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8)
與“千人一面”的才子佳人小說迥異,《紅樓夢》最明顯的藝術特點就是人物形象最具個性。小說中許多人物,即便是那些身份、地位接近的人,我們也往往能通過他們的語言、行為和性格加以區別。比如賈寶玉和賈璉,賈迎春和賈探春,薛蟠與薛蝌,讀者絕不會將他們混淆。但也有例外,就是林黛玉,作者卻竭力要寫別人像她,而且還不止一個,有許多女子像她。
讀者印象最深的是賈母替薛寶釵過生日那次,一個演小旦的戲子扮相和林黛玉十分相像,林黛玉為此大鬧一場,引起軒然大波。——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唱戲是在“賈母內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戲臺,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也就是說,演戲的演員并非賈府戲班“十二官”。還需要說明的是,鳳姐說的是“這個孩子扮上活象一個人”,并非這個孩子“活象一個人”——扮相和本來面相是有區別的。
林黛玉大鬧,引起軒然大波,與演小旦的孩子無關。始作俑者是鳳姐,但我們也不可過多地指責鳳姐。其一,“賈母深愛那作小旦的”; 其二,鳳姐并未說“你們姊妹中有一個人活象這個孩子扮相”。林黛玉大鬧,軒然大波引起的關鍵在于:史湘云接著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眾人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之“眾人”,是包括了薛寶釵的。
何以林黛玉大鬧,引起軒然大波呢?用黛玉“小性兒”解釋是不通的,必須用愛情的排他性未說明。這從寶黛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端倪——寶玉道:“我并沒有比你,我并沒笑,為什么惱我呢?”黛玉道:“你還要比?你還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這里的“比了笑了的”,主要是指史湘云、薛寶釵。為什么?因為在黛玉看來,薛寶釵、史湘云乃“木石姻緣”的第三者、第四者。
上面說了,那個演小旦的戲子只是扮相和林黛玉十分相像,形容真正和林黛玉相像的,小說中至少有四個人,她們是:
第一個,也是讀者最為熟悉的一個,是晴雯。第七十四,王夫人對鳳姐說:“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
第二個是尤三姐。第六十五回,興兒對尤氏姐妹談到林黛玉時,說“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
第三個是齡官,第三十回“齡官畫薔”之時,賈寶玉“隔著籬笆洞兒”看到“只見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裊裊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
第四個則是柳五兒。這個柳五兒其實在紅樓夢前八十回已經病死了,但續書中卻又把她安排成為賈寶玉的丫環,且設置第一百零九回前半回的標題為“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曹氏為什么要寫這四個人和黛玉長得很像呢?仔細想來,這四個人中,要么是性格,或者是結局,和林黛玉十分相似。
晴雯是一個“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丫環,她牙尖嘴利,敢作敢當,至情至性。在賈府主子眼里,是一個“咬牙難纏”的人物。當薛寶釵在賈寶玉房里呆久了,只有晴雯明確地表示不滿。在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的這一性格發揮到了極致,她敢于當著王熙鳳的面發泄對王善保家的憤慨。
在所有丫鬟中,晴雯也是最有傲氣和棱角的一位。平時她也宣稱“一樣這屋里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把好的給他,剩下的才給我,我寧可不要,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軟氣”( 第三十七回),和林黛玉挑剔周瑞家送的宮花行為簡直是如出一轍。
而晴雯和林黛玉的關系也是相當好的,林黛玉“平日待她甚厚”,賈寶玉挨打后,也只有晴雯才能勝任給林黛玉送手帕的任務。
