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媽媽都會遇到同樣的事情:“上班都快遲到了孩子還在磨蹭,你都急出火來了,他還不緊不慢。”
好多媽媽都在后臺提問:“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也有媽媽問我:“我該怎么教給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理解遲到意味著什么?”
咳咳,那啥,恕我直言,很多大人有時都沒太有清晰的時間觀念的,對吧!
就當你們默認了~~
為什么一定要讓他們理解呢?
我們是不是都搞錯了問題的根源?
你發現沒?
當有一件娃特別喜歡的事要做時,他會反過來一個勁兒地催著你快點行動。
既然這樣,給他足夠的動力不就好了嘛。
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就是:你得給他找點事干。
日常的生活中,并沒有那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讓他去做。瑣碎的家事不會耽誤他的成長,反而會讓孩子在勞動中了解自己的能力、獲得自信、學會用最合理的方法完成任務。
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孩子在游戲中的成長速度是最快的!”
時間管理當然也不例外!比如今天的“我是超人”游戲。
我是超人小游戲
注意:
以下這組“我是超人”的游戲,每周只玩一次,吊足他的胃口!千萬不要一口氣將任務卡全部丟給孩子,讓他從一開始就知道游戲的結果是什么。在管孩子的時候,順著他們的特點來引導,會讓我們事半功倍。
清早起床
在枕邊發現媽媽給的小紙條:“今天要開啟我們周末的探索游戲,請寶貝到爸爸那領取任務卡,將任務卡粘貼到任務清單上,并完成第一項超人任務。完成后記得要找爸爸打卡哦~~”
任務卡
???
要求:獨立完成洗漱后,找到爸爸,并領取確認卡,將其粘貼在相應的任務卡上。無法獨立完成洗漱,可以用恰當的方式尋求幫助,若被對方拒絕,則需要更換其他方式繼續尋求幫助。
任務內容
除了孩子要獨立完成的洗漱、穿衣、吃飯、完成作業、讀書、玩玩具以外,家中當然還會有很多瑣事,比如:
整理玩具、給書櫥分類擺放、收拾碗筷、掃地擦地、洗菜擇菜、為家人泡茶沖 咖啡、讀故事、按摩捏肩,太多了……
當你覺得孩子休息夠了,有作妖嫌疑的時候,隨機抽幾樣讓他去完成,既會讓孩子得到鍛煉,又可以讓他知道在家中都可以做什么。
而當孩子要做的事情出現問題時,他自己就會想辦法解決,從而摸索出最簡潔、最合適的處理辦法。
至于合理分配時間,還記得數學課本里永遠長不大的小明嗎?
小明幫媽媽做家務,需要做:用洗衣機洗衣服(20分鐘)、掃地(10分鐘)、整理書桌(10分鐘)、晾衣服(5分鐘)。幫小明想一想怎樣合理安排呢?最少需要多長時間?
這種題型可以教一下了~~
我們的孩子缺乏的,是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而不是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所以,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自己完成一項任務,這既會讓孩子在家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也能讓孩子體驗到挫折,并在不斷嘗試中獲得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