葉命名之法》
10、云南普洱茶:
產于云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云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在它的香氣、滋潤,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飲用。
普洱茶的呂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于它有可貴的藥效,因此,海外僑泡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在其他的“中國十大名茶”說法中,一般常見到的有產于安徽屯溪等地的“屯綠”、產于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產于云南的“滇紅”等。
二、全國茶的概述及中國四大茶區:
從世界上看,現在能夠出產茶葉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最北的地區是北緯的是49°,位于前蘇聯,我國相同緯度地區已經不出產茶葉了(大致相當于我國東北的北部,北京大致是北緯40°);最難的地區是南緯33°,在南非。
世界上有茶園的國家雖然不少,但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尼亞、土耳其等幾國的茶園面積之和就占了世界茶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世界上每年的茶葉產量大約有300萬噸,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產于亞洲。也就是說世界茶葉生產的集中度是比較大的,也許這樣才有“規模效益”。
世界的茶葉的產量中,品種最多的是紅茶,占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紅茶不是我國出產的強項,我國國民對紅茶的喜愛不及綠茶。我國是出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所產綠茶占世界綠茶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茶葉總產量最大國家是印度。他們占有茶葉生產的天時地利。但是這件事情是可以人為的,我們需要努力。
在我國的許多的省份都出產茶葉,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將我國的產茶區劃分為四大茶區:
01.江北茶區:
這是我國最北的產茶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山東、安徽、蘇北、河南、陜西、甘肅等地。主要的產品是綠茶。
02、江南茶區:
這是我國茶葉市場最為集中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種較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產量也很大,品質好。
03、華南茶區:
指南嶺以南的產茶區,即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是我國最南的茶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
04、西南茶區:
我國西南各省產茶區。一般認為這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地理和氣候很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目前產量最大的綠茶和邊茶。
我國的茶園面積總數很大,但是單位面積的茶葉產量不大,還不到世界平均單產的一半,應該說生產上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我國目前60多萬噸的茶葉年產量中,名優茶的產量較小,只占到總產量的百分之十一。同時我國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也不大,大約只有300克左右,如果茶葉增產,國內對一般茶的消化能力增加幅度很有限,當然潛力是很大的。對于具體的茶葉企業來說,雖然300克(六兩)的人均數不大,但是市場的總規模很可觀,關鍵看企業的產品和市場的運作能力。
三、中國部分茶區特點:
01、杭州西湖茶區:
在1000余年前的唐代,杭州就有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品嘗龍井茶,并贊不絕口。于是將廟前18株茶樹封為"御茶"。從此龍井茶聲名遠揚。
02、黃山毛峰茶產地:
黃山為我國東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蒼勁多姿之奇松,嶙峋維妙之怪石,變幻莫測之云海,色清甘美之溫泉聞名于世。黃山風景區內海拔700-800M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慈光閣一帶為特級黃山毛峰的主產地。風景區外的湯口、崗村、楊村、方村也是黃山毛峰的重要產區。歷史上有黃山"四大名家"之稱。現在黃山毛峰的生產已擴展到黃山市的徽州地區、黃山區、歙縣、黔縣等地。
03、浙江平水茶區:
包括紹興、渚暨、嵊縣、新昌、上虞、余姚、奉化、天臺、東陽等地。境內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綿延不絕,大小溪流縱橫交錯,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所產平水珠茶被譽為“綠色珍珠”蜚聲國際市場。
04、江西婺源茶區:
地處江西婺源縣,是江西省主要的綠茶產區之一。婺源境內的五龍山、石耳山、障公山、高湖山均為名茶產地。
05、祁門祁紅茶產地:
祁門地處安徽南端,東鄰黔縣,東南接壤休寧,西南緊接江西省的景德鎮,北抵石臺、東至兩縣。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0%,一般海拔高度為600M左右,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1700ml。千面巖、紫色巖的風化土壤,長期孕育出地域性的“祁門”良種茶樹,富含香氣成份,形成了祁門紅茶的獨特高香。
06、云南勐海茶區:
云南勐海茶區緯度低、海拔高,最低月平均氣溫為11.9℃,最高月平均氣溫為25.6℃,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茶樹資源極為豐富。滇紅工夫茶和九碎茶滋味濃郁,金毫顯露。普洱茶更具有特殊的藥性作用。
07、閩南安溪茶產區:
閩南安溪是著名的烏龍茶-鐵觀音的產地。鐵觀音芳香馥郁,滿口生津。據傳是安溪縣松林茶農魏飲,上山砍柴,偶見巖石隙間有一棵茶樹,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極為奇異,于是進行移植。因茶重如鐵,美如觀音,故取名“鐵觀音”。
08、武夷巖茶產地: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東南”之譽。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武夷山方圓60公里,全山36峰,99名巖,巖巖產茶。產于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巖茶。其中天心巖的“大紅袍”、慧苑巖的“白雞冠”、蘭谷巖的“小金龜”以及“鐵羅漢”被稱為四大名叢。
09、臺灣凍頂茶區:
位于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海拔1700M。據傳140余年前,舉人林風池參加科舉,后從武夷山帶回36株烏龍茶苗,種在凍頂山上,逐漸繁殖成大規模的茶園。凍頂茶清香可口,氣味奇異,成為烏龍茶中風韻獨特的佼佼者,是臺灣烏龍茶的著名品種。
10、海南五指山茶園:
海南五指山山清水秀,緯度低,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23-24℃,年降水量2000-3000ml,相對溫度80-90%。因此茶多酚含量高達34-38%。海南茶園許多是實行“膠茶間作”,高大的橡膠樹對茶樹提供了良好的蔽陰條件,促使茶葉中茶多酚的生成,成為中國紅碎茶的后起之秀。
其他如廬山云霧,信陽毛尖,湖市君山銀針等名茶的產地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如何購茶才能買到真正的好茶,可是一門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