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打算前往白云區龍歸街道南村周氏孖祠堂參觀,卻因為導航的緣故,“誤打誤撞”到了白云區的另一條古村——夏茅村,順便游覽了這里的風光,感受了這里的人文。
據資料顯示,夏茅村早在北宋年間就已經開村了,可以算得上是南粵千年古村落,村中主要有劉氏、廖氏、嚴氏等宗族,常住人口就達四萬人左右。筆者坐車到夏茅汽車站之后便下車,然后按照“百度地圖”導航指示前往“孖祠堂”,發現這里許多“約”字地名,估計就是與古代鄉約有關的。一路上,筆者在城中村的“一線天”下穿梭,偶爾眼前會出現一兩座古色古香的祠堂,有嚴氏宗祠、廖氏宗祠及廖公祠等,并不寬闊的村道上人流聚集、車水馬龍。
在走了一段路之后,一座古廟宇建筑便映入眼簾。筆者走近參觀,廟宇匾額上并沒有寫廟名,只書寫“靈鐘勝境”四字,看其落款,是清道光十九年廟宇重修時由花縣駱秉章所題。駱秉章,是清中晚期的著名封疆大吏,因剿滅太平軍有功,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被稱為“晚清八大名臣”。由此而看,該廟的地位還真的不一般。后來,筆者看到該廟門右邊掛著“北帝廟”的牌子,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座北帝廟,據說也是始建于宋朝,距今也有約一千年的歷史。據筆者后來了解,夏茅村除了有駱秉章手跡之外,還與劉永福、鐵禪和尚等有深厚聯系,據說劉永福就曾經到過夏茅招兵,而鐵禪和尚更是夏茅人,曾為夏茅村民題寫“仁風”二字敬贈龍歸南村周氏村民,筆者還親眼看到夏茅村嚴氏宗祠的匾額為鐵禪和尚題字落款。
在走過北帝廟之后,不久就到了劉氏“孖祠堂”——彥琦劉公祠和彥舉劉公祠,這也是兩座古色古香的祠堂,祠堂前有非常熱鬧,有不少人聚集此處,或聊天、或下棋、或買賣,估計這也是夏茅村較為熱鬧的閑集地。之后,筆者又深入參觀該村風貌,對該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作者:周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