尤三姐則敢于藐視賈家的富貴權勢。賈璉和尤二姐曾以為她想嫁賈寶玉,認為她“果然好眼力”,尤三姐很是惱火地“啐”了一口,“我們有姊妹十個,也嫁你弟兄十個不成?難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沒了好男子了不成!”她明確表示“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她心中只守著柳湘蓮,當他懷疑她的時候,她便以生命證明了自己的心跡,表現得“這等剛烈”。
齡官愛上了賈薔,就一心一意地沉浸在對他的愛情之中,連賈寶玉來找她,她也看不上,不理不睬的,很是冷淡,以致使賈寶玉“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齡官對賈薔有諸多的刁難,也和林黛玉對賈寶玉的刁難如出一轍。賈薔買了一個會串戲的雀兒來給她玩,眾女孩都說“有趣”,唯獨她十分的生氣,說“分明是弄了他來打趣我們”。這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另一個林黛玉,敏感過頭了。其實這種敏感的背后是一種和林黛玉一樣的自尊心。齡官不僅有林黛玉之態,還頗有林黛玉之神。
柳五兒是廚娘柳嫂子的女兒,因為排行第五,故名,這個柳五兒跟黛玉一樣,也是天生就有弱疾。關于她的背景,原文第六十回有詳細介紹:
原來這柳家的有個女兒,今年才十六歲,雖是廚役之女,卻生的人物與平、襲、紫、鴛皆類。因他排行第五,便叫他是五兒。因素有弱疾,故沒得差。近因柳家的見寶玉房中的丫鬟差輕人多,且又聞得寶玉將來都要放他們,故如今要送他到那里應名兒。
續書第一百零九回寫道:寶玉“忽又想起鳳姐說五兒給晴雯脫了個影兒,因又將想晴雯的心腸移在五兒身上。自己假裝睡著,偷偷的看那五兒,越瞧越像晴雯,不覺呆性復發。”續書如此寫柳五兒的形容,頗為耐人尋味,顯然是受了前八十回的影響。第七十四回鳳姐道:“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第六十回說柳五兒“生的人物與平、襲、紫、鴛皆類”,意為柳五兒與平兒、襲人、紫鵑、鴛鴦她們是一類人物,形容都很漂亮,頗有姿色。但襲人的模樣是不如晴雯的,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說:“就是襲人模樣雖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王夫人反對柳五兒進怡紅院,原因之一正是其模樣壓倒了襲人,恰如鳳姐所說的“五兒給晴雯脫了個影兒”,即柳五兒的形容(模樣)與晴雯十分相像。我們都知道的,“晴為黛影”,晴雯的形容與林黛玉是最為相像的。
柳五兒到底是怎么死的文本沒有說明,只是通過王夫人清理寶玉身邊丫鬟時做了個簡單的交代。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訓斥芳官時說:
“……前年我們往皇陵上去,是誰調唆寶玉要柳家的丫頭五兒了?幸而那丫頭短命死了,不然進來了,你們又連伙聚黨遭害這園子呢。”
第六十一回文本說:
“這五兒心內又氣又委屈,竟無處可訴;且本來怯弱有病,這一夜思茶無茶,思水無水,思睡無衾枕,嗚嗚咽咽直哭了一夜。”
柳五兒本身有心事,身體又弱,又哭了一夜,又沒有喝茶水,又受了如此大的委屈,生理之煎熬與心理之折磨交攻,最后死掉了。
柳五兒的結局寫得如此令人意想不到,曹氏意欲何為?松樵竊以為,曹氏意在隱寫黛玉之死。
在《紅樓夢》第六十回曹氏拋出一個與林黛玉同樣柔弱與晴雯容貌相若的柳五兒來,并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巧合,而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意在隱寫黛玉之死。
柳五兒在“玫瑰露事件”中被林之孝家的及幾個婆子懷疑是偷竊的嫌疑人,“被人軟禁起來,一步不敢多走。”在“通靈寶玉案”賈府第一次造假階段,賈寶玉避禍走他鄉后,林黛玉亦是遭軟禁的。
柳五兒“被人軟禁起來”后,“心內又氣又委屈,竟無處可訴;且本來怯弱有病,這一夜思茶無茶,思水無水,思睡無衾枕,嗚嗚咽咽直哭了一夜。”此時趙姨娘又竄掇其內侄錢槐(全壞)借機逼婚——“內中有一小伙叫喚錢槐者,乃系趙姨娘之內侄。他父母現在庫上管賬,他本身又派跟賈環上學。因他有些錢勢,尚未娶親,素日看上了柳家的五兒標致,和父母說了,欲娶他為妻。也曾央中保媒人再四求告。柳家父母卻也情愿,爭奈五兒執意不從,雖未明言,卻行止中已帶出,父母未敢應允。近日又想往園內去,越發將此事丟開,只等三五年後放出來,自向外邊擇婿了。錢家見他如此,也就罷了。怎奈錢槐不得五兒,心中又氣又愧,發恨定要弄取成配,方了此愿。”
柳五兒死于“被人軟禁起來”之后,遭錢槐逼婚之時。林黛玉亦是死于被軟禁之后,遭遇賈政指婚賈環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