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4)
松樵前有博文《林黛玉怕冷,薛寶釵怕熱》,意猶未盡,再論之。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作者曹氏將薛寶釵比楊妃。楊妃者,唐玄宗貴妃楊玉環是也;將林黛玉比飛燕。飛燕者,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是也。環肥燕瘦,胖人怕熱,瘦人怕冷,這是常識。
薛寶釵怕熱這一個性特點,書中有專門情節介紹,就是薛寶釵發火的第三十回。是回里賈寶玉因說話不當,惹得薛寶釵大怒,來了個“借扇機帶雙敲”,書中是這樣寫的:
寶玉又笑道:“姐姐知道體諒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戲去?”寶釵道:“我怕熱,看了兩出,熱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來了。”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笑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
第八回則有一段文字介紹林黛玉怕冷: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黛玉因含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鵑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來的。”……薛姨媽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們記掛著你倒不好?”
第六十五回,小廝興兒從另一個角度介紹了林黛玉懼冷、怕風,薛寶釵怕熱:
興兒道:“奶奶不知道,我們家的姑娘不算,另外有兩個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無雙。一個是咱們姑太太的女兒,姓林,小名兒叫什么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還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兒,姓薛,叫什么寶釵,竟是雪堆出來的。每常出門或上車,或一時院子里瞥見一眼,我們鬼使神差,見了他兩個,不敢出氣兒。”尤二姐笑道:“你們大家規矩,雖然你們小孩子進的去,然遇見小姐們,原該遠遠藏開。”興兒搖手道:“不是,不是。那正經大禮,自然遠遠的藏開,自不必說。就藏開了,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氣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薛寶釵是雪堆出來的,自然怕熱,氣暖了就會吹化;林黛玉這樣的天氣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自然是怕冷。
更為蹊蹺的是,薛寶釵怕熱,林黛玉怕冷,竟然都是天生的。
在第二十八回交代:
寶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內癥,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點風寒,不過吃兩劑煎藥就好了,散了風寒,還是吃丸藥的好。”王夫人道:“前兒大夫說了個丸藥的名字,我也忘了。”寶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藥,不過叫他吃什么人參養榮丸。”
在第三回,林黛玉也說過自己吃的是“人參養榮丸”。這種丸藥中的人參、肉桂屬熱性藥,正好適于體弱怕冷的人吃,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還是非常對癥的。
第七回花了很長的篇幅介紹薛寶釵怕熱是天生的。
有一天,周瑞家的來到薛寶釵的住處,兩個人聊天,薛寶釵說自己從小有一種病,而且需要吃一種奇怪的藥才能治,還需要終生堅持服藥。書中寫道:
周瑞家的也忙陪笑問:“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說:“這有兩三天也沒見姑娘到那邊逛逛去,只怕是你寶兄弟沖撞了你不成?”寶釵笑道:“那里的話。只因我那種病又發了,所以這兩天沒出屋子。”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兒,也該趁早兒請個大夫來,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一勢兒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紀倒作下個病根兒,也不是頑的。”寶釵聽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藥,為這病請大夫吃藥,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銀子錢呢。憑你什么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后來還虧了一個禿頭和尚,說專治無名之癥,因請他看了。他說我這是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幸而先天壯,還不相干干。若吃尋常藥,是不中用的。他就說了一個海上方,又給了一包藥末子作引子,異香異氣的。不知是那里弄了來的。他說發了時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藥倒效驗些。”……周瑞家的又問道:“這藥可有名子沒有呢?”寶釵道:“有。這也是那癩頭和尚說下的。叫作‘冷香丸’。”
我們討論林黛玉怕冷,薛寶釵怕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層次上,應當步步深入。
《紅樓夢》有五個題名,另外四個為《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作者相應為吳玉峰、石頭、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慮觸文網,這些作者應該都不是真名實姓,而是一群明朝遺民。《石頭記》是說這部書系在金陵即南京石頭城寫成的文字,記敘的是女媧氏煉石補天剩下的一塊不堪入選之石,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煉石補天”補誰家之天?從《石頭記》系在金陵石頭城所寫可知,補的一定是大明之天。《情僧錄》乃《石頭記》的改題,文本說:“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也就是說,《情僧錄》的內容與《石頭記》無異。《金陵十二釵》的內容與《石頭記》、《情僧錄》大不一樣,它是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產物。《金陵十二釵》中的十二正釵,排一排二的便是怕冷的林黛玉和怕熱的薛寶釵。
第十二回說,《風月寶鑒》就是一面清風明月鏡子,兩面皆可照人。賈瑞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立在里面;又將正面一照,只見鳳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這就告訴我們,《紅樓夢》作為“風月寶鑒”,其正面是“大旨談情”,其反面是“白骨如山”,“錦囊收艷骨”,“黃土隴頭送白骨”。反照“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排一排二的林黛玉和薛寶釵便有其象征意義了,林黛玉影射的是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檢,薛寶釵影射的則是“后金”即后來的滿清。
吳玉峰何以題《石頭記》、《情僧錄》曰《紅樓夢》呢?“紅”者,“朱”也。“紅樓”者,“朱樓”也。“紅樓夢”者,“朱樓夢”也。第五十二回薛寶琴說她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有個真真國女子,念了首詩,開頭兩句便是:“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原來,《紅樓夢》就是“朱樓夢”,是一部創作于明清鼎革之際,以“大旨談情”為“障冪”的亡明史,“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蔡元培《石 頭 記 索 隱》)
因為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個名字中含有“木”的人,所以小說中的林黛玉才說自己是“草木之人”,與寶賈玉有“木石前盟”——第三十六回賈寶玉在夢中則稱之為“木石姻緣”。
薛寶釵的核心特征是一個“金”字,她除了跟賈寶玉的結合被稱為“金玉良姻”外,其名字中的“釵”字就是個“金”字旁,又戴著金項圈。我們完全有理由肯定,“金”是薛寶釵的本質屬性。薛寶釵的象征意義就是影射滿清,薛寶釵進賈府就是為搶賈寶玉而來的。
賈寶玉則是以物擬人,影射的是傳國玉璽。賈寶玉既是石頭,也是玉,玉也是石頭。賈寶玉口含玉而生,口含玉,是一個“國”字。有人說繁體字國是國,里面不是玉,事實上早在宋朝“國”字就已經通行了。賈寶玉喜歡吃胭脂,因為他是玉璽,其實吃的是紅色的印泥。通靈寶玉上的字,與傳國玉璽的字有想通之處,通靈寶玉正面寫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秦始皇所作,正面刻著秦丞相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一個是壽恒昌,一個是壽永昌,影射關系不言而喻。
從影射意義上看,薛寶釵為什么“怕熱”呢?因為她既象征著來自寒冷東北的滿清,又因為“熱”象征著在南方的大明,更象征著漢人對滿清的反抗,這正是滿清所懼怕的,而且也肯定是天生的,因為漢人們天生骨子里是堅決反對異族的侵略和統治的,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爭奪生存空間的歷史,而這也是古人要建造長城抵御外族侵略的根本原因。所以,薛寶釵天生帶來的一股“熱毒”,就是指漢人與生俱來的反抗滿清的精神!這些正是薛寶釵會因“熱毒”而得病、怕熱的本質原因。
那么,從影射意義上講,林黛玉為什么天生“怕冷”呢?林黛玉影射的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檢,在沒有當皇帝之前,由于幼年喪母,寄人籬下,養成了小性、多疑的性格,當上皇帝之后,這種性格發展到極致。明朝末年,異端學說盛行,連年天災,黨爭至死不休,民變頻起,外敵與內奸勾結,所有這些不利因素攪在一起,令明朝內部亂到了極點!小性、多疑、剛愎自用的崇禎帝,對江山社稷的未來喪失了應有的信心,對李自成起義軍和滿清充滿恐懼,因為李自成起義軍和滿清對大明是個巨大的威脅,作者用“怕冷”來形容,很是形象。而那時的一切又是如此的巧合,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李自成打進北京的幾天前,朝臣集體做鳥獸散狀,丟下可憐的崇禎一個人。朱由檢在絕望中上吊,乃精神完全崩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