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米。
健身就有很多分類,徒手健身和器械健身,屬于兩個不同類別的訓練。
一般的健身愛好者都是獨立訓練,因為本身的側重目標就不同,訓練結果也有差異。
徒手訓練和器械訓練有什么區別,如果想把徒手和器械結合訓練可以嗎?
今天就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詳細分析一下。

1.關于徒手健身
徒手健身,也被稱為街頭健身。
它主要通過自身重量完成一些訓練動作,通常做得最多的3個動作:俯臥撐、引體向上、深蹲。在這些基礎動作之上,還能延伸出很多其它各種各樣的變式動作。
比如在標準俯臥撐動作基礎上,可以延伸出上斜和下斜兩種不同角度的俯臥撐,還能變換出各種花式動作:前后擊掌式、弓箭手式、打字機式、倒立式、單手式等等不同形式的俯臥撐。

(倒立俯臥撐)
引體向上也有寬距、窄距、反握、對握、雙力臂等等不同變式動作。
深蹲除了標準站距以外,還有窄距、超寬距、箭步蹲、分腿蹲、單腿蹲等動作。

(箭步蹲)
整體來看,徒手健身是由幾個標準動作,然后延伸出其它變式動作。通過這樣的訓練模式,可以強化全身力量,提升肌肉耐力以及身體的靈活度。如果把變式動作快速的連接配合操作,動作會更好看一些。

2.關于器械健身
器械健身,被分為固定器械和自由器械。
A.固定器械,只能采用固定位置、固定姿勢和固定軌跡,可變化性很小。

(器械臥推)
比如像器械臥推,它的坐姿位置已經被固定,只能調節坐墊的高度和使用重量,卻不能調節靠背,訓練受到一定限制。
B.自由器械,指的就是啞鈴和杠鈴。

(啞鈴側平舉)
它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機改變準備姿勢和動作軌跡,整體訓練會更全面一些。
比如練肩部三角肌,選擇一副啞鈴做啞鈴推舉、側平舉和俯身側平舉,這樣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和后束,三個部位都能練到位。
比如要練全身力量,可以通過杠鈴來做深蹲、臥推和硬拉。
自由器械也可以在基礎動作之上,延伸出變式動作。

(上斜啞鈴臥推)
比如訓練臥推,通常是平板臥推,還可以調節上斜角度,做上斜臥推,調節下斜角度做下斜臥推。
比如訓練深蹲,通常站距為與肩同寬,還可以改練窄距深蹲、相撲深蹲和箭步蹲,這樣整個大腿、臀部都能得到鍛煉。

(相撲深蹲)
整體來看,器械健身可選擇器械可以隨機變化。一般都會把固定器械和自由器械同時結合訓練,不會單練一種器械。器械健身對增強全身綜合力量、鍛煉肌肉效果會更好一些。

3.徒手和器械能不能結合?

(雙杠臂屈伸)
通過上述的介紹,可以發現:徒手健身采用的是自身重量,器械健身使用的負重會更大。前者更側重于各種動作本身,強調肌肉耐力。而后者則側重于訓練效果,為了實現更強的力量和肌肉水平。
因此這兩種訓練方式本質上是不同的,單獨訓練后的效果也不一樣。
如果想要同時擁有兩種訓練水準,不但要有靈活性,肌肉耐力,爆發力,還要有肌肉圍度,就可以把兩種方式結合起來訓練。
但是需要注意:結合訓練,還是要以你本身的目標為主。側重徒手的,附帶訓練器械,側重器械的,附帶訓練徒手。這樣整體效果才能更好一些,不至于給自己增添壓力。

4.具體操作
這個給出兩種不同的參考計劃:
①徒手+器械(側重徒手)
每周4次訓練計劃

(引體向上)
周一:
徒手深蹲:5組*12次,引體向上:4組*10次,俯臥撐:5組*10次+啞鈴臥推:4組*12次
周三:
引體向上:5組*8次,俯臥撐:5組*12次,徒手深蹲:4組*12次+啞鈴深蹲:5組*10次
周五:
俯臥撐:4組*12次,引體向上:5組*10次+俯身啞鈴劃船:4組*12次,徒手深蹲:5組*10次
周日:
雙杠臂屈伸:5組*10次,反握引體向上:4組*10次,窄距深蹲4組*10次+啞鈴箭步蹲:30次,上斜啞鈴臥推30次,啞鈴硬拉30次
每周4次訓練,間隔1天練1次。
②器械+徒手(側重器械)
每周5次訓練計劃

(單臂啞鈴劃船)
周一:
平板杠鈴臥推:5組*8次,上斜啞鈴臥推:4組*10次,下斜啞鈴臥推:4組*8次+俯臥撐5組*10次。
周二:
高位下拉:5組*10次,杠鈴劃船:5組*8次,單臂啞鈴劃船:左右各3組*12次+反握引體向上:5組*8次
周四:
杠鈴深蹲:5組*8次,啞鈴箭步蹲:4組*10次,杠鈴直腿硬拉:4組*12次+臀橋:5組*10次。
周六:
啞鈴推舉:4組*12次,啞鈴側平舉:5組*12次,俯身啞鈴側平舉:5組*10次+雙杠臂屈伸:5組*8次
周日:
啞鈴交替彎舉:5組*12次,啞鈴集中彎舉:左右各4組*12次;啞鈴頸后臂屈伸:4組*10次,仰臥杠鈴臂屈伸:4組*12次+反向臂屈伸:4組*12次,窄距俯臥撐:4組*8次
具體操作,根據自身能力做上下調整。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覺得還不錯的話,還請關注和點贊吧——悠米愛健身