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覺醒之前,我們最大的消耗就是自我消耗。它來源于我們大腦里面無休止的念頭,這些念頭此起彼伏,它們不停的在做評判,給我們編故事,把我們帶入受害者的劇情,然而這也是我們?nèi)松φn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業(yè)力!
如果我們不醒覺,同樣的錯誤我們還會重蹈覆轍,出了一個坑還會再進入另外一個坑,進入無休止的循環(huán)。
解決的一個法門是:要認識到這份自我糾纏和自我消耗就是我們的“我執(zhí)”(執(zhí)念、雜念)。它是在我們大腦里邊的,后天形成的,不自主,很難停下來的。
當我們陷入“念頭”,我們就處于“無明”和沒有“覺知”的狀態(tài),那我們怎么改變呢?
從原來“完全陷入”念頭的第一人稱視角,轉(zhuǎn)換為“觀察者”第三者視角;
從我認為“我覺得他是錯的,我是對的”。變成:
我看見我有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我覺得他是錯的,我是對的”。
“我”不是“我的想法”
“我”不是“我的信念”
“我”不是“我的評判”
想法、信念、評判只是“本我”的一小部分而已!
“我”是我“當下”如如不動看著這個念頭的“覺知本體”————這就是“出離”頭腦!
我們不再認同我們大腦的所思所想,只是“用心”去“觀照”大腦里的這些雜念。我們就從演戲的第一人稱視角轉(zhuǎn)換到了“觀察者”第三者視角。
對于大腦里的那些念頭,“接納、允許”念頭產(chǎn)生。
但不跟隨,不評判,不肯定,不否認,不選擇,不指責,就像看天空的云朵飄來又飄走。
這樣,“念頭”就會失去活力,不再有左右我們情緒的力量。
看見了,即是“清理”
接納了,即是“療愈”
“觀察、觀照”念頭,活在“當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