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
概述:
明清兩朝,中國封建社會已經進入后期。那時,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并且在封建專制層層重壓下,不斷緩慢地發展。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產生,如同世界各國的規律一樣,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來。于是,在明清時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腐朽統治的思想家,便成為這一時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們批判繼承了傳統的儒學體系,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1
出現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
②經濟: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興起。
③思想:理學和心學盛行,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④市民階層擴大
2
四大進步思想家
1.李贄思想
①否定孔孟學說的權威;
②反對傳統道德和傳統觀念,追求個性解放;
③否定“存天理,滅人欲”;
④主張男女平等
2.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大進步思想家
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倡導言論自由,建立監督機構。
②學術上,主張“經世致用”。
③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出“工商皆本”。
四大思想家的主張
項目
必記內容
巧記方法
進步主張
(1)李贄:批判道學家的虛假說教,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2)黃宗羲:提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3)顧炎武:主張走出家門,重視實踐,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后來引述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王夫之: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離經叛道──批判君主專制──經世致用──唯物主義。抓住中心詞加以記憶。
影響
(1)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們,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營養,構筑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2)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當時沒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3)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批判繼承,煥發生機
3
基本觀點:
基任何思想的產生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強化,封建制度衰落,是民主思想產生的政治原因;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是其產生的經濟原因。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反對封建專制,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這些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作用。
4
影響
①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歷史進步作用;
②對儒學的繼承與批判,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重難點分析
1. 明清之際民主思想家
(1)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 :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并緩慢發展 (根源)
思想: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
經歷: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
(2)共同的思想主張:
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獨裁,提倡“人民為主”: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專制;顧炎武也激烈反對君主專制, 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被后人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勵人民關心國家大事;王夫之認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應當是從事農業的老百姓都有份。
②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強調經世致用:黃宗羲駁斥輕視工商業的傳統思想,指出工商業和農業一樣,都是“民生之本”,應該受到保護;顧炎武、王夫之主張文人多研究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反對空談。
③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黃宗羲批判舊儒學的“君為臣綱”的思想,提出 “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命題;顧炎武批判道學脫離實際的學風,提倡走出門戶,到實踐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學先前宣揚的“天命論”和“生知論”,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義體系。
(3)不同的政治理念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政治
激烈批判封建專制制度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天下土地不能為帝王所私得,應當耕者有其田
經濟
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經世致用
經世致用
思想
繼承民本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命題。
反對不切實際的學風,提倡實踐,求真
反對天命論、天知論,建立唯物主義體系
2 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過程:
(1)演變歷程:
①春秋末年:孔子學說奠定基礎——儒學創立
②戰國時期:孟子荀子總結改造——蔚然大宗
③秦朝時期:秦始皇焚書坑儒——沉重打擊
④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正統思想地位
⑤魏晉時期:挑戰吸收佛道精華——新發展
⑥隋唐時期:三教合歸儒——更輝煌
⑦宋明時期:程朱理學、陽明心學——新階段
⑧明清之際:經世致用、君主批判——發生變化
(2)演變規律:
①思想自身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趨時更新
②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
③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和扶植
3.為什么中國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4.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是如何促進儒家思想發展的?
(1)李贄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同時,抨擊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
(2)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與程朱理學專注于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封建倫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時代的要求,發揚了先秦儒學的積極因素,使宋以來沉悶的儒學日益活躍,促進了儒家思想的發展。
5.明清儒學活躍的背景:明清──封建社會晚期
(1)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2)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阻礙
(3)階級:新興市民階層日益強大
(4)思想:程朱理學占據統治地位,壓抑摧殘人性;西學東漸,近代科學技術傳入中國
易混易錯點辨析
例一:與李贄“離經叛道”的思想相關的因素是( )
①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 ②封建社會的衰落 ③儒學的復興 ④政治腐敗、黑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辨析: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理解思想家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主要內容。李贄“開明”思想的出現是當時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市民階層壯大以及封建社會衰落的產物。故答案為C。
例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稱為進步思想家,主要是因為他們( )
①反對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人民為主” ②主張“工商皆本”,強調經世致用 ③主張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權的國家 ④對儒學思想進行了總清算,創建了新的思想體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辨析:由于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君主專制的強化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弊端,儒學者對君主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但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不可能提出推翻帝制。故答案為A。
例三: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張,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時代特征的是
A.君黃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答案:D
辨析:抓住題干“不同于前代”,“時代特征”的要求。A項“法治”思想是由法家思想所提倡的,B項“唯物思想”是荀子曾經提倡過的,C項倡導天下人關心時局,先秦儒家積極倡導入世,只有D項既反應明代封建時代的衰落,又有別于前代維護封建專制。故答案為D。xkb1.com
例四:17世紀中國出現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實質是( )
A.宋明理學的深化和發展
B.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興起
C.對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答案:D
辨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明末清初的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家思想進行批判和繼承,是對儒學的反思,其實質是儒家思想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A、B、C三項均表達錯誤。本題迷惑選項是B,三位思想家均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他們的思想不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故答案為D。
覺得這篇文章能夠戳中你的心,
不妨在文末點亮“在看”
,
愿你不負此生,感謝您的閱讀。
同學請逼自己優秀,然后驕傲的活著。(轉給孩子)看了這15張偷拍圖,我承認我羨慕了。高一散,高二懶,高三慘,成績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期末前如何補救?|聲明: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
|編輯:知魚
|標簽:高考歷史 備戰高考
在看嗎?風里雨里,船長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