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安相繼建成運營四條地鐵線路,通車里程126公里,今年日均客運量達到253萬人次,每公里客流強度持續位居全國第一。
在2017年國家級新區被西安代管之前,西安軌道交通的連接就已先行一步——西安第二條東西交通大動脈——地鐵五號線全面動工。
西安地鐵五號線西起交大創新港,交大創新港位于灃西新城,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沒有圍墻的大學以現代化的設計,開放的校區,構建出二十一世紀新的大學形態,也被看做成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西交大樣板”。
東至西安東站,西安東站(在原紡織城站位置改建)是西安市規劃建設的特大火車站,被稱為“世界東站”:集高鐵、城際、普速客運列車為一體的特大型火車站;五號線全長45.37千米,規劃換乘站點共達11個,預計投資95億,分為一期和二期工程,為西安地鐵縱橫西安東西的第二條軌道交通。
高清線路圖(橫看)
地鐵5號線二期站點(從西向東):交大創新港站→曹家灘站→王道站→絲綢小鎮站→西馬坊站→會展站→中央公園站→文教園站→張旺渠站→牛角村站→鎬京站→豐鎬村站→周吳村站→和平村站
據最新工程進度消息,西安地鐵五號線一期已基本修建完成,在今年4月份對外進行站臺名字的征集以及站臺修建意見;二期工程已修至灃西新城(長安高橋街道)交大創新港,整體通車時間將在明年實現。
跨了多個區域的這條地鐵線上,還分布著多個重量級的城市工程,包括西成高鐵、昆明路快速干道、阿房宮遺址、多個國家級產業園等。
這條大西安的第二條東西向骨干線路全線建成通車后,將與西安地鐵1號線共同組成西安市東西向的通道,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灃西新城將與西安主城區更加密切地連結起來,同步脈動,對于打通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西咸一體化”融合再進一步
交通是重要力量
城市一體化,交通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它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公路、快速路、城際等相互融通的交通網絡,從而縮短城市空間距離。
目前,“西咸一體”在交通一體化上再進一步:渭河,將再建一座跨河大橋,直接連接起咸陽高新區與灃西新城,帶動這兩個既具有互補性的產業新城。根據規劃,這座跨渭河大橋,將于2020年與地鐵五號線同步開通。
“西安興則關中興,關中興則西北興”。作為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就成為西安和咸陽之間最重要的區域。
那么,地鐵五號線終點所在位置的灃西新城,是以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區和生態田園新城”為目標,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研發和孵化、體育、會展商務、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產業。一河之隔,就是咸陽高新區和興平市。
作為咸陽西部重要產業基地,咸陽高新區也是縣級市興平市和咸陽西部門戶。未來,跨越渭河大橋后可直接換乘地鐵五號線,直達西安主城。
地鐵五號線,是咸陽市與灃東新城的重要連接點,更是咸陽高新區和文教園的零距離對接點。地鐵五號線的修建,能夠借助灃東新城及大西安的人才和科研優勢,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促進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這條特殊的線路,讓“西咸一體”在交通一體化上將再進一步,預計與地鐵五號線同期開通的跨渭河大橋,等同于將地鐵修到了咸陽市門口。
從城市郊區到大西安的文教高地
城市發展新標準
地鐵五號線途徑的站點中,存在著西咸新區的一個“超級園區”——西咸國際文教園。
作為國家級新區的西咸新區,大家熟知五大新城,卻少有人知道西咸新區有兩個“超級園區”:一個是絲路經濟能源金融貿易園區,一個是西咸國際文教園。前者,是西咸新區管委會所在地,目的是為“建設大西北重要能源金融中心'。
西咸國際文教園,則是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陜西西咸新區的批復》中關于“著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和國家發改委《陜西西咸新區總體方案》中關于“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的要求,在2014年1月22日正式設立。
西咸國際文教區的地理位置◎圖自網絡
從管理運作方式來看,西咸文教園是西咸新區管委會派出機構,履行區域開發、建設和管理職能,與文旅集團合署辦公,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從自然和文化資源上來看,西咸文教區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厚:包括灃河、沙河、花溪水系的15公里水廊道,以及一萬畝的生態農林;同時,園區毗鄰豐、鎬遺址、沙河古橋等重要歷史文化要素,與華僑城歡樂谷等一河之隔 。
西咸國際文教園規劃◎圖自網絡
作為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上的“高尚生活功能區”,西咸文教園以“最生態的環境、最舒適的尺度、最完善的配套、最宜居的住所、最強的歸屬感”的“五個最”規劃建設標準。
重點發展高端房地產業、配套國際社區的現代服務業,適度發展區域性總部經濟、建設以高端人居、度假旅游、智慧社區、生態社區、康養社區為核心的健康人居示范區。
西咸文化教育園,是作為大西安新軸線文化建設的重要支點和陜西具有國際特色的絲綢文化教育新市鎮,肩負著建設大西安對外開放的使命。這些,從標志性的落戶項目和重點投資建設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