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重慶召開重慶主城都市圈工作座談會。根據報道,會上,主城都市區21個區、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和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發言。
會議后,重慶主城區擴圍至21區等信息引發廣泛關注。不少媒體解讀為,這是官方首次對主城都市區擴容正式官宣。
事實上,重慶主城擴圍至21個區在今年1月的重慶地方兩會就已經提出,中新網、上游新聞主流媒體也曾有過報道。
在今年1月重慶地方兩會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著力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何謂“一區兩群”呢?官方給出過解釋。
“一區”指重慶主城都市區,包括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涪陵、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21個區。
(圖片來源:上游新聞)
在此之前,這21區被稱為主城都市圈。在今年1月重慶地方兩會,主城都市圈首次改名主城都市區。“一圈兩群”的提法也改成“一區兩群”。
而5月9日的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上,主城都市區的范圍和各區定位更加明確,所以引起更廣泛的關注。
之后,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董建國,也接受了重慶日報的采訪,對主城都市區的相關問題也進行了權威解答。
根據介紹,主城都市區范圍包括21個區:
(圖片來源網絡)
主城新區的12個區有不同定位,包括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四個橋頭堡城市,四個重要戰略支點城市。
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璧山、江津、長壽、南川。
去年10月,重慶市市長唐良智在考察璧山時指出,璧山、江津是“一圈兩群”重要支點、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要聯結點。要發揮區位優勢,當好融入主城的先行區、渝西發展的領頭羊、川渝合作的排頭兵。
另外,璧山已經通軌道,江津也即將通軌道。而且兩地都已經被納入西部科學城,所以,璧山江津被劃入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并不意外。
而長壽和南川此次被明確劃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或許也將會更多受益,比如長壽將更快爭取開工建設至兩江新區快速通道等,從而開啟新的篇章。
(圖片來源:鳳凰新媒體)
四個橋頭堡城市:大足、銅梁、潼南、榮昌。
四個橋頭堡城市均是重慶西部地區和四川接壤的四個區。所以在地理關系上,四區是成渝一體化發展的最前線,這幾個城市和四川各個地區將會深度融合發展。
例如,榮昌牽手瀘州,共同推動川渝滇黔區域口岸物流合作先行先試。雙方還將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協同、平臺建設、國土空間、生態環境、資源要素、公共服務等七大領域深化合作。
另外,銅梁與遂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足和眉山等均積極展開合作。在成渝一體化的框架下,川渝城市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四個橋頭堡城市與四川的合作可能會更為密切。
四個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涪陵、合川、永川、綦江。
重慶除主城區外,另外還有5個區人口破百萬,5個區除了江津,另外4個即為涪陵、合川、永川、綦江(含萬盛經開區)。
而這四個城市正好分布于重慶中心城區的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四個角,被選為戰略支點城市也比較好理解。
據之前報道,我市將積極謀劃永川等一批新的城軌快線項目并爭取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成渝城市群多層次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等國家層面規劃,進一步支撐永川、涪陵、合川等百萬級人口城市發展,成為成渝地區中部的堅實支撐。
市發改委主任接受采訪時指出,全面部署推進主城都市區高質量發展,是立足重慶市情、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的戰略舉措和科學決策,是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大局的長遠布局和精心謀劃,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主城區擴圍至21區,是重慶城市格局塑造的歷史性變化,應該會對重慶